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州戰疫報告|守住廣東北大門 實現轄內零疫情

早上7點,13名工人來到龍坪村的連州市綠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大棚基地,開始一天的勞作,按照年前的規劃做好新柑橘品種和150畝水稻的種植。

不久後,在距離基地6公里外的青石村,160名工人檢測體溫後陸續走進廣源碳酸鈣有限責任公司車間,生產線的機器開始轟鳴起來。

田頭地間春耕忙,工廠機器響起來……近段時間,連州市委、市政府推動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有序開展,做到了兩手抓、兩不誤、兩手硬,社會經濟發展呈現良好勢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連州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依法、科學、有序”的原則,加強重點環節、重點區域的防控工作,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形成了群防群控、齊抓共管的防控格局。

连州战疫报告|守住广东北大门 实现辖内零疫情

位處粵北的連州,在高速公路和國、省、縣、鄉道設立23個聯合檢驗站,實行三班倒24小時輪流值守檢查,落實“逢車必檢、逢人必查”要求,至撤銷聯合檢疫點為止,共排查車輛57.45萬車次、人員198.69萬人次,築起了堅實的防疫堡壘,實現了零疫情,為守好廣東“北大門”貢獻了中堅力量。

连州战疫报告|守住广东北大门 实现辖内零疫情

黨員衝在前

2月5日,年十二。凌晨1時才睡下的黃雄偉,在清晨7時又準點起了床。把前一天過境車輛和人次,發熱人員、湖北籍車輛和人員等相關數據整理好報給上級,他又奔往3個防疫檢測點巡邏。

傍晚17時許,黃雄偉驅車來到宜章縣S346線進入大路邊油田村檢測點。這是他當天第二次到該檢測點巡查,到了晚上,他還需再巡一次。

現場,醫務人員、民警和鎮幹部相互配合協調,一絲不苟做好過往車輛登記和司乘人員體溫檢測工作。一輛湘牌小貨車駛了過來,黃雄偉舉手示意車輛停下,協助醫務人員檢測體溫。看到司機沒戴口罩,黃雄偉立即進行勸導:“老鄉,外出記得要戴口罩啊,為了自己也是為家人著想——你家人都想你健健康康的,對吧?”

连州战疫报告|守住广东北大门 实现辖内零疫情

身為大路邊鎮黨委委員、派出所所長的他,從大年初一開始,連續20多天戰鬥在抗“疫”前線,數過家門而不入。“這只是我的工作職責所在罷了。”平凡的話語,體現的卻是一名黨員、一位基層公安民警的忠誠和擔當。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連州抗擊疫情第一線,有著眾多黃雄偉這樣的“硬核”黨員幹部。

连州战疫报告|守住广东北大门 实现辖内零疫情

防疫工作開展以來,連州成立了12個聯合檢疫檢查站臨時黨支部、1262個黨員先鋒崗、235個黨員突擊隊和黨員志願服務隊,累計組織黨群志願者支援3470人次,全市700多個基層黨組織和4000多名黨員帶頭參與一線防控工作,他們放棄休假,用自己的身軀和奉獻,構築起了一道道群眾生命健康的守護牆。

最美夫妻檔

前一天剛剛下了雪,夜晚的風依然寒刺骨。

2月17日21時50分,梁善風來到二廣高速豐陽鎮服務區(南下)防控疫情執勤點,走上崗位。此時,在將近一公里外的二廣高速豐陽鎮服務區(北上)執勤點,妻子曾翠萍正在交班,準備回家。

兩人都是連州市豐陽鎮衛生院的醫務人員,都是防疫點執勤人員。南下北上重要通道二廣高速從豐陽鎮穿境而過,為此,連州在豐陽鎮服務區(南下、北上兩個點)設置了疫情防控檢查點。

连州战疫报告|守住广东北大门 实现辖内零疫情

在前一天的2月16日凌晨,下起了雪,曾翠萍就在雨雪交加中值守了通宵。當晚還有大雨大風,穿著軍大衣的曾翠萍還是感覺寒冷異常。執勤中她把一支喝了一半的礦泉水放在路基上,幾小時後忙完回來拿,發現礦泉水已結冰成塊。

這段時間來,由於不同班次、不同地點,“你在這頭,我在那頭”成了兩人的常態。在連州境內23個執勤點,有不少這樣的90後夫妻檔。他們熱血擔當、守望相助,成為當地防控疫情的青春力量。

疫情發生以來,連州在轄內設立了23個聯合檢驗站,落實“逢車必檢、逢人必查”要求,實行三班倒24小時輪流值守檢查,築牢了疫情防控防線,阻斷了疫情輸入、擴散。

宣傳全覆蓋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忽然襲來,農村地區成了防控的重點也是薄弱點。如何守護好村民的健康,防止疫情的輸入?宣傳是關鍵。

