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在文章開始之前,先給大家看兩幅圖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這是杜尚的兩件作品,一個小便池和一個自行車輪。

看到它們你一定很疑惑:這也能叫藝術?的確,這不是“藝術”,而是“反藝術”。

達達主義到底是什麼,這群人究竟想要表達什麼,讓我們去到20世紀初的瑞士尋找答案。

01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火席捲整個歐洲,一批反戰的青年逃到了中立國瑞士的蘇黎世。

1916年,來自羅馬尼亞,法國,德國的幾個藝術家在蘇黎世的伏爾泰小酒館成立了一個文藝活動社團,通過藝術來傳遞反戰的想法。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達達主義發起人之一雨果•巴爾(同時也是酒館老闆)

在伏爾泰小酒館(1916)

後來他們覺得應該為這個團體起個名字,於是拿出一本法德詞典,隨機選擇了一個詞語,“dada”這個名字應運而生。在法語中它的意思是兒童玩耍的木馬,但也有人說這個詞根本毫無意義,正好表達出達達主義者們的隨意與虛無。

這群年輕人背井離鄉,反對戰爭卻又沒有辦法改變,反對現實社會的腐敗與墮落,反對一切,於是他們選擇採用虛無主義去激烈地反對傳統美學標準,一句話總結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你認為美的我偏反著整。

達達主義從視覺藝術開始,逐漸波及詩歌、戲劇和美術設計。也從蘇黎世開始,發展到紐約、柏林、巴黎,在短短的幾年間席捲了歐美各國。

02

達達主義激烈地反傳統,採用現成品甚至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去模糊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泉》-杜尚-1917

1917年,杜尚在街上隨便買了個小便池回家,用記號筆簽下R.MUTT 1917幾個字,一件名為《噴泉》的作品便誕生了。

在廁所裡,小便池就是小便池;但在展廳裡,它卻成了藝術品?

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是什麼呢?這本身也是作者想傳達的一個思考。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帽子架》-杜尚-1917

杜尚的另一幅作品《帽子架》也展示了“現成品”這個概念.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自行車輪胎》-杜尚-1913

而這件作品就更詭異了,詭異到你根本看不出來他想表達什麼。

工業設計的解構與組合在達達主義還未出現的1913年便促成了這件作品,杜尚把這件作品放在辦公室裡,時不時轉動一下輪胎,他說:“自行車輪的運動,讓我想起了火焰的跳動。”

一次他姐姐打掃房間時以為這是廢品,當垃圾扔掉了,杜尚當時不在意,過了三十幾年估計又想起來了,於是又做了兩個一樣的。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L.H.O.O.Q》-杜尚-1919

1919年杜尚在《蒙娜麗莎》的彩色複製品上,用鉛筆給蒙娜麗莎加上了不同的小鬍子。

不少觀眾指責他褻瀆藝術玷汙藝術。對此,杜尚解釋道:為什麼我們不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大師”們的作品?如果我們永遠把“大師”的作品壓在自己頭上,我們個人的精神就永遠只有受到“高貴”的奴役。

杜尚將渺視傳統、無視約束也融入了達達主義。

03

達達主義同時也主張無意義的符號與拼貼。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Plakatentwurf-漢斯里希特-1964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街頭音樂之一》-提奧·範·杜斯堡-1915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街頭音樂之二》-提奧·範·杜斯堡-1915

看似如同小孩子的塗鴉,其實也是反傳統的一種表達。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幾何拼貼》-讓·阿爾普-1916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大玻璃》-杜尚-1923

這件作品名為大玻璃,耗時八年完成,展出時被搬運工人不小心砸到地上碎了,工人們剛想修補,杜尚連忙說別別別,裂紋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達達主義以巴枯寧的無政府主義哲學為信條,否定一切,因為達達主義者本就是虛無主義者,他們的作品中並沒有什麼想要表達的東西。沒有規則也沒有混亂,沒有喜悅也沒有悲傷,傳統藝術的一切評判標準都拿它沒轍。

04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作一首達達主義的詩》-特里斯坦·查拉

在這首詩中,達達主義的狂放不羈展現得淋漓盡致。“拿份報紙,剪下單詞,打亂順序再重新拼貼,那便是超越粗俗的原創”在達達主義的世界裡,他們否定了創作的價值,隨意的拼貼,毫無意義的語句也是被允許的。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特里斯坦·查拉(1918)

達達主義的創始人查拉在達達主義宣言中說“這是忍不住的痛苦的嚎叫,這是各種束縛,矛盾,荒誕的東西和不合邏輯的事物的交織,這就是生命。”

05

在達達主義不長的歷史中,他們出版了七本《達達》期刊,持續更新了七年《391》雜誌,出版《盲人》《紐約達達》等著作還有詩集。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雜誌《什麼是達達》(1923)

多次發表宣言並舉辦展覽,創新了攝影的蒙太奇拍攝手法。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庫爾特·舒維特

拍攝了達達主義的電影(實際上是短片)。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迴歸理性》-曼雷伊-1923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幕間休息》-雷內·克萊爾-1924

實驗了達達主義的音樂(包括Satie,Ribemont-Dessaignes,Picabia和Nelly van Doesburg在內的音樂曲目)與戲劇(包括Handkerchief of Clouds,The Gas Heart在內的戲劇作品)。

到最後,堅持虛無主義的達達主義也開始自相矛盾了,因為現在所做的一切已經產生意義了,而非一開始所堅持的無意義。

所以且不論超現實主義的興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達達主義本就是一個短暫的過渡狀態,這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1967年,一場追憶達達主義的活動在巴黎召開;

2002年,一群自稱“新達達主義者”的藝術家來到86年前達達主義誕生的地方準備復興達達主義,最終也不了了之。

後來伏爾泰小酒館被改造成了博物館,致力於展示達達的歷史。

2016年,第11屆歐洲宣言展恰逢達達主義創立100週年,伏爾泰小酒館成了 “伏爾泰行會館”,這也成為了至今為止與達達主義相關的最後一個活動。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改建後的伏爾泰小酒館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正在舉辦展覽的伏爾泰小酒館內部

達達主義雖然並不成熟,也很難稱之為一個流派,但是達達主義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正是在達達主義重新定義的基礎上,現代藝術才能走出傳統藝術的條條框框,將藝術的視角前所未有地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