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豪宅、汇通天下、独享金融业的晋商,到底为何也免不了"变糊"

我们现在提起商人生意人,都会想起腰缠万贯的有钱人,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社会地位看起来自然是比普通工薪阶层高上一等,但是在

古时候商人的地位却是恰恰相反,是被社会各阶层所“看不起”的。

商人这个群体最早在商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是由于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长期都处于封建和落后的农业社会时代,并且有封建社会王朝的重本抑末的打压,商人的地位一直处于社会末端。

坐拥豪宅、汇通天下、独享金融业的晋商,到底为何也免不了

古人的社会阶级排序分别是“士,农,工,商”商位于最末,官府们认为商人唯利是图是以投机倒把为生,不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是为“奸商”。

所以商人的地位比工人还要低上一等。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人阶级的队伍也不断地在壮大,但是商人们又缺少政府的保护,只好抱团取暖。

有血缘关系或者生活在一片土地上的商人聚集在一起,从而就形成了所谓商帮。中国历史上有非常出名的三大商帮分别是“粤商、徽商和晋商”。而这篇文章要介绍的则是明清600多年时间里的山西商人—晋商的衰落之源。

一、曾经的天下第一大商帮留下的痕迹

说起晋商我们其实并不陌生,那可是曾经的天下第一大商帮,我们所熟知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大宅门等等也都是做曾经辉煌全国富甲一方的晋商为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他们的恢弘强大,我们可以通过那些极富山西特色的大院建筑看到他们曾经的辉煌。

1、由乔家大院首叹晋商兴衰

说起晋商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乔致庸,他也是使著名的乔家大院壮大辉煌的人。乔家大院的建筑面积高达8724.8平方米,是一个具有山西民族建筑特色的一个建筑群,被称为是“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这也都是乔致庸弃文从商,用儒学之道来经商所获得的辉煌成果,也可以看作是晋商辉煌时期的代表之作。由一间小院到如此规模,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晋商的一路强大使得这个乔家有机会能发展到此,但也由于晋商随后的衰落这间大院也只能发展到此。

坐拥豪宅、汇通天下、独享金融业的晋商,到底为何也免不了

2、首屈一指的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的兴衰历史,可以说是明清时期晋商发展的历史缩影。王家大院可以被称为是中国第一大院。为什么说王家大院的兴衰历程可以看成晋商发展的缩影呢?其原因是建造起这样一个恢弘的王家大院里的主人是在晋商的发展历史中存活时间最长的一个家族,整整经历了二十八代人。

王家靠做豆腐起家,特别是到了明代这个晋商的发展巅峰,也成了王家转变为富商大贾的时机。随着之后,王家大院的不断扩张,变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总面积达250,000平方米的王家大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晋商能够成为曾经的天下第一大商帮拥有资产无数呢?

二、晋商“汇通天下”的原因

1、因“盐”而起

在中国政经史上有一个山西现象“地下资源中原第一,百年晋商难以传承。”在当时中国北方的第一大盐场就在山西的运城,这也就是晋商崛起的物质资源基础。

在明代的朱元璋时期,由于北方蒙古族的入侵风的蒙古族的入侵,朱元璋决定重新修建从山海关到嘉峪关之间的九大关口,以此来抵御蒙古族的入侵行为。

要知道修建这样大的一个工程,必须要耗费数不尽的人力财力,而且在当时从山海关到嘉峪关之间的九个关口中就驻扎了八十多万的军队和多达三十万匹的战马要与北方的蒙古军队进行对抗。这么大数量的军队和战马所需要的粮食供给数量可想而知。

坐拥豪宅、汇通天下、独享金融业的晋商,到底为何也免不了

所以当时就有大臣提出用以盐养兵的办法,也就是当时的开中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开中法,也就是允许当时所有的商人用自己的粮食去当时的山西大同关口换置盐票,在凭藉盐票去盐场还置两百斤的盐而后可以自己进行销售。

你要知道古时候的盐是属于官府专营,而明代这时商人可以凭盐票去领盐贩卖,就为这些商人赢得了巨大的利润空间。从而占有地域优势的山西商人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掌控了中国的盐业发展。这也使得从明代初期开始,山西商人成为了天下第一大商帮。

