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探源:簡及簡姓

  簡,形聲兼會意字,繁體字寫作簡,讀作jiǎn。其甲骨文、金文字形尚未發現。篆文上下結構,上為竹字頭(),下為閒。異體字有䉍、{竹上、閒下},規範為簡,簡化字寫作簡。本義剖開竹竿。

漢字探源:簡及簡姓

簡字的演變

  簡字由竹和間(閒)構成。其中,竹子是高大喬木狀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莖木質而中空,稱為竹杆。閒,會意字,其金文字形是上下結構,上為月,下為門,表示月光從門縫中照進來。間為後起字,改月光為日光。簡化字寫作間。

漢字探源:簡及簡姓

間字的演變(《字源》)

  間字有使有縫隙的引申義,因此本義就是把圓竹杆用石刀剖開(以便用來製作各種生活用品,如,筐、籃、箕、篩等等)。人們由於經常重複劈開竹杆使之產生縫隙的動作,於是就把這一動作的過程用符號記錄下來,寫作簡。

  在創造文字符號之初,人們並不會造紙然後把字寫在紙上,只會就地取材,把表達自己想法的符號用堅硬的石頭把符號刻在岩石上(稱為巖畫),或用石刀刻畫在牛骨和龜甲上(叫做甲骨文)。後來,人們學會用毛筆把文字符號寫在布匹(包括絲綢)上,稱為帛書。由於帛書成本太高,不易普及。為了降低成本,人們就把隨處可見的竹子用石刀劈開,打磨成窄長的板子,在上面寫字。這種寫了字的竹板,名為簡牘。因為寫在長竹板上,又稱竹簡。

漢字探源:簡及簡姓

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簡遣冊(局部)

  從甲骨文中有冊和典兩字來看,雖然甲骨文、金文中沒有簡這個字,但不代表那時沒這字。冊字就是竹簡用皮繩串起來的樣子,而典字則是把竹簡收藏起來的樣子。同是埋在地下,用來記錄卜辭的甲骨因為不易腐爛,用來記事的竹簡相對易腐爛。即使過了三千年,殷墟甲骨文上文字符號依然清晰,而目前能辨認的距今最早的竹簡上的文字,是戰國早期曾侯乙(?-約前433年)墓中竹簡上的文字。

  一、簡字的引申義

  由於簡字本義早早消失,其寫字的長竹板這個引申義反而取代了本義。因此,《說文解字》說:簡,牒也(簡,寫有文字的竹片)。

  1.書寫用的長竹板。(1)《詩經·小雅·出車》:豈不懷歸?畏此簡書(哪個不想回家鄉?但怕天子有軍令)。(2)《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南史氏聞太史盡死,執簡以往(南史氏聽說那兩個太史都死了,拿著寫了同樣內容的竹簡前去)。如,竹簡,簡牘,簡策,簡冊。

  2.書信,書籍。(1)《鹽鐵論·大論》:呻吟槁簡,誦死人之語(閱讀古舊書籍,是誦讀古人的話語)。(2)王充《論衡·自紀》:吾文未集於簡札之上,藏於胸臆之中,猶玉隱珠匿也(當我的文章尚未寫於簡牘且藏在內心之時,就像美玉藏於石、珍珠藏於蚌一樣)。如,簡帖,簡札,信簡,書簡,簡帛。作書信時通柬,如,簡帖可以寫作柬帖。

  3.竹簡是豎著寫的,一列文字稱為一簡。《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昭王讀法十餘簡而睡臥矣(魏昭王才讀過十幾列的法令就躺下打瞌睡了)

  4.長條狀。《周禮·考工記·弓人》:凡相筋,欲小簡而長,大結而澤(凡選擇筋,要小筋成條而長,筋端的結要大而潤澤)。

  5.由於書寫工具和材料都難獲得,因此,古人要把事情書寫在竹簡上,就必須寫得簡明扼要,引申為概要,節省。蘇軾《石鐘山記》:餘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我因此記下以上經過,嘆惜酈道元的簡略,嘲笑李渤的淺陋)。如,簡單,簡易,簡要,冊繁就簡,言簡意賅。

