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了不起”的90后女村官 探索搭建山货出村电商平台

都说“女子不如男”,但在砚山县脱贫攻坚的战线上,却有这样一位90后女村官,作为村委会领导班子中年纪最小的唯一女性,她观念新、点子多,闯劲十足,大胆探索,为沉寂的乡村带来活力,注入新鲜血液。在她的带领下,砚山县阿猛镇迷法村探索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电商”的精准扶贫之路,搭建山货出村大平台,较好地解决了山区农产品的销路问题。下面,我们就带大家去认识这位“了不起”的90后村官——周巧巧。

记者见到周巧巧时,她正带着同事,将一批刚刚包装好的牛干巴,驱车从阿猛镇迷法村送到砚山县扶贫产品销售中心进行售卖,待她还没来得及将牛干巴整理摆放整齐上架,就被前来购物的市民抢购了数十袋。每天下午下班时间,奔波于砚山县城与迷法村之间配货送货,已经成为周巧巧半年多以来的生活常态。在她配送的农产品中,迷法回族牛干巴、醇香优质大米、土陶罐现烤的茶叶、正宗蜂蜜这四款产品,是她们与砚山县扶贫产品销售中心合作中主推的农产品。她们的产品由于产品品质好、价格实惠,成为扶贫销售中心数十个品种中,最畅销的农产品之一。

去年3月,26岁的周巧巧为响应全县脱贫攻坚的号召,从砚山县委办选派到阿猛镇水塘村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同年7月,由于工作的需要周巧巧又从水塘村调到迷法村任第一书记。

古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不是简单地给钱,更应该是给予有脱贫意愿的人,创造财富的路子和帮助。本着为贫困群众增收的目标,通过两个月的筹备与努力,周巧巧向父母借钱,自掏腰包垫资两万多元,为迷法村搭建了名为 “老百姓生态农产品”的淘宝网店。由于她是非专业出身,在电商平台的搭建过程中显得尤为吃力。


去年11月,在周巧巧的努力实践中,迷法村的淘宝网店正式投入运营了,但由于村里的其他班子成员,年纪大、观念陈旧、不懂电脑,更不懂营销,所以从门店的装修运营,到农产品的货源供应、产品外包装设计,产品上架前的拍照美图,以及网上的接单、发货、售后服务等等工作,都是周巧巧自己亲力亲为的去完成。

如今四个月过去了,迷法村的淘宝店每天接单不断,村委会的十名同事,每天不是忙着打包、配货、送货、发货,就是忙着走访群众,挖掘更多当地的农产品,加入他们的电商平台。为统一平台销售优质大米,提高产品质量。今年3月份,周巧巧向云南省农科院争取了150亩的优质良种发放给当地老百姓栽种,家住迷法村委会租白村小组的村民陆定高,就是其中的种植户之一。

都说干事创业的人,很难做到忠孝两全。周巧巧也不例外,来到迷法村的七个月里,她就回过两次广南老家看望父母。在村干部的回忆中,从大年初四收假回来,周巧巧就全身心的投入到网店的运营中,迟迟没有时间回家探亲。就连2月份母亲生病在文山做手术,她也没能陪伴在母亲身边。

原标题:砚山“了不起”的90后女村官 探索搭建山货出村电商平台

审核:字丹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