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为什么承认造假?

彼斐士



注:据瑞幸官网介绍,公司首席运营官(COO)为刘剑,2005年获得中央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士学位。2008年至2015年,先后担任神州租车车辆管理中心副主任和收益管理负责人;2015年至2018年担任神州优车收益管理负责人;2018年5月起担任瑞幸咖啡COO,2019年2月起任董事。

受此影响,瑞幸咖啡美股开盘暴跌近80%。

牵一发而动全身,瑞信咖啡造假股价暴跌,不少机构很受伤!

根据机构提交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瑞幸咖啡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去年第四季度,机构增持达到2.89亿股,新进机构持有股份1.45亿股。

截止去年底,瑞幸咖啡持仓最大的前十大机构股东是资本研究全球投资者(Capit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持有6032万股,其次是孤松资本、Alkeon资本公司、美国银行、Melvin资本管理公司、瑞银、Darsana资本、瑞信、Janus Henderson和Sylebra资本。

股价就这么直接打骨折了,牛圈用户自然炸开锅,甚至还有用户友情提示注意隔壁跟谁学。

有股民调侃道:

上帝:天黑请闭眼,预言家请睁眼,预言家(瑞幸)请问你想验明谁的身份

预言家(瑞幸):指了指跟谁学上帝:他是骗子。

还有懵懵的股民不敢面对现实,执着地问:这是不是瑞幸新的宣传手段!

爆仓的股民弱弱地问,能不能给咖啡券补偿……

不过也有股民选择勇敢逆流而上,啥都不说就是干。

关于瑞幸咖啡是否还有翻身的可能,也有专业人士给出了见解:别问,问就是不行。

这也说明瑞幸咖啡已经没有翻身的可能性,因为在美股的监管法规之下,上市公司一旦被发现造假,投资者就会发起诉讼,让上市公司和大股东进行赔偿。

在两个月以前,著名空头浑水公司就发布研究报告。这份89页的报告是由匿名人士发给浑水的,不过浑水认为其真实可信(credible)。

报告的主要观点包括瑞幸虚构了2019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的单店平均每天售出商品数,虚构的比例分别达到69%和88%。需要先说明的是,瑞幸的四季报还没有发布,所以这里对比的是瑞幸此前对四季度的预期数据。

报告作者还发现瑞幸的平均商品售价虚增了12.3%。两者合计使得三季度收入虚增了3.97亿元。

此外,报告作者还通过追踪第三方数据发现瑞幸夸大了其三季度营销支出,幅度达到158%。在A股作死一般没啥问题,过去是60万上限,现在提高了一些成本,也不贵,几千万搞得定。但是在美股作死,完全有可能倾家荡产。

小蓝杯彻底凉凉了。

小蓝杯凉了,隔壁老王星巴克却笑了,今日高开,现涨5%。

从箱底翻出一张神图,啥都不说了,重点笔记都在图上了:

附:瑞幸公告详情

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Inc.)今天宣布,公司董事会(「董事会」)已成立。专门委员会(「特别委员会」),负责监督在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财年的合并财务报表审计期间提请董事会注意的某些问题的内部调查(「内部调查」)。

特别委员会由董事会的三名独立董事肖恩先生,朴天若先生和魏源宗先生组成,邵先生担任董事长。特别委员会已就内部调查保留了独立顾问,包括独立法律顾问和法务会计师。特别委员会已任命Kirkland&Ellis为独立外部顾问。 Kirkland&Ellis在FTI Consulting的协助下担任独立的法务会计专家。内部调查处于初步阶段。

特别委员会今天提请董事会注意以下信息:从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首席运营官兼董事刘建先生以及向他报告的几名员工从事了不当行为,包括捏造某些交易。特别委员会建议采取某些临时补救措施,包括中止刘健先生和涉嫌不当行为的此类雇员,以及中止与已确定的虚假交易涉及方的合同和交易。董事会接受了特别委员会的建议,并针对目前确定的参与伪造交易的个人和当事方实施了这些建议。本公司将对负责不当行为的个人采取一切适当的行动,包括法律行动。

内部调查此初步阶段确定的信息表明,从2019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与虚假交易相关的总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2亿元。在此期间,某些成本和费用也因虚假交易而大幅膨胀。

上述数字尚未经过特别委员会,其顾问或公司的独立审计师的独立验证,并且可能会随着内部调查的进行而改变。

公司正在评估不当行为对其财务报表的整体财务影响。因此,投资者不应再依赖公司之前的财务报表和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九个月以及自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的两个季度的收益发布,包括先前的净收入指导来自2019年第四季度的产品以及与这些合并财务报表有关的其他通讯。

调查正在进行中,公司将继续评估其先前发布的财务状况和其他可能的调整。


连锁新动态


这样一家明星企业,为何要自曝“家丑”?

