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汛期個體防線 不妨探索“自助式”服務

隨著強對流天氣日漸活躍,手機裡密集推送而來的天氣預警信息告訴你:汛期來了。

安全度汛是關乎每個人的大事。政府部門聯手在全社會拉起防災減災整體防線,擴大預警覆蓋面、有序組織應急轉移,“保姆式”服務鞏固安全感。而對於個人而言,根據預報預警合理安排生產生活,常常是在汛期搭建“個體防線”的主要方式。筆者認為,在提供“保姆式”服務之餘,幫助公眾按需主動獲取雷達圖、雨量圖等實況信息的“自助式”服務潛力,有待充分挖掘。

監測是氣象工作的基礎,通常,監測產品或作為決策材料、或作為業務科研數據隱於“幕後”。然而當它們走向“前臺”,也可成為直觀管用、公眾樂見的服務產品。尤其是短時強降雨、雷暴等汛期“不速之客”的實況監測,不僅定時定點定量、更新頻率快,還是對預報預警的有效補充。事實上,氣象部門已小試牛刀,在智慧氣象App中直觀展示雷達回波圖等實況產品。在這種“自助式”服務中,不少氣象愛好者不僅獲得了便利,更無形中提升了自身科學素養。

當然,僅僅探索創新服務還不夠。哪些渠道能看到實況產品?如何從雷達動畫中看出降雨趨勢?回答這些問題,不僅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知識普及,還有賴於個人主動關注天氣擷取信息、提升風險防範意識,在部門與公眾雙向發力中把防禦之網拉得更緊實。(袁學所 賈靜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