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之行——崀山風景

1

崀山風景

我們坐大巴,乘飛機,到達桂林,又坐上當地的大巴,行程4個多小時,沿途欣賞著最宜人的喀斯特山水風光,晚上入住到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我們洗去了一天的疲憊,早早的休息。傳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風景賽桂林”,我們盼望著第二天,前去崀山,一睹崀山的美景。

第二天一大早,吃過早餐,我們乘車直奔世界自然遺產崀山風景名勝區。在車上,馬團長給我們科普了崀山風景區的知識。

崀山,在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崀山鎮及周圍,跨越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和廣西資源縣。崀山風景名勝區有六大景區,18處風景小區,已發現和命名的重要景點有500餘處,有三大溶洞和一個原始森林,總面積達108平方公里,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又是難得的環保型山水自然風景區。2001年10月國土資源部審定為國家地質公園。2002年5月由國務院審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6年1月被列為首批國家自然遺產提名地, 2010年8月2日在巴西召開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丹霞—崀山”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6年,由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級5A級旅遊景區。

廣西之行——崀山風景

(崀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崀山的得名來自於遠古的一個傳說,相傳當年舜帝南巡,路過崀山,見此處山水奇異,便脫口而出,“山之良者,崀山,崀山。”便賜一“崀”字,意即良好的群山。新華字典也因此為“崀”做了專注:“崀”,崀山,地名,在湖南省新寧縣。

自古以來,崀山就以丹山碧水的完美組合,人文與自然的和諧相融而享有盛名。它的丹霞地貌,享譽全國,是繼張家界後發現的又一顆璀璨的明珠。丹霞地貌屬於紅層地貌,一般稱為“紅色砂礫岩”。世界上丹霞地貌主要分佈在中國、美國西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在我國分佈最廣。而崀山是中國丹霞地貌風景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優美的景區。崀山風景名勝區屬典型的丹霞峰叢、峰林地貌景觀,以完整的紅盆丹霞地貌計,居全國第一,是一座天然的丹霞地貌博物館,被地質專家譽們為“丹霞之魂,國之瑰寶。”

崀山風景名勝區有天一巷、辣椒峰、夫夷江、八角寨、紫霞洞、天生橋這六大景區,堪稱世界奇觀。其中天一巷景區裡主要景點有天一巷、遇仙巷、馬蹄巷、仙人橋、百丈崖等,置身於巷道之中,兩邊是絕壁對峙,如刀劈斧削,抬頭可見一線青天,讓人恍若時光隧道里的過客,體驗著美與險的魅力。人們稱它為天下第一巷,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一線天的絕景。但是天一巷景區,全長238.8米,兩側石壁高120--180餘米,最寬處0.8米,最窄處只有0.33米,路特別難走,用時也比較長,考慮到團裡上年齡的人多,為安全起見我們就決定不再去這個景點。夫夷江是崀山的母親河,它以漂流為主,沿途可觀看幾個象形石,如大將軍石、軍艦石、啄木鳥石、青蛙石、試劍石等等,最壯觀的要數大將軍石。考慮到天有些微涼,不適合漂流,再說我們到何家灣碼頭也可遠觀大將軍石,於是我們就捨棄了夫夷江漂流。紫霞峒是一條曲徑通幽的峽谷,因周圍紅褐色的懸崖峭壁,夕陽斜照,反射出萬道霞光,紫氣升騰而得名,但是它基本上沒有被開發,景區設施陳舊,基礎設施非常薄弱。天生橋非常之壯觀,橋墩長64米,寬14米,高20米,橋面厚度5米,全橋成圓拱形,劃天而過,氣勢磅礴,被譽為亞洲第一橋。只是天生橋景區還未對外開放。因此我們這次去的景點就只剩下辣椒峰和八角寨了。

我們一路聽著講解,到達了崀山風景區中心的北大門,景區遊客服務中心,首先去遊覽辣椒峰和駱駝峰,駱駝峰在辣椒峰景區內,兩峰相互輝映。站在山下,一眼望去,四周都是層層疊疊的山巒,山上鬱鬱蔥蔥,植被豐富,腳下土地溼潤鬆軟,遍地野草和鮮花,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氣,頓覺心情舒暢。

廣西之行——崀山風景

(辣椒峰)

辣椒峰是崀山風景名勝區六大景觀之一,上大下小,恰似一隻碩大無比的紅辣椒。這個“辣椒”高達180米,上邊直徑180米,下邊直徑40米,深深扎進底下的岩層裡,俗稱“仙椒鑽地”,形象頗為壯觀。辣椒峰是由紅色砂爍岩層中的多組垂直裂隙和斷裂發育,經天長日久的雨水侵蝕後,底部的岩層被侵蝕衝涮,上部巖塊在重力作用下沿岩石裂開的縫隙崩塌,殘餘部分形成辣椒峰,坡腳部分形成巖塊堆積成景觀。2002年,著名的法國“蜘蛛人”阿蘭.羅伯特徒手攀上了辣椒峰,創造了神話,辣椒峰也由此名揚世界。