2个月前,以做空中概股闻名的大空头“浑水研究-MuddyWaters Research”发布了一份对“瑞幸咖啡”长达89页的做空报告。现在看来,那份神秘的做空报告,没有将瑞幸彻底击倒,但却是引发瑞幸“自爆”的导火索。

从浑水发布做空报告,到瑞幸自曝造假,这中间相差了正好两个月。在这两个月时间里,发生了三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一是集体诉讼。因为股价下跌,投资者蒙受损失,一些律师事务所开始启动针对瑞幸的集体诉讼程序。

二是遇上财报披露季。2月底开始,中概股公司纷纷开始披露2019年四季度及2019全年的财报报告。瑞幸自爆前,大部分中概股已经完成财报披露,但瑞幸迟迟未披露。

三是独立董事变更。4月2日,瑞幸成立特别委员会,新增两名独立董事,其中一个来自行业里有名的调查审计师FTI,另一个来自世界级名牌诉讼律所Kirkland & Ellis。

我们梳理一下整个事件的时间线:

· 2月1日凌晨(周五),浑水发布做空报告,瑞幸股价盘中最大跌去26.5%。

· 2月3日晚(周一),瑞幸在SEC发布公开回应,坚决否认所有指控。

· 2月4日开始,瑞幸股价逐日回升,2月10日已经恢复到被做空前的水平。

· 2月5日,美国部分律师事务所开始启动针对瑞幸的集体诉讼。

· 2月10日开始,瑞幸连续发布15条“超过5%披露”的重要公告,涉及股东股权事宜。

· 3月27日,瑞幸宣布任命两名新的独立董事,刘二海卸任审计委员会成员。

· 4月2日,瑞幸成立“特别委员会”,启动内部调查,“自爆”公司存在22亿元的财务造假,瑞幸股价一夜跌去75%。

瑞幸“自爆”,是遭遇做空后的连锁反应。因为瑞幸之前被做空,于是有做空基金将它告上法庭,按照美国证监会要求,瑞幸要成立特别委员会进行自查,于是查出了22亿元的惊天造假大案。(美国是通过集团诉讼制,让公众监察上市公司。做空报告出来后,美国证监会就会要求公司做公告回应,或者要启动调查)

有意思的是,做空报告发布的时机,正值财报披露季前夕。

1,瑞幸咖啡是被迫自爆,因为年报审计出了问题,如果不能按时递交审计的年报,会直接导致退市。现在发现问题,如果妥善解决,或许还能避免最坏的结果。

2,瑞幸咖啡被集体诉讼的两个理由是misstatement和omission of material fact。针对omission,其构成要件为负有披露义务但是没有披露,可能误导投资者。这也是为什么瑞幸发现造假行为以后,第一时间披露了这一事实。这种行为也是降低其未来责任的一种法律行为。



Maggie香榭丽


4月2日晚,瑞幸咖啡突然发布公告称,已成立特别委员会,调查内部业绩造假问题,并指首席运营官刘剑和部分员工伪造业绩22亿元人民币。消息一出,瑞幸咖啡股价暴跌超过80%。

瑞幸咖啡这颗大雷爆得并不让人意外,今年1月31日,著名做空机构浑水研究公布了一份89页的关于瑞幸咖啡的匿名沽空报告,报告直指瑞幸咖啡在经营数据等方面存在作假和欺诈行为。

瑞幸咖啡当时断然否认了这一指控,紧接着,国内知名投研机构中金公司,还刊发一份题为《瑞幸咖啡:匿名沽空指控缺乏有效证据》研报,力挺瑞幸。然而,仅仅一个多月,瑞幸便便承认了造假事实,真可谓“打脸来得太快”。

瑞幸咖啡为何一改强硬姿态,承认造假?这其中恐怕原因很多,但最为关键的原因,是浑水公司公布的做空报告太过强悍。

据悉,做空机构派出92个全职和1418个兼职调查员,在全国900多家门店蹲点,收集25843张购物小票,大量内部微信聊天记录,关联人与企业的工商信息,并录制11260个小时的门店录像,最终拿到了瑞幸造假的实捶证据。

面对确凿的证据,瑞幸咖啡只有招架之力,几乎没有反击的底气。所以,与其毫无把握与做空机构和美国监管部门恶斗一场,落得个全输,还不如断尾止血,如此还有可能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

不过,瑞幸要想死里求生,并非易事。因为以诚信为基石美股市场,造假的后果极其严重。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安然事件,这个曾经财富500强排名第7的公司,因为财务造假,向投资者虚构一个商业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故事,结果付出了惨重的损失。

安然公司最终被美国证监会罚款5亿美元,股票停止交易,公司破产,赔偿投资者七十多亿美元。包括公司CEO在内的几十人被提起刑事诉讼。涉入安然公司造假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多家投行,都付出了巨额赔偿。

安然曾经的一幕,很可能在瑞幸身上重演。美国已有多家律所对瑞幸咖啡提起集团诉讼,瑞幸面临巨额索赔。此外,刑事诉讼、行政执法起诉以及巨额罚单,都可能已经在路上,这些都将是瑞幸难以承受之重。

瑞幸不止面临来自境外的追责。按照刚实施的新《证券法》。“在境外的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扰乱境内市场秩序,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这意味着,买入瑞幸咖啡的境内投资者,如果因为被造假误导产生损失,瑞幸咖啡将可能在国内被追究法律责任。

强悍的做空机构,严厉的法律,高额的处罚和赔偿,这使得美股市场的造假成本十分高昂。瑞幸的个案,对于所有境外上市公司都是一个警醒,绝不要心存任何侥幸,绝不可以身试法。守住诚信的底线,这才符合企业最大的利益。


暖心专业金融


韭菜割完了!该闭幕了


壁纸搬山术士


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自我判断 1 浑水这次做的材料特别充足,我也做零售,浑水披露的细节特别真实,真实到很难推翻 2 目前美国的官司要全面开始了,不退出一个顶锅的人,会牵扯到大股东,不如自己主动披露,还有一线机会翻盘!现在的董事会接管人,sean shao和我共事过一段时间,对美国资本市场非常熟悉,知道厉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