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發佈!2019-2020中國製造業10大熱點

【導 讀】新鮮出爐,重磅報道!一年一度的《中國製造業十大熱點》正式發佈!

重磅發佈!2019-2020中國製造業10大熱點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TOP 1 新冠疫情爆發,製造業“重核”抗疫

2020年這個特殊的春節,一場源自武漢的疫情攻堅戰硝煙瀰漫,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同抵禦這一場來勢洶洶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此期間,眾多製造企業挺身而出,積極投入到馳援疫情防控工作當中,捐贈防疫物資、提供相關設備,充分發揮自身產品和服務特長,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重磅發佈!2019-2020中國製造業10大熱點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我們常常感嘆中國速度,自我調侃“基建狂魔”,榮譽的背後凝聚著無數人的堅守和貢獻,在國家罹難之際,製造行業各企業發揮自身力量,用責任和擔當,鑄就抵禦困境的鋼鐵長城。

TOP 2 製造業整體困難加劇,轉型升級刻不容緩

2019年,製造業整體困難加劇,頻繁、持續性PMI指數跌破枯榮線,顯示了中國製造業當下面臨的嚴峻形勢。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我國已出臺多項措施促進製造業穩增長。疫情過後,我國經濟依然擁有強大的抗壓韌性和巨大的增長潛力。

重磅發佈!2019-2020中國製造業10大熱點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有媒體認為,這場突發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將對製造業的發展走向產生一定影響的同時,也將促進我國製造業實現變革。未來製造企業將會更加註重對HSE(健康、安全與環境)的管理、將更加務實地推動智能製造、更加主動地擁抱數字化轉型、積極推進基於工業互聯網和遠程智能服務;生命科學產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和智慧交通的理念將全面更新,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TOP 3 產銷量負增長,汽車行業陣痛中轉型

2019年中國汽車產業仍面臨較大壓力,雖然中國汽車產銷量再次蟬聯全球第一,產銷量與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均呈現負增長。隨著汽車市場的持續遇冷,傳統汽車企業開啟了轉型升級之路,以應對行業變革,尋求企業長遠發展。

重磅發佈!2019-2020中國製造業10大熱點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隨著汽車市場的持續遇冷,傳統汽車企業開啟了轉型升級之路,以應對行業變革,尋求企業長遠發展。2019年,出行服務成為了汽車廠商轉型的主要趨勢。上汽、一汽、江淮、吉利、長城、東風、廣汽等自主車企都已推出出行服務,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也推出了有鵬出行,此外,一汽、東風、長安三家車企聯合蘇寧、騰訊、阿里巴巴等共同投資的智慧出行平臺T3出行也正式成立,國際巨頭中的戴姆勒、寶馬、大眾、豐田、通用也在向出行服務公司轉型……

此外,隨著2019年特斯拉在中國建廠投產,特斯拉被視為了“攪動池水的鯰魚”,在給國內其他新能源汽車企業帶來一定壓力和挑戰的同時,也在倒逼我國的汽車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激發傳統汽車向智能汽車轉型發展。

有機構認為,2019年成為智能網聯汽車行業需求顯著向上的拐點,至2020年中國相關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約338億美元,年化複合增長率達到63.7%,並有望在2025年進一步增長至2126億美元,同時中國的車聯網市場有望佔到全球市場規模的約27%。

TOP 4 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持續提速,市場將迎綠色明天

2019年,工程機械行業保持了增長的態勢。在日益升級的環保形勢下,如何加快產品的更新迭代、如何提高技術主動向國四/國六過渡,如何加快產品的升級是工程機械企業在新排放標準的大洗牌中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所在。

重磅發佈!2019-2020中國製造業10大熱點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值得一提的是,在為抗擊新冠疫情中火線開工建設的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工程機械行業企業大顯神通,現場來自徐工、三一、柳工等中國知名工程機械行業企業提供的上百臺工程機械開足馬力同時開挖,全力投入保障工程建設進度,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擴建生命救援通道。

TOP 5 工業“四基”仍舊薄弱,“強基工程”向縱深推進

工業強基的推動可以結合智能製造的技術理念和優勢,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雲計算等新興技術,創新設計方法、製造工藝、試驗測試、仿真驗證等過程,加速核心技術零部件和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基礎性研究。

重磅發佈!2019-2020中國製造業10大熱點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工業“四基”包括:核心技術零部件和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產業技術基礎,是工業強國的基礎支撐,也是產業的核心競爭優勢,更是支撐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基石。

“四基”之間聯繫緊密,它組成了工業基礎能力。第一,眾多的基礎零部件、元器件組合成了整機,再由相關的物理單元集合在一起形成生產線,所以零部件和元器件是生產線的基礎。第二,若干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和生物變化,最終形成了工藝技術路線,而只有先進的基礎工藝才能有先進的技術指標。第三,無論是金屬、非金屬,還是半導體、化工原材料,都是工業製品的母體,先進的材料決定了工業製品的優異性能。第四,產業技術基礎包括實驗設施、質量檢測認證、計量標準核檢、技術信息服務平臺等,這些都是實現工業技術創新的必要基礎和手段。