辣椒峰上有三個觀景臺,我們沿著人工山路,拾階而上,或高或低,或上或下,從不同的角度觀看這個奇觀。天氣一會兒變陰,不時有雨點落下,遠處的山脈雲霧升騰,恍若仙境。一會兒天氣又放晴,太陽高掛,山峰上的植被碧綠如洗,太陽從樹葉的縫隙中灑下斑駁的影子。樹葉上的晶瑩雨珠嘀嗒著。走得快的人己到半山腰,我們幾個愛美的女士,在後邊拍照留影,山上的朋友呼喊著,我們在下邊回應著,在這兒大自然的天地裡盡情地呼吸著,享受著這份美好。我們從一號觀景臺到二號觀景臺,一路到達主觀景臺,只見辣椒峰凌空突起,傲視群峰,頭大腳小,真象一隻大大的辣椒,峰上有多叢青青的小樹,遠遠望去,象辣椒上的根蒂。馬團說,如果天氣和陽光合適,將會看到一個大大的紅色辣椒,可惜我們去時一會陰,一會晴,看到的是一隻青灰色的有待成熟的“辣椒”。

因為觀看辣椒峰,最好的角度是在山下或半山腰,上到山頂就看不出辣椒的全部景觀了,因此我們不用上到辣椒峰的山頂,從主觀景臺下來後就直奔駱駝峰而去。

廣西之行——崀山風景

(駱駝峰)

駱駝峰是一座三面陡峭的丹霞石峰象形景觀。駱駝峰海拔約500米,相對高差約200米,峰頂高約188米,長約273米。在辣椒峰觀景臺上可看到一頭彷彿正在原野上馳騁的大駱駝,它由四座石峰組成,有頭、軀、脊、尾。上面有兩處凹陷,遠望凹陷將石峰分成駱駝頭、駱駝峰和駱駝尾,駱駝頭圓,背峰聳立,尾峰光禿,高低錯落有致,結構清晰分明,形態栩栩如生。駱駝峰上有龍口朝陽、蠟燭峰、令箭石、九九天梯、一線天等景點。但駱駝峰山路崎嶇,人們在陡峭的懸崖峭壁之上,開鑿了登山的棧道,我們沿著窄窄的棧道前行。

到達第一個景點是龍口朝陽。這是一條長100米,深約50米,寬0.4-1.8米,形似一條巨龍的峽谷,它向東方張開傾斜60度的巨口,朝陽射入,煜煜生輝,氣象萬千,人們稱為“龍口朝陽”。站在龍口處,身臨其境,幽深險峻,是丹霞地貌中少見的傾斜線狀地貌景觀。再往裡走,就是蠟燭峰。這個山峰高達199米,周長約400米,四面陡峭,崖壁赭紅,頂部如錐狀,柱身若圓筒,形似一個大大的紅蠟燭而得名。我們到達蠟燭峰的觀景臺上,天色陰沉,空氣潮溼,又一陣小雨漂灑,人們有的撐起了花雨傘,有的用衣服外罩罩著頭,大家都沒有停止前行的步伐。在蠟燭峰東北面的陡崖,經流水洗刷侵蝕,出現一高聳的盾牌狀巨石,高50餘米,厚3米,上寬下窄,頂部成一個三角形,酷似古代一種軍機令箭。遊人走到此,彷彿置身“令至軍情急,雄關佈陣頻”的鏖戰場景。再往裡走,天空又放晴,太陽昇起來,溫度驟然升高,我們走到了半山腰的“九九天梯”下。

廣西之行——崀山風景

(九九天梯)

往上看,“九九天梯” 直插峰頂,從古至今為99級臺階,曰“九九天梯”。相傳明末義士楊發奎俠肝義膽,專愛打抱不平,助崀山的老百姓實現願望,從而得罪了權貴,相逼後歸隱此山頂,後得道成仙,被當地的百姓供為了廟神。傳說只要在“九九天梯”的鐵鏈上掛一把自己的心願鎖,祈求福貴平安,就很靈驗。我們往上爬著,山路越來越窄,越來越陡峭,需要兩手扶著窄梯的鐵鏈使勁往上爬,人們漸漸的拉開了距離。窄梯兩旁的鐵鏈上掛著各色大大小小的心願鎖,展示著來這兒的遊客之多。己70多歲的馬叔第一個到達了山頂,揮舞著衣裳在召喚著我們,溼透了的白色背心貼在身上。愛英姐彎著腰在給後邊快要爬到頂的人抓拍,馬嬸在前邊鼓勵著我們,身後的馬團照顧著腿不太靈巧的嫂子,一階一階地往上爬,渾身溼透的我們在山上人的鼓勵下,終於全部爬完了99級臺階。站在山頂上,微微的山風吹著,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油然而生,我們酣暢淋漓地大聲呼喊著,聲音在山谷裡久久迴盪。放眼遠望,群峰林立,綿延起伏的丹霞峰叢,錯落有致的丹霞峰頂,俊俏精工的丹霞峰群體,山巒中古樸的山民村寨,傳統的農耕生活,恬靜的田園風光,巧妙結合,輝映成趣,襯托著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畫卷。

從山上的景區介紹中,我們得知中國最美電影《落經山》主要取景點就在駱駝峰。它是繼《紅河谷》、《黃河絕戀》、《紫日》之後,著名電影導演馮小寧執導的又一抗日戰爭題材力作,《落經山》大部分鏡頭就取景於此。影片將崀山的峰林、雲海、深巷等絕世景觀呈現在觀眾眼前,令人大飽眼福,讚歎不已!該片於2013年9月17日在全國公映,被譽為中國最美電影。

廣西之行——崀山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