寶寶學說話,先叫“媽”還是先叫“爸”?答案出乎意料,卻非偶然

寶寶學說話,先叫“媽”還是先叫“爸”?答案出乎意料,卻非偶然

有人說:歷經懷胎十月的煎熬、一朝分娩的疼痛,當孩子咿呀學語時,從嘴裡蹦出的“爸爸、媽媽”那一刻,一切都都會消於無形。

是啊,這恐怕是孩子出生後,帶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了,就像是一聲聲天籟,讓為人父母的我們,心不斷的顫動,去感受那深深的溫暖。

當然,有些寶媽和寶爸,會因為孩子先叫誰的問題爭執不休,畢竟孩子發音比較稚嫩,有時難以分辨,而對於父母來說,都想要體會孩子第一聲的“深情問候”,難免會因先叫誰的問題而吃醋。

那麼今天呢,忒咪媽媽就帶大家走進寶寶的世界,讓大家瞭解寶寶到底先叫的是媽呢,還是先叫的爸爸呢!

寶寶學說話,先叫“媽”還是先叫“爸”?答案出乎意料,卻非偶然

寶寶學說話,先叫“媽”還是先叫“爸”?答案出乎意料,卻非偶然

根據目前的統計數據說明,絕大多數寶寶,在開口說話的時候,第一聲先叫的是“爸爸”。

可能作為寶媽媽來說,聽到這樣的答案,絕對是氣夠嗆,畢竟自己才是從始至終一直陪伴著孩子的啊。但為什麼偏偏叫的是“爸爸”呢?

其實,作為寶媽媽呢,先不用著急上火,為什麼寶寶會先叫“爸爸”,其實答案也讓你出乎意料,卻並非偶然哦。

寶寶學說話,先叫“媽”還是先叫“爸”?答案出乎意料,卻非偶然

為什麼寶寶學說話,先叫的“爸爸”呢?

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會用“ma”或者“mu”來稱呼媽媽,事實上,之所以這麼稱呼,是因為這兩個音是由模仿嬰兒哭聲而來的。

剛開始的時候,嬰兒的哭聲為er(兒),然後配合著“ma”或者“mu”,張開嘴哭就是“ma”,閉著嘴哭就是“mu”,等到孩子再大一點,那麼發出的音就會變成“wa”!

而正常情況下呢,寶寶不會哭,只有是飢餓或者不適的情況下,才會啼哭,而這種啼哭呢,其實就是在向自己的媽媽求助,因為媽媽是寶寶最親近的人。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孩子從哭泣時候開始,叫的就是“媽媽”了!

寶寶學說話,先叫“媽”還是先叫“爸”?答案出乎意料,卻非偶然

但是呢,除了哭泣之外,孩子的第一聲發音,往往是“爸爸”,這是因為嬰兒還不會說話,所以不會使用自己的發音器官。

我們教孩子發“mama”這個音的時候,絕大部分孩子都只是下意識地模仿,模仿大人張嘴閉嘴的動作,從而發出的就是“爸爸”,只有一少部分孩子呢,會在模仿的過程中,緊閉自己的雙唇,或者說較長時間閉合雙唇,發出的音就是“媽媽”了。

所以說,孩子之所以先叫爸爸,是因為“baba”這個發音相對簡單,這下大家該明白了吧,事實上,很多時候,孩子雖然發音叫的是“爸爸”,但心裡其實是想叫媽媽的。

說到這裡,各位吃醋的寶媽媽們,可能氣就全消了吧!

那麼作為家長來說呢,一定要把握好孩子學說話的“熱乎勁”,對孩子多多進行引導,讓孩子的語言功能越來越完善,變得越來越侃侃而談。

寶寶學說話,先叫“媽”還是先叫“爸”?答案出乎意料,卻非偶然

那麼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說話又好又快呢?

1、給孩子模仿的機會

隨著孩子的成長髮育,孩子對外界環境有著更多的好奇和探索,他們也喜歡去模仿爸爸媽媽的樣子,張嘴閉嘴的說話。

而在這個時候,一定要給孩子模仿的機會,可以抱著孩子,站在一面鏡子面前,讓她看著你的口型和自己的口形,不斷地練習模仿發音,這個時候,你也可以和孩子不斷的對話,讓孩子喜歡上說話。

寶寶學說話,先叫“媽”還是先叫“爸”?答案出乎意料,卻非偶然

2、親子閱讀

看圖說話、複述說話或者給孩子講述故事內容,都能夠鍛鍊孩子說話的能力,除此之外,還會孩子的手眼口協調能力,有一定的鍛鍊作用。

所以,作為寶媽和寶爸,可以拿一些色彩鮮豔的兒童故事書,放在孩子的面前,一邊給孩子講述,一邊給孩子指出來,這樣呢,孩子就會跟隨你的節奏,慢慢的掌握一定的語言技能了。

3、叫名字

用相同的語調去叫寶寶的名字,或者其他人的名字,看孩子是否有反應,如果孩子能夠轉過頭來,或者用笑容等行為表示的時候,那麼證明孩子已經領會了叫自己名字的含義。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一定要多多叫孩子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加深孩子的記憶力,也讓孩子不斷的鍛鍊更多的發音,越來越快地學習說話。

寶寶學說話,先叫“媽”還是先叫“爸”?答案出乎意料,卻非偶然

忒咪媽媽有話說:

學習說話,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重要一課,不管孩子先叫的誰,對於我們家長來說,都是神奇而又感動的時刻,所以不妨把這美好的時刻記錄下來,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今日話題:

你們家孩子是什麼時候開口說話的呢?先叫的是爸爸還是媽媽呢?歡迎關注留言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