  6.縮減。如,簡政,壓縮政府機構,減少機構人員。

  7.製作竹簡時,要挑選能用的,引申為選擇。諸葛亮《前出師表》: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所以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輔佐陛下)。如,簡選。簡任。

  8.一種狀如竹簡的兵器。《宋史·任福傳》:(任福)揮四刃鐵簡,挺身決鬥,槍中左頰,絕其喉而死。如,簡格(盛放弩矢的用具及放刀劍的架子)。此義後寫作鐧,如,殺手鐧。

  9.一種狀如竹簡的樂器。這種樂器是由兩根長約65釐米的竹片組成的打擊樂器,名叫雲揚板,以左手夾擊發聲來顯示節拍。據說,八仙中的曹國舅手中拿的就是這種樂器。如:簡子(簡板,說唱曲藝時用以伴奏)。

漢字探源:簡及簡姓

八仙之一的曹國舅手拿簡子

  二、簡姓的由來

  或許,掌握製作窄長竹板手藝的人被稱為簡,這樣的家族以簡為圖騰標識,形成了簡姓氏族。而被稱為簡的地名,則可能與這些地方長著能夠製作窄長竹板的竹子有關。比如,古黃河支流簡河(故道在今山東省陽信縣、慄陵縣境內),以及四川的簡陽(原簡州)。

  據文獻記載,簡姓來源有:

  1.源於姬姓。(1)周太王公亶[dǎn]父有三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仲雍的兒子叫季簡,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的,稱簡氏。後遷居河南密縣一帶。這一支是密州簡氏。(2)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狐鞫[jū]居,是晉國開國之君唐叔虞的後代,因食邑在續,又稱續鞫居,諡號簡伯,史稱續簡伯。續簡伯的後代中有以其食邑為氏,稱續氏;有的以其諡號為氏,稱簡氏。這一支是范陽簡氏。(3)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簡子取,是畢公高的後裔。在簡子取的支庶後裔中,有以先祖名號為氏的,稱簡氏。這一支為安邑簡氏,或稱夏縣簡氏。

  2.源於嬴姓。(1)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趙鞅,又名志父,趙孟,諡號簡,史稱趙簡子。趙簡子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諡號為姓氏的,稱簡氏。這一支為邯鄲簡氏。(2)戰國時期,秦國君嬴悼子諡號簡公。在秦簡公的庶系子孫中,有以先祖諡號為姓氏的,稱簡氏。這一支為秦川簡氏。

  3.源於羋姓。戰國時期,楚簡王熊中之後中有以先祖諡號為氏的,這一支是荊門簡氏。

  4.源於改姓。春秋時期,秦國有大夫叫蹇[jiǎn]叔。在蹇叔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氏的,稱蹇氏,後來改蹇為簡,稱簡氏。這一支是咸陽簡氏。貴州遵義也有“蹇”氏改“簡”氏的。

  5.源於滿族。(1)托里氏。清順治年間,托里·簡泰在征服雲南南明政權時陣亡,被清世祖追贈為雲騎尉。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漢化為姓氏的,稱簡氏。(2)關佳氏(亦稱官佳氏)。嘉慶帝做太子時娶關佳氏。關佳氏生皇長女時因難產而亡,後來,被追封為簡嬪。在簡嬪族人中,有以其封號為氏的,稱簡氏。這一支是河北易縣簡氏。

  如今簡姓人口150多萬,按照人口數量排名第129位。

詩曰:

簡指劈竹做長板,

符號文字寫上邊。

刪繁就簡妙文章,

深居簡出心坦然。

參考文獻:

1.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語文出版社,2008年版。

2.李學勤主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3.《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年版。

4.《辭源》,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

5.《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