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朝有三大水师,为什么只有北洋,那俩在干嘛?

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近乎全军覆没后,清朝就此进入有海无防的尴尬处境,但实际上当时中国共有四大舰队,那么除了北洋水师外另外三支舰队都在干嘛?

清末四大舰队分别是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以及广东水师,其中北洋水师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拥有大小军舰25艘,辅助军舰50多艘,运输船30多艘,官兵总人数在4000左右,整体实力在亚洲第一,世界第九。

其次南洋水师,是左宗棠1875年建立的一支水师部队,基地在上海、南京,1888年正式成军,拥有作战军舰17艘,整体实力在当时仅次于北洋水师。

福建水师曾是清朝最强大的水上力量之一,也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拥有作战军舰26艘,总兵力在4000人以上,但装备的武器多为清政府自产,因此性能上与西方军舰有一定差距。

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朝有三大水师,为什么只有北洋,那俩在干嘛?

广东水师是清末部署在南海附近的一支近代化海军部队,主要基地在广州黄埔,是大清四大舰队中规模最小、实力最弱的一支,拥有各种战舰400余艘,都是老式木质战舰,最大的排水量也仅有几百吨,武器也较为落后,难以和西方列强的铁甲战舰对抗。

1894年甲午海战爆发后,北洋水师全体官兵虽然拼死力战,但由于武器落后以及士兵整体素质不如日军,最终近乎全军覆没。令人奇怪的是,从北洋水师参战到全军覆没,其他三大舰队并未进行增援,这是怎么回事?他们都在做什么?

甲午战争从1894年7月25日爆发到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结束,历史9个多月,在此期间其他三大舰队完全有充分时间增援,那他们为什么没有增援?其实当时其他三大舰队情况也不容乐观。

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朝有三大水师,为什么只有北洋,那俩在干嘛?

当时实力仅次于北洋水师的南洋水师需要应对来自法国军舰的威胁,1885年中法战争时期,南洋水师曾派遣5艘主力战舰前往支援,结果在海上遭遇9艘法国战舰,南洋水师3艘战舰被堵在港口不敢应战,另外2艘被迫自沉,此后南洋水师基本只敢躲在基地了。

福建水师在1884年8月的马江海战中与法国舰队遭遇,11艘主力战舰中9艘被击毁,2艘自沉,战死官兵760余人,此后福建水师一蹶不振,几乎没有作战能力,算想支援北洋水师,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广东水师从1839年起就在广州一带频繁和英军作战,广东水师提督、著名爱国将领关天培就是在与英军作战中壮烈牺牲。另外,广东水师中有3艘主力战舰也参加了甲午海战,分别是“广甲”、“广乙”和“广丙”,归北洋水师指挥,其中2艘在战斗中被击毁,1艘被日军俘虏。

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朝有三大水师,为什么只有北洋,那俩在干嘛?

由此不难看出,甲午海战期间其他三个舰队并非不是故意不支援,实在是有心无力。更可况当时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对我国海域也是虎视眈眈,其他舰队自顾不暇,根本没有余力支援北洋舰队。

1909年南海、北洋舰队残余兵力合并,改名为长江舰队和巡洋舰队,福建、广东水师也并入这两大舰队,至此大清四大舰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