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不知教”到“結社相資”,唐代的厚葬之風如何愈刮愈烈?

中國是禮儀之邦,一個人從出生之日起,就經歷著生命的儀式,形成於西周時期的"五禮",更是將這些禮儀分門別類,固化成一套深入中國文化肌理的制度。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而喪葬之事則為凶禮,每一種禮制,都有著繁褥的形式和複雜的典儀,如果說古人從呱呱墜地開始,就與中華禮儀形成了不可切分的聯繫,那麼當他走到生命的盡頭,依照視死如生的觀念,作為凶禮重要構成的喪禮,更是被歷代王朝納入到國家與社會管理的範疇之中。作為一個從魏晉六朝的烽煙戰亂中肇建起來的帝國,唐帝國在著力發展經濟增強國力的同時,也在有意恢復和整飭遭到破壞的傳統儒家禮儀文化體系,正因如此,在大興禮樂文明的同時,喪禮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成為大唐社會自上而下以禮為治的重要抓手。那麼,在此背景下,唐人的喪葬觀念又呈現出怎樣的特點呢?

從“人不知教”到“結社相資”,唐代的厚葬之風如何愈刮愈烈?

作為大唐以禮為治的一大成效,首先便是唐人讓"父母合葬"這一前人最為看重的"孝行"得以迴歸。早在唐朝立國之初,大臣韋挺曾在針對彼時"承隋大亂,風俗薄惡,人不知教"的現狀,痛心疾首地上疏指出:"父母之恩,昊天罔極;創鉅之痛,終身何已。今衣冠士族,辰日不哭,謂為重喪;親賓來吊,輒不臨舉。又閭里細人,每有重喪,不好發問,先造邑社,待營辦具,乃始發喪。至假車乘,僱棺槨,以榮送葬。既葬,鄰伍會集,相與酣醉,名曰出孝。"

在這位活躍於武德貞觀年間的高官眼中,彼時的唐人太不重孝行,對親人的喪禮也僅僅走走過場。然而,隨著唐中央政府以禮為治的大力推行,上至達官貴族下至閭里細民,已經對喪禮愈加重視,尤其是自商周時期就已開始的"父母合葬""夫妻合葬",更是被唐人視為對父母盡孝的重要表現。無論父母的亡故時間相距多長,也無論父母亡所的空間距離有多遠,作兒女的都要不惜一切代價將父母同穴而葬。《舊唐書·列女傳》曾記載,唐文宗大中五年,兗州人鄭神佐戍慶州戰死,其女"乃剪髮壞形,自往慶州護父喪還,至瑕丘縣進賢鄉馬青村,與母合葬。"從這段記載看,唐人對"父母合葬"這一喪習已經相當重視,即使山高路遠,家貧體弱,也要替父母完成這道最後的生命儀式。

從“人不知教”到“結社相資”,唐代的厚葬之風如何愈刮愈烈?

如果說在唐朝立國之初,像韋挺這樣的士大夫階層還在對"風俗薄惡、人不知教"的現象憂心忡忡,那麼很快,唐人對喪禮已不僅僅是簡簡單單地重視,而是變成了極度鋪張地重視。早在貞觀朝,唐人的厚葬之風就已經抬頭,比之秦漢的厚葬心理,唐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唐人尤其是士家望族的觀念裡,葬禮一定要辦得風風光光、轟轟烈烈才行,"以厚葬為奉終,以高墳為行孝,遂使衣衾棺槨,極雕刻之華,靈輀冥器,窮金玉之飾。富者越法度以相尚,貧者破資產而不逮"(唐太宗語),唯其如此,方顯至德至孝。

到了高宗朝,厚葬之風開始進一步升級,據說當是權勢熏天的李義府為了改葬其祖父,聲勢規模空間,"王公已下爭致贈遺,其羽儀、導從、轜輶、器服等,窮奢極侈,又會葬車馬、祖奠、供帳,自灞橋至三原,七十里間,相繼不絕。武德以來,王公葬送之盛,未始有也",甚至還出現了當地一縣令"不堪其勞,死於作所"之事。可以想見,在一派輓歌響器、鼓吹震天之中,這位因攀附武則天被時人稱為"李貓"的李義府是何等得意!走在浩蕩的出殯隊伍的最前頭,李義府與其說在為已成一把枯骨的祖父風光地改葬,莫如說是在人前張揚著自己的風光,然而,這位李義府的風光時光畢竟短暫,當他作為武則天權力之路上工具的意義消失殆盡,他最終的結局,只能是被貶謫流放,死於貶所,至於他本人,更是被草草埋葬。

從“人不知教”到“結社相資”,唐代的厚葬之風如何愈刮愈烈?

