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說理」疫情防控中如何有效實現經濟復甦?

「戰“疫”說理」疫情防控中如何有效實現經濟復甦?

當期中國經濟復甦的國內外客觀環境

目前中國國內新冠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濟社會秩序有序恢復。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疫情整體得到控制的同時,國際疫情又呈現出大幅擴散的態勢。國外疫情主要通過三種方式對中國經濟發展形成衝擊:(1)疫情存在輸入風險,對中國經濟發展形成一定衝擊;(2)由於全球其他國家都進入疫情防控攻堅期,在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三個方面對中國實體經濟形成不小衝擊;(3)發達國家在疫情發展過程中的金融市場風險進一步加大,不僅會對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造成衝擊,一定程度上還影響了市場預期。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復甦面臨不小的挑戰,既要應對前期國內疫情防控階段的衝擊,又要應對當前國際疫情防控階段的衝擊;不僅使得中國經濟遭受衝擊的時間變長,而且由於國際疫情的快速蔓延,當前面臨的不確定性也與日俱增。

綜合國際國內最新現狀,如何進一步推動國內企業復工復產,有效實現經濟復甦需要明確以下幾個重要目標

第一、立足當前實際,全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穩定經濟發展存量。國外疫情的快速蔓延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中國的出口,但隨著國內疫情有效控制,中國的消費市場潛力和投資強度都有保證。截止2019年,中國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7.8%,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穩定器。並且,中國的內需市場優勢顯著,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各地疫情管控逐步解除,相信被抑制的消費需求也會逐步得以釋放。同時,在疫情防控中,全國各省市陸續推出大量重點投資項目,也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重要驅動力。在消費逐步復甦和投資陸續推進的保障下,要全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對於受到外部衝擊較為明顯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要發揮小企業的靈活性,根據市場需求可以科學調整發展方向和模式,最大程度穩定經濟發展的存量。

第二、放眼發展趨勢,鞏固改革開放成果,有序擴大經濟發展增量。中國改革開放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大批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的企業不斷髮展、壯大。雖然經濟發展短期受到疫情衝擊,但是長期趨勢不會改變。從國內看,很多產業的發展態勢依然良好,並且隨著科技水平提升和經濟模式升級,又逐步催生出新的產業類型,有效擴大了經濟發展增量。從全球看,中國在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要緊抓此次疫情對全球經濟佈局的重構契機,基於中國疫情最早得到控制,企業復工復產程度較高的歷史機遇,培育發展新的產業增長點。

第三、聚焦經濟業態,提升經濟發展的規模和能級,高效激活經濟流量。此次疫情中很多產業爆發出強大的生命力,比如:數字經濟、網絡通信、在線辦公等等。一方面推動此類行業發展的規模,激活原有的經濟流量;另一方面,隨著新經濟新產業不斷髮展,要注重通過市場引導此類產業上下游協同發展,特別要注重對於新經濟新產業不可或缺的科學技術、信息網絡、知識數據等要素的高效投入。由此不斷進行強鏈、補鏈、延鏈,通過產業上下游延伸,加速產業提質升級,全方位激活新經濟新行業的經濟流量。

如何應對沖擊和保障這些重要目標的達成,進而有效實現經濟復甦

第一、一個關鍵任務。此次全球經濟受到影響的根本原因是新冠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因此,經濟早日健康發展的關鍵任務依然是儘快打響疫情防控的狙擊戰。中國既要不斷鞏固既有疫情控制的成果,又要呼籲全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鬥爭。中方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願向其他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為世界經濟穩定作出貢獻。

第二、兩個作用。此次疫情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優勢,要特別注重杜絕兩種失靈,發揮兩個作用。杜絕兩種失靈主要是指杜絕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疫情衝擊範圍之大、程度之深實為罕見,經濟社會已經大幅偏離正常狀態,此時一定要杜絕政府失靈,防止經濟社會這個複雜的系統出現崩潰;同時,最大程度杜絕市場失靈,要綜合運用法治、市場管理、政府引導、協會組織等綜合力量保證市場正常運作,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發揮兩個作用主要是指發揮政府作用和市場作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此次疫情的特殊性在於,一方面由於疫情的衝擊,市場配置資源的成本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市場面臨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強,最終導致市場配資資源的能力被抑制。因此,在經濟復甦的初期,必須發揮政府作用,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基礎上,一方面通過出臺各類政策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保護市場主體,另一方面不斷修復市場機制,使得市場作用逐步恢復;在經濟復甦的中期,要協同發揮政府和市場的作用,不斷增加市場主體活力,逐步實現市場配置資源,推進經濟進一步復甦;在經濟復甦之後,要特別注意政府和市場的邊界,防止對市場造成扭曲,影響經濟效率。

第三、三種政策。由於當前中國的疫情已經整體控制,對於中國經濟復甦的主要影響更多源自經濟系統的本身。為此,要綜合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工具箱,根據中國經濟面臨的實際問題有序推出系列政策集合。在此過程中要尤為注意不同政策之間的配合,精準施策。同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現有政策集合的有效落實,特別是財政政策推進過程中要注重經濟效率,防止出現低效、無效;(2)貨幣政策要根據當前國際金融市場演進的情況動態調整,最大程度保證金融市場穩定,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3)產業政策要特別注意具有前瞻性,一方面保證產業鏈的安全防止出現供應鏈、產業鏈的危機,另一方面要把握產業發展趨勢,利用全球產業佈局調整的契機提升產業能級。最後,各類政策應該保證連續性,科學規劃疫情後經濟健康發展時政策的退出機制,防止出現政策突變對經濟的再次衝擊。

第四、四類經濟主體。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實現經濟復甦的關鍵就在於各類經濟主體發揮最大作用,在疫情防控過程中,要以完善的政策保障和優質的營商環境助力實現中國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1)公有制經濟(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不僅要全力參與疫情防控,而且要保證最大程度復工復產,維護市場穩定,發揮在經濟受到衝擊過程中的中流砥柱作用;(2)要引導私有制經濟(私營個體經濟和港澳臺經濟)和混合所有制經濟(股份制經濟和聯營經濟)合理科學調整戰略佈局,在合理規避風險的同時最大程度復工復產。同時,通過加大市場扶持、降低經營成本、增加政府補貼等各種形式,幫助這些類型經濟主體渡過難關。(3)對外資經濟要大力落實重點外資企業聯繫服務制度,幫助外資經濟主體復工復產,為外資經濟主體在中國的健康發展形成穩定預期,以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優質的營商環境堅定外資經濟在中國長期投資經營的信心。

(作者:馬立政,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師資博士後、上海師範大學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