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退兵三大要求,第一个封西北王都可以,第三个崇祯做不到

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明朝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将近三百年的时间。有过辉煌,当然到了后来也经历了所有封建王朝都逃脱不了的被灭亡的命运。明朝天下亡于崇祯皇帝手中,内有农民起义,外有清朝入侵,可谓是内忧外患。但是在闯王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时,却曾经想要对崇祯帝提出议和的条件,

只要答应了这三个条件,李自成就答应退兵,甚至可以帮助朝廷攻打清军。

李自成退兵三大要求,第一个封西北王都可以,第三个崇祯做不到

这对当时的崇祯帝来说实在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这样不仅保住了明朝的天下,还能将李自成的队伍收入囊中。可是当崇祯听到李自成的三个条件时,顿时没话说了。这三个条件第一便是要崇祯割据西北给李自成,封其为藩王。第二个条件是出兵征讨后不奉诏也不进京与崇祯会面。第三个条件是要求崇祯给他百万军饷。第一个和第二个条件,崇祯可以答应,可是这第三个条件崇祯就是卖了自己也凑不出这么多钱。

但是李自成是不相信的,所以不日便攻入了北京城,崇祯帝仓皇上吊身亡,明朝江山就此沦落。

明朝末年朝廷的财务状况

李自成退兵三大要求,第一个封西北王都可以,第三个崇祯做不到

都说明朝末年穷,那么究竟有多穷呢?有一个叫赵士锦的人奉命担任工部员外郎,掌管当时为国库之一的节慎库。节慎库乍一听起来实在不得了,毕竟是存储着一个国家所有银钱的仓库。可是事实又是如何呢?一个守卫的老剧告诉赵士锦,在万历年间,不但是国库是满的,还需要另外开辟仓库,不久新库又满了,连走廊里都放满了银钱。可是到了现在,整个国库不及四千两钱。

四千两要是给一个贫民百姓家,那真是了不得的一笔巨财,可是放在一个不太大的地主家中,地主都不见得看得上,更何况这是整个国家的钱财所在。可见到了明朝末年,朝廷已经极端的贫困。

那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明朝末年的财务状况如此拮据?

要知道明朝的万历皇帝是一位拥有着非常财商的皇帝,在他在位的年间,为皇室还有国家赚了不少钱,就像上文提到的,国库已经不够用了,甚至还需要加盖过国库。那么为什么到了崇祯年间,却如此贫困潦倒了呢?即便坐吃山空也没有这么快就挥霍的完啊。

这里便要说说崇祯皇帝继位之后发生的事情。崇祯皇帝可以说是一位勤劳的皇帝,确实在不能说是一个

李自成退兵三大要求,第一个封西北王都可以,第三个崇祯做不到

好皇帝。崇祯皇帝一上位便废了当时掌权的宦官魏忠贤,导致东林党人掌权,大肆欺压凌虐百姓,使得大部分的钱都到了大地主的手中。

李自成退兵三大要求,第一个封西北王都可以,第三个崇祯做不到

其次便是崇祯皇帝的运气实在不好,当皇帝十几年,只要是能说的出来的灾害,基本上都在他掌权的时候一件一件接踵而来,旱灾,水灾,蝗灾,鼠疫这让老百姓的生活无比困苦,想要赈灾,朝廷必须要拨款,每年严重的赤字导致明朝逐渐陷入了财政危机。

李自成退兵三大要求,第一个封西北王都可以,第三个崇祯做不到

第三便是连年的战争。内有以李自成和张献忠为首的数支农民起义军,外有金政权不断南下侵扰,而粮饷兵饷也是非常客观的支出。

士官大夫眼看着明朝陷落却不伸手援助

其实,朝廷虽然没有钱了,但是大臣们有。作为地主阶级,他们是当时最有钱的社会阶层。崇祯皇帝也将主意打到了他们身上。希望大臣们能捐款救国。

李自成退兵三大要求,第一个封西北王都可以,第三个崇祯做不到

可是大臣们显然和崇祯想的不一样,除了一些大太监捐了几万两意外,基本上的所有的大臣都捐了几百两后,闭门装穷,坚称自己家没有余才。但是实际上却只是不想为国家出力而已。

这在崇祯死后,李自成进京后,这些大臣们纷纷跪拜李自成,希望能投靠李自成,在李自成建国后能谋得一官半职。可见在这些大臣眼中,早已没有国家的概念与荣辱。

所以,在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虽然提出了对崇祯来讲非常有诱惑力的条件,但无奈,明朝早已是强弩之末,百万军饷是万万拿不出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