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興:合作做強茶產業 興鎮富民增就業

合興:合作做強茶產業 興鎮富民增就業

清明前夕,德江縣合興鎮龍溪村旺家山的茶園基地格外清格外明。整齊排列的塊狀茶行隨著山起伏,弧形的茶棚上一株株嫩芽密密麻麻地迎風伸展,陽光下通透的嫩黃美不勝收。

70多名村民們正散佈在茶園中,爭先恐後地採摘嫩綠的春青,多采多得,手腳麻利的日收入有200元,昔日耕耘的季節成為眼下增收的黃金期。

"今年,春茶發得特別好,跟往年比提高了差不多接近一倍。"茶園負責人田超高興地向筆者介紹說:"不僅我們茶園提高了效益,群眾的採摘勞務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現居德江縣城的田超是這片茶園基地負責人,他2010年就在這裡發展了500餘畝的茶葉基地。茶園開採五年了,雖然一年可以採摘三季,但是夏秋茶基本沒有采摘,茶園效益一直不高。茶產業的發展在田超心中,就好比一塊"雞肋"。

合興鎮共有茶園兩萬多畝,是德江縣茶產業的大鎮,但是由於夏秋茶下樹率不高,茶園的經濟效益起不來,對群眾脫貧增收的帶動力不強,是合興全鎮茶園存在的共性問題。

"為什麼茶園夏秋茶下樹率低呢?我們通過調研得出主要是因為找不到市場,夏秋茶存在銷售難的問題。"合興鎮的鎮長何中泉講出了問題存在的原因。

面對存在的問題,合興鎮緊緊圍繞產業發展的市場對接尋找突破口。去年10月,鎮黨委政府通過引進浙江籍茶葉貿易能人胡林青,來鎮組建德江奇茗甲農業有限公司,採取互利共贏模式對茶園進行合作管理,以全面採摘夏秋茶的方式提高茶園經濟效益和群眾的就業收入。

合作的茶葉基地由公司聘用人員出物資進行管理,春茶由茶園種植人進行採收,夏茶和秋茶由公司採收。對此。田超告說:"我們的500畝茶園每年可以節省10多萬元管護費,間接地盈利了10多萬元。"

一直在江浙一帶從事茶葉貿易的胡林青很自信地說:"我們手頭每年有很多外貿的訂單,德江的茶葉它符合歐標(歐盟標準),每年夏秋茶都不要很可惜,用我們的管護技術,能夠增加夏秋茶三到五次的採摘。"

合作協議簽訂後,公司採取浙江的先進生產方式對簽訂合同的4600畝茶園進行標準化的機採管護,先後施肥兩次修剪茶棚3次。

目前,公司在德江縣合興鎮接管了4600畝茶園,通過秋冬季的精心管護,春季發芽率在去年基礎上增加一半以上。預計,通過增加夏秋茶的採摘,今年將會增加勞務用工4萬人次,增加當地群眾務工收入500萬元以上。

據悉,通過這種模式合作的成功試點後,合興鎮將全面推開茶業產業的合作管理模式,通過二至三年努力實現茶園畝產值達萬元以上,穩步鞏固脫貧成果真正實現富民興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