“戴口罩、宅在家、勤洗手”……防疫期間,連州市民在撥打電話時,發現手機顯示屏上多了一個“防控疫情三字經”視頻顯示。

连州战疫报告|守住广东北大门 实现辖内零疫情

“這是非常好的一種宣傳形式,讓我們群眾能在日常生活高頻率的舉動中,加深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的瞭解,”東門北路的90後連州街坊陳玥珊說。

這是連州為加大和創新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推出的新方式,確保做到宣傳全覆蓋、無死角,營造了排山倒海、鋪天蓋地的良好氛圍。

“防控新型肺炎,要注意室內通風,避免到人群密集場所,要戴口罩、勤洗手……”而在星子鎮各村、各主幹線的65個黨員崗,則響起了由大喇叭發出的熟悉“鄉音”,這些用星子話、白話播報的內容通俗易懂,將防疫聲音傳到田間地頭。

復產復工忙

在連州市凱恩斯納米材料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產車間緊張工作。執行董事鄭賀存介紹,公司於2月中旬復工,目前員工已全員到崗。“得益於連州防疫工作有序有效,我們公司成為行業裡最早復工復產的企業之一,在市場中佔據了先發優勢,也贏得了新訂單。”

疫情發生後,連州通過“一企一策”等舉措,助力企業生產經營步入正軌。

连州战疫报告|守住广东北大门 实现辖内零疫情

3月2日上午,連州舉行受影響企業失業保險費返還儀式,向4家企業補貼返還1218.24萬元,受惠職工達1600人,返還資金將主要用於企業開展職工轉崗培訓、繳納社會保險等,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企業更好復工復產。

為做好復工復產,市委書記歐國偉多次到建滔集團等重點企業調研,傾聽企業需求解決實際困難;市長唐慶衛頻頻深入企業和農業基地現場辦公,對復工進行指導部署。

截止目前,連州已有1209間企業復工,其中規上企業45間,復工44間,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良好勢頭。

新聞特寫

三人馳援監利縣

患者寫來感謝信

3月9日,隨著荊州市監利縣人民醫院最後一批患者治癒出院,也宣告了連州3名醫務人員完成了階段性任務。

连州战疫报告|守住广东北大门 实现辖内零疫情

馳援監利的3名醫務人員都來自連州市人民醫院。最早進入隔離病房工作的莫文慶,不顧身穿三級防護服工作的辛勞,多次放棄休息日連續上班。“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喜歡這句詩也常常以此激勵自己。這次前來監利,就是希望能用自己的所學所長,為打贏這場戰疫獻出綿薄之力。”他說。

精準施治的莫文慶,贏得了患者的好評。“您不辭勞苦的加班,甚至通宵,與時間進行著賽跑,只為治好我們的疾病;您身先士卒,逆向而行,只為挽救我們的生命。”2月23日,一名出院患者專門寫來一封感謝信,點贊他的無私付出。

從2月20日開始,90後曾慧從監利縣人民醫院轉戰監利縣中醫院ICU,這邊收治的都是重症患者,工作迎來了全新挑戰。她負責的3個患者,有一個是70歲的老伯,插著胃管和尿管,大小便失禁,還戴上了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

帶著口罩和護目鏡以及全身包裹密實,對患者進行翻身擦洗是最累的活,一下子曾慧就汗溼杉背。清洗完後,測生命體徵、餵給營養餐、吃藥、輸液……一項項完成下來,就用去了一個多小時。

中午一點半交班出病房,那一刻曾慧感覺有點虛脫,“渾身溼透不說,主要還是非常飢餓,因為早上不敢吃太多,至今也近7個小時了。”經過全體醫療隊員奮鬥,監利縣中醫院於3月1日實現患者清零,取得戰“疫”階段性勝利。

3名醫務人員中,24歲的丘金霞年紀最小。她本來留著一頭漂亮的長髮,來到監利後,為了方便工作剪成了寸頭。“留了兩年半一直沒剪過,確實有點不捨,哈哈——今後再慢慢等它長唄。”

發口服藥、霧化治療、打針、量體溫、測生命體徵……在隔離病房的這些工作,對原本在感染科工作多年的丘金霞來說,已是輕車熟路。不過,難度卻要比以前大。

戴著3層手套,以及護目鏡,讓簡單的操作變得麻煩起來。“比如靜脈流置針,戴著手套手指不靈活,血管不好找;戴著護目鏡,視線受影響,”丘金霞介紹,這比平時要耗多一倍的時間。

“這段時間身體適應了穿上三級防護服的工作強度,臉上深深淺淺的勒痕剛消失又浮現,習慣了。”丘金霞說,幫助患者減輕痛苦,讓他們能早日康復出院,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也是我們此行的目的。

從2月11日出發到3月20日返程,連州3名“最美逆行者”不負使命出色完成了任務,平安全歸來。

【記者】黃津

【特約通訊員】黃迪

【通訊員】張萍 李蕾 吳涓涓 潘賢強

【作者】 黃津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