朝中顯宦的喪禮鋪張隆重,普通官吏的喪禮也是競奢比闊,毫不含糊。史載,代宗大曆年間戰將李光進"葬母於京城之南原,將相致祭者凡四十四幄,窮極奢靡,城內士庶,觀者如堵",而《唐語林》則記載,一個薛姓節度使死了,歸葬絳州,沿途"每半里一祭,至漳河二十餘里,連延相次。大者費千餘貫,小者三四百貫。互相窺覘,競為新奇。柩車暫過,皆為棄物矣。"

與達官顯宦的風光葬禮相應和的,是大唐民間的厚葬之風。中央政府的以禮為治,讓唐人由最初的不以禮儀為意,到了玄宗朝,厚葬之風已"浸成風俗"。人們競相攀比,在喪禮的規模和花銷上一擲千金,即便家中資財不及高官富賈,也要在喪禮上爭回一點顏面,以至許多唐人"既竭其家,多至凋蔽"。更令人嘖舌的是,這種厚葬之風幾乎貫穿了整個唐王朝,在中唐李德裕的一份奏表中,對民間百姓的厚葬心理曾作過一番描述,說他們在喪禮的操辦上,往往"結社相資,或息利自辦,生產儲蓄,為之皆空,習以為常,不敢自廢",為了面子甚至傾家蕩產,唐人的厚葬觀念顯然已經深入民風。

從“人不知教”到“結社相資”,唐代的厚葬之風如何愈刮愈烈?

對於大唐上下的厚葬之風,唐政府曾發出過多項禁令,從唐太宗的"薄葬詔"到唐憲宗的"禁厚葬詔",歷代唐帝都沒有停止過詔敕禁令,但民風已成,想要剎住厚葬之風談何容易,更主要的是,大唐皇帝們從李淵開始,就沒有停止過厚葬!高祖李淵駕崩後,唐太宗曾下詔參照漢代厚葬標準,要求高祖的葬禮要"山陵制度準漢長陵故事,務從隆厚",及至唐太宗本人,更是打著"於九嵕之山,足容棺而已""務從儉約"的幌子,實則大興土木,將自己的昭陵墓室修造得"宏麗不異人間",史載,五代後梁有個叫溫韜的節度使,因管轄關中一帶,於是便近水樓臺,"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而昭陵最固。韜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宏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世圖書,鍾、王筆跡,紙墨如新,韜悉取之,遂傳人間。"

從“人不知教”到“結社相資”,唐代的厚葬之風如何愈刮愈烈?

太宗之後諸帝,在陵寢規模建制上更是紛紛仿效這位“貞觀天子”。高宗第五子李弘二十四歲薨,高宗按天子之禮將其葬於恭陵,"功費鉅億,百姓厭役,呼嗟滿道",及到恭陵建成,高宗因"玄宮狹小,不容送終之具",竟派專人繼續施工;而到了玄宗執政,更在令人卜地尋址,在親拜五陵後,見到橋陵所在的金粟山崗"有龍盤鳳翥之勢,復近先塋",於是對侍臣提出,"吾千秋後宜葬此地,得奉先陵,不忘孝敬矣",當然,玄宗的"得奉先陵,不忘孝敬"一定要大費周張的,史載,這位風流皇帝從始喪到祔廟,葬期持續了將近一年,其奢華鋪張可想而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當大唐皇帝們紛紛大興厚葬之風,一道道義正辭嚴詔告天下的薄葬令,又有多少人會真正落實執行呢?

本頭條號"唐詩宋詞有風雲”已簽約維權騎士,嚴禁盜用,違者必究;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