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話劇而言,2020年是“寒冬”還是“暖春”

​2020年不僅對於中國,對於整個世界都並不友好,一個魔幻的開年,讓人禁不住想要重啟,但是時間不會倒流,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直面挑戰,撥開重重陰霾找尋希望的曙光。

對於話劇而言,2020年是“寒冬”還是“暖春”

不知不覺,今天是三月的最後一天了,2020年已經過了三分之一。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全世界都已經進入“全面戒嚴”狀態,前些天國際奧委會更是宣佈了東京奧運會延遲一年舉辦,我國教育部在今天也發佈消息——高考推遲一個月的時間,對於各個行業而言都有很大的影響。我們將目光轉回到話劇行業,話劇演出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歲末年初因疫情原因,全國所有娛樂場所全部關閉,前些時候雖然開始營業,但是小朵瞭解到,北京保利劇院取消了4月份的全部演出,僅僅《牛天賜》的演出就有12場,由此可以看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於話劇而言無疑是“寒冬”,想要在這一年實現話劇行業的發展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是又有人說:受疫情的影響,更多的劇作家、編劇將工作的重點放在創作上來,能在這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時刻,讓自己浮躁的內心靜下來,縷清自己的創作思路,清楚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能真正實現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標準,結合實際情況創作出更好的作品,所以2020年對於話劇行業而言也是一個“暖春”。

對於話劇而言,2020年是“寒冬”還是“暖春”

在小朵看來,2020年對於話劇行業的發展各有利弊。因為全球都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所有的演出活動都被迫暫停,所以導致話劇演出和收入受到了極大程度的影響,而且因為較長時間的居家辦公,也導致一些必須要面對面解決的話劇工作開展並不順利。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向著不好的方向發展,也有著積極向上的一面,在此期間,很多話劇工作者“以藝抗疫”,結合實際情況推出了一些優秀的舞臺作品,希望能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護士日記》就是一部“抗疫”作品,用細膩的筆觸將故事描繪,相信在舞臺上也將展現其獨特的魅力,讓我們一同期待疫情結束,該劇搬上舞臺;還有《除夕的月亮》一部音樂劇,該劇採用線上形式進行播出,雖然時間較短,但是演員們在其中付諸於真情實感,能感受到在疫情來臨時舍小家為大家的慷慨大義……在疫情期間藝術工作者創作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品,讓我們共同期待,作品登上舞臺的那一天。

對於話劇而言,2020年是“寒冬”還是“暖春”

2020年雖然發生了很多事情,這些事情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力量是弱小的,但只要我們堅定信念,眾志成城,一定可以改變當下的惡劣環境,在改變環境的同時自己也要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讓自己不斷創新,不斷充實,實現更長遠的發展,所以2020年對於話劇領域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更應該趨利避害,藉助優勢實現自己更好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