只不过后来战乱平息,山西商人渐渐也不能再从中获取大量的财富,但是此时又有一个新的契机出现使得晋商再一次发展达到晋商的巅峰时期。

2、由票号达到巅峰

票商经济的出现,使得晋商发展到又一巅峰。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票商经济的开发者—山西平遥人雷履泰。他曾经是北京一家颜料店的老板,在当时经常会有现在北京的山西老乡托,

他带银两回山西老家。久而久之,雷履泰从中发现了一条经商之道,决定开票号专门从事运输银两工作。

雷履泰还为此发明了一个密码法来避免误领冒领事件的发生。之后山西商人,在全国各地都开了连锁的票号,“汇通天下”的现象也由此产生。随后的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更是将晋商推向了顶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导致官方的银两运输出现了混乱,政府在无奈之下,将官方银两的运输权交给了“汇通天下”的山西商人,从而晋商控制了全国的金融业。

坐拥豪宅、汇通天下、独享金融业的晋商,到底为何也免不了

根据资料记载,晋商票号最鼎盛的时期,全国共有51家票号,其中43家是山西商人。那么这样一个繁盛强大的天下第一大商帮又是因何走向衰落?

三、如此富甲天下的晋商走向衰落的缘由

1、西方银行制度进入中国

山西商人通过票号控制了全国的金融业时,为了独享这行财富的果实,避免与其他人分这一杯羹,山西商人说服朝廷政府颁布补贴制,这就形成了晋商与朝廷政权相互勾结的一种场面和山西商人垄断票号行业的现象。

但是随着西方银行业进入中国,1843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家西方银行,随后几个浙江人也建立起了中国通商银行。随着这样子一个西方的银行制度进入中国,山西商人的票号已经没有办法和银行进行竞争。

因为票号的功能单一,而银行的功能业务种类丰富,除了票号有的汇兑业务之外,还有存款和借贷的业务等等。再加上山西商人拒绝向现代西方银行制度转型,拒绝参与朝廷建设的户部银行,

这也是最终导致晋商没落走向衰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2、帝国主义进军中国,政府腐败无能,推动晋商衰败之路。

要知道在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进入中国清政府无能反抗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等,使得俄罗斯资本主义进入中国的商业市场,占取了多种的经济特权。这就使得我们中国的工商业受到非常大的打击,晋商的的生意也就此一落千丈。

坐拥豪宅、汇通天下、独享金融业的晋商,到底为何也免不了

山西票号所能获得的利润也被其他外商所办的银行所替代。在《山西票号史料》中有文字记载“中国西商多于各省设立汇兑庄,无虑千百万巨款,层纸书函,数言电报,即可立兑付,每一字号岁盈不下数十万,而未尝费一金之本。……近年通商口岸,洋商亦多设银行,西商之利,稍为所夺。”

在当时晋商是清朝政府的附庸,所以在清朝末期政府走向灭亡,晋商别说获利就是连自保都很困难,票号的资金难以周转,纷纷宣告倒闭。

在1914年10月,天津的《大公报》报道“前日北京所传,倒闭之日升昌,店耸立其间,门前当悬日升昌金牌,闻其主人已宣告破产,由法其来京矣。”由此,晋商独享全国金融业的时代宣告结束。

四、固守成规,自难长久

晋商曾如日中天,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潮流,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向前发展,寻找创新之路。画地为牢的举动最不可取,但是唯独晋商觉得自己的票号已是行业霸王,无人可以超越,

所以安于现状,顽固僵化,觉得以这样旧固的方式就能得以永存。

这就导致了晋商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遇。穆勒曾说过此刻一切完美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清政府不止一次地邀请晋商的票号加入清政府自己创办的银行,而晋商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坐拥豪宅、汇通天下、独享金融业的晋商,到底为何也免不了

其实,不管是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来说,敢于创新才是一个长久的生存之道,是立身之本。

不管是晋商的衰败之路还是拥有昨日辉煌的柯达企业,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时代发展的洪流不会停下来,这个时代处处都存在着挑战和机遇,优胜劣汰是恒久不变的道理,你不随着时代洪流向前走,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参考文献

《晋商的衰落》

《晋商兴衰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