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戰“疫”故事|北大人民醫院醫療隊王泠援鄂1056小時:有57個重症患者出院 就有57個家庭團圓

長時間佩戴的護目鏡早已起霧,王泠只能咬牙忍著腰病的疼痛,弓著身子湊近創面,一點點將壞死的白色組織去除,厚重的防護用品使動作變得緩慢,整個過程持續了20多分鐘。當全部操作結束,為這位高齡截癱的新冠重症患者爺爺換上新紙尿褲後,她已經累到直不起腰來。

王泠是北大人民醫院第三批援鄂國家醫療隊百人團中的一名護理老兵,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開始,身為國內知名傷口造口失禁護理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的她就一直忙碌不停。2月7日,王泠所在的第三批援鄂百人醫療隊抵達武漢,並將獨立接管重症病區;2月8日,醫療隊獨立管理的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症病房啟用,當晚便開始收治患者。

中法新城院區新冠肺炎重症病房是一個由外科病房改造的隔離病房,大家對於傳染病病房工作流程尚未熟悉,再加上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病情危重、變化迅速,常常合併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多種併發症的發生,治療手段非常複雜,護理工作難度極大,即使是對於王泠帶領的這些集合重症監護、急診監護、呼吸監護等護理經驗豐富的資深護士們來說,也是不小的考驗。

首發進入隔離病房的王泠平時心率是60多次/分,剛穿上密不透氣的防護服就開始大汗淋漓,稍微一動,心率就達到100多次/分,護士們心裡的弦都繃得緊緊的。

北大戰“疫”故事|北大人民醫院醫療隊王泠援鄂1056小時:有57個重症患者出院  就有57個家庭團圓

隔離病房汙染區的護理工作跟平時完全不同,護士們不僅要做治療護理、生活護理還要做患者的心理護理和感染控制,甚至垃圾的包裝清理、腹瀉患者的糞便處理。

嚴密的防護服對護士的生理和操作技能都是巨大的挑戰,再戴上三層手套、N95口罩和護目鏡,在汙染區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北大戰“疫”故事|北大人民醫院醫療隊王泠援鄂1056小時:有57個重症患者出院  就有57個家庭團圓

為保障臨床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保證重症患者護理工作的標準化和規範化,王泠和醫療隊堅持沿用北大人民醫院規範的每日交班、危重症床旁交接班、護士長每日督查等制度,將北大人民醫院護理模式落實到武漢前線。

這使得大到血液淨化、機械通氣氣道護理,小到靜脈穿刺消毒半徑、固定持針器姿勢,都和在北大人民醫院時一般無二。三查七對、預防跌倒墜床措施、壓力性損傷管理等,護士們也都執行得一絲不苟。"不論在什麼時候,我們的護士一出手,都是最規範的流程、最精準的操作。"王泠由衷地讚歎道。

北大戰“疫”故事|北大人民醫院醫療隊王泠援鄂1056小時:有57個重症患者出院  就有57個家庭團圓

規範專業的診療護理,給了患者極大的信心和支持。王泠記得病房剛啟用時收治的一位老奶奶,聽到護士們耐心的問候叮囑,看到醫護人員規範條理、嚴謹細緻的操作,多日來積壓的恐懼和壓力一下釋放出來,緊緊握著護士的手大哭起來:"遇到你們真的是太好了!我有救了!"

開篇提到的那位高齡截癱的爺爺也是這裡病人,他不僅患有新冠肺炎,還合併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腎功能衰竭等慢性疾病,且伴有膀胱造瘻。入院時爺爺的右側坐骨結節處和左髖部出現嚴重的壓力性損傷已經破潰。王泠總是在第一時間查房後,親自為他清潔壓力性損傷處皮膚。

北大戰“疫”故事|北大人民醫院醫療隊王泠援鄂1056小時:有57個重症患者出院  就有57個家庭團圓

每2小時翻一次身、每4小時更換一次紙尿褲、嚴格交接班、查看皮膚,這是王泠跟護士們為這位高齡截癱的新冠重症患者爺爺商討制定的壓力性損傷護理常規。孫麗冰、馬蕊和王茜三名傷口造口失禁專科護士,承擔起了爺爺的專科護理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爺爺終於日漸好轉,治癒出院。

截至3月18日,王泠和隊友們共送出院了57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有57名患者出院,就有57個家庭團圓。這讓我無比開心!我們一定一如既往、全心付出,堅持到最後的勝利!"電話那邊的王泠悅耳的聲音,流露出溫暖的笑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