TOP 6 國企兼併重組步伐加速,高質發展成主基調

2019年,國企兼併重組的步伐正在加速,國有經濟佈局結構正在加快調整,高質量成為國企發展的主基調。相信隨著重點領域的國企改革加快落地,隨著國企改革的“快馬加鞭”,國有企業的兼併重組必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重磅發佈!2019-2020中國製造業10大熱點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目前,國企兼併重組正在紮實推進。國有資本正在向關係到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斷集中,在軍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交通運輸、電信、煤炭等行業的佔比達80.1%。通過一系列的國企兼併重組,企業可以邁向結構更優、效益更好、質量更高的發展;新興產業加速發展,鋼鐵、煤炭等過剩產能有效化解,低效無效資產有序退出,企業核心業務更加突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作用顯著增強。

總之,推進國企兼併重組,不僅使得企業資源相互融合,增強競爭優勢,而且也是企業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條,實現國際一流企業的重要方式。

TOP 7 做創新顛覆者,中國企業成為全球變革新勢力

2019年,從華為、美的、格力、小米、海爾以及阿里巴巴、騰訊等公司的商業模式中看到這股潮流。在這個大變革時代,中國企業已躍然登場,並嘗試從全球化的配角變為主角,成為全球產業變革的新勢力。

重磅發佈!2019-2020中國製造業10大熱點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2019年7月,兩張全球排名榜單的發佈再次刷新了世界對中國企業的認識,分別是美國《財富》雜誌發佈的201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在2019年世界500強入榜數量上,中國企業以129家力壓美國121家登陸榜首。而在2019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中國位列14位,比2018年上升三位,連續四年排名攀升。

儘管有數據表明,中國入榜企業不是“強”,而是“大”,而國內對入榜企業的爭論也比較多。但對於中國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持否定觀點的著實不多。就連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也說:過去幾年,中國創新指數排名迅速攀升的主要原因在於中國非常重視創新驅動經濟發展,強調總工廠向實驗室轉型,以及發展更多知識密集型產業。

TOP 8 中國製造業國際化進入下半場,風雨兼程

過去是中國為世界製造,如今是中國製造企業走向全球,以往是外企向中國轉移,現在是中國企業向外進軍,全球化拓展已成為有實力的中國製造企業必然的戰略選擇。從國際化到全球化,中國製造業國際化進入下半場,路在前方,風雨兼程。

重磅發佈!2019-2020中國製造業10大熱點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從八十年代世界五百強企業到中國實現本地化發展,到國外的中型,甚至中小製造企業到中國投資設廠,再到外企在中國開設研發中心,國外企業到中國市場的本地化已經走過了將近四十年的歷程。

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壯大,本土市場出現了產能過剩、供大於求,競爭過度等問題。在這種背景下,中國製造企業推進國際化、全球化發展,融入全球產業鏈,成為一個不可阻擋,也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除了製造業領軍企業加速國際化,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服裝、製鞋等較為依賴低成本勞動力的產業也正在由中國向東南亞、非洲的低成本國家轉移。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許多中資企業進一步加大了在海外投資的戰略佈局。一方面旨在繞開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的壁壘;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將產業鏈延伸到國外,加快多樣化佈局。如晶科、隆基、阿特斯等光伏企業均已在東南亞建立工廠,以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TOP 9 中美貿易爭端緩和,中國產業鏈優勢明顯

當地時間2020年1月15日,中美雙方在華盛頓正式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這不僅代表著持續近兩年中美貿易爭端走向緩和,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不確定陰影有望消散;也意味著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與價值鏈的地位短期內不可撼動,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重磅發佈!2019-2020中國製造業10大熱點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世界最大的進口國與出口國,持續近兩年的中美貿易爭端,不僅使中美俱傷,影響也波及全球。海關總署公佈的2019年全年進出口數據顯示,雖然2019年我國外貿發展呈現了總體平穩、穩中提質的態勢,全年進出口、出口、進口均創歷史新高,但是全年進出口數據受中美貿易爭端影響巨大。

在持續博弈的中美貿易爭端中,中國的反制措施對美國的衝擊也同樣顯著。據美國統計局數據,在從2019年11月起的過往一年內,雖然美國對華逆差比同期減少了600億美元,但對華逆差總量依然龐大,維持在3600億美元左右。而逆差縮小的背後則是美國對華貿易規模萎縮了近千億美元,其中,美國從中國進口量減少了700億美元,對華出口量則降低300億美元。在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2019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中,美國的排名則居新加坡之後,降至第二位;報告將這一下滑部分歸因於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貿易爭端。

此外,中美不斷升級的貿易爭端與博弈,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擔憂,帶來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

中美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對全球經濟貢獻率接近40%,兩國經濟增速同時下滑將不可避免地拖累全球經濟增長,對全球產業價值鏈分工體系和創新產業發展也會帶來持久衝擊。

TOP 10 5G商用元年到來,核心技術攻關引領先進製造業發展

5G產業作為當前技術含量最高、產業規模最大的先進製造產業之一,已經成為一個國家構築工業整體競爭力的核心產業。而5G產業鏈的完善程度以及技術水平高低,不但能決定工業的水平和全球產業競爭力,還能為工業的智能化構築起堅固的堡壘。

重磅發佈!2019-2020中國製造業10大熱點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優海智造”)

重磅發佈!2019-2020中國製造業10大熱點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