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今天的主题多年前曾与好友讨论过,当时资料相对匮乏,所得出的结论也有不尽完善之处。希望略做更正的同时,分享给更多朋友。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大法国之安南当二的介绍中,我们提到2014年Gadoury出版的法属印度支那蓝皮书。这书长处是钱币收录巨细无余,相应的考据上未免有欠严谨。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2016年iNumis拍卖拍品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2011年泉友乌巴发表藏品



多年前曾经提及一类正面为“大清公所”,背面分别为阿拉伯数字“40”和“5”的钱币,算是难得一见的品种。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在蓝皮书中将 “大清公所”钱币归为广州湾租借地钱币,认为背面的“5”和“40”代表5分和40分,并称每种面值都仅有一枚存世。



“每种面值都仅有一枚存世”云云,与前面两枚的币图对照一下明显失实,不提也罢。


真的是广州湾租借地的钱币么?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威海刘公岛原北洋舰队的海军公所


“公所”一说,旧时有几种含义,有代表官署之意的。


威海刘公岛的原北洋舰队官署即名为“海军公所”,理解成“海军官署”亦无不可。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老上海的宁波旅沪同乡四明公所


有时“公所”也被用于同乡或者同业的组织。例如,老上海的宁波同乡组织就称为“四明公所”。之所以称“四明”,是因为宁波背靠四明山,故而以四明作为宁波的别称。


“四明公所”可以近似理解成宁波会馆。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上海老城区的沪南钱业公所则是旧上海钱庄业的同业组织。


“钱业公所”之说,差不多可以理解为钱庄业公会。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广州湾租借地老建筑

左为法国公使署,右为霞山天主教堂


类比而言,“大清公所”无论理解成“大清官署”、“大清会馆”或是“大清公会”对于广州湾租借地(今天的湛江)而言都不太合理。前面的“大清”两字哪怕是相对租借地的法国人而言也未免太大,用今天的话来说行政级别还够不上中字号。



“大清公所”到底在哪里?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老照片为我们带来了线索,图中牌坊上正是“大清公所”四个大字。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这是1878年巴黎世博会的中国馆,牌坊位于中国馆建筑入口处,在两根悬挂着黄龙旗的旗杆之间。以“大清公所”称呼世博会的中国展馆,倒是非常符合“大清”两字国家级的定位。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1878年世博会展馆规划图 右上红色部分为中国馆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1878年世博会展馆示意图 左侧红色部分为中国馆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埃菲尔铁塔俯瞰夏乐宫广场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卫星照片


1878年巴黎世博会会址就在埃菲尔铁塔及塞纳河对面的夏乐宫广场一带。对照规划图可以看到红圈部分即为当年中国馆建筑旧址。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赫德


晚清参加世博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由掌握在总税务司赫德手中的海关操办。1878年的巴黎世博会也是如此。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张荫桓《三洲日记》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张荫桓


光绪十二年到十五年期间,张荫桓受命出使美国、西班牙和秘鲁三国。光绪十三年(1887年)行经巴黎。他的《三洲日记》中就有记载称:“大清公所则从前赛会时赫德之所营造,工匠物料均由吾华带来,房屋概如华式,屋前有亭,其楹联曰:于此间得少佳趣,亦足以畅叙幽情。屋内所用茶盘镌以篆书,闻费以十万计。会散后即以赠法廷,迄今作架啡馆,亦犹吾华之茶馆也,土木之工雕镂精妙,金碧辉映。巴黎为欧洲绝大都会,留此规模,俾西人瞻仰,未始非宜。”


大清公所之富丽堂皇可以想见,亦可知1887年当时作为1878年世博会中国馆的大清公所已经改作咖啡馆。


张荫桓在巴黎逗留期间,四月十一日和四月十八日两次“至大清公所啜茗回”“遂至大清公所啜茗”,想来是这座纯粹的中式建筑能够告慰旅人思乡之苦的缘故。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王之春《使俄草》


张荫桓并非唯一一位留连于大清公所的清朝出使官员。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王之春受命出使俄国,返程再往巴黎公干时,同样多次造访大清公所。三月十四日初次前往之后,三月二十一日“归途过大清公所一坐”,四月十一日“因至大清公所茗坐半时而回”。他还留下一首诗:

车近平林已出城

无门有轨任纵横

犹存古意留形胜

公所当前认大清


王之春的随员潘乃光也有诗曰:

记得当年赛会时

大清公所也争奇

只今小涉都成趣

说与华人尚不知


他的《榕阴草堂诗集》中记载称:“大清公所,出城数十步周围小树中设雅座,法人所谓新咖啡馆也”。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大清公所建筑整体图,入口的牌坊在右前方


大清公所钱币辨析

远望大清公所入口


虽然尚未查到咖啡馆结束营业的年份,从中国出使官员的记载来看,大清公所咖啡馆至少存在于1887年到1895年之间。


从“大清公所”钱币的法式Jeton风格来看,作为大清公所咖啡馆的代用币来猜测或许不无合理之处。

作者sinial 李骏 南洋钱币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