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計量—檢驗檢測服務系列報告:新業務補強 優勢日益明顯

中信建投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買入。

廣電計量(002967)

事件

公司公佈2019年年報,實現營收15.88億元,同比增長29.34%,實現淨利潤1.69億元,同比增長38.95%,符合業績預報預期。

簡評

持續加大投入,帶動公司業績快速提升。公司2019年實現營收15.88億元,同比增長29.34%,遠超行業增速,主要包括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公司下游佈局圍繞高端新興行業與高端客戶,新興行業的檢測服務需求景氣度相對較高,同時高端客戶的開發有利於加強不同業務的協同性;另一方面,公司通過增加人員以及

固定資產投資加大了地域覆蓋範圍以及業務種類,公司2019年末固定資產原值達到13.07億元,同比增加48%,新增固定資產主要用於檢測設備的購買以及全國實驗室佈局,加大了客戶的覆蓋範圍,同時公司的檢測業務種類也有了大幅的提升,2019年公司獲得CNAS認可項目達到3408項,同比增長34%、增加865項。固定資產大幅增加,是公司整體毛利率短期調整的主要原因,但這是長期增長的保障。(1)公司2015-2019年固定資產原值分別為2.35、4.66、6.44、8.83、13.07億元,每年固定資產都在大幅增加,2016-2019年固定資產原值分別增長98.30%、38.20%、37.11%、48.02%,2016-2019年固定資產原值分別增加2.31、1.78、2.39、4.24億元,2016-2019年固定資產折舊分別為0.33、0.50、0.55、1.28億元,2019年固定資產原值的增加值以及固定資產折舊值達到歷史最高值,相比於固定資產原值的增加,公司營收規模同比增長29.34%,總體小於固定資產原值的增加幅度,這是公司整體毛利率下降2.8pct、由2018年的49.18%下降至2019年的46.38%的重要原因。(2)長期來看,過去幾年固定資產的擴張是必須的,隨著業務量的上升、投入產出比的提升,預計毛利率最終會呈現上升趨勢。

環保檢測、食品檢測營收大幅增加,帶動毛利率提升,公司業務佈局不斷補強。2019年公司環保檢測、食品檢測的收入大幅增長,增速分別為50.08%、46.21%,主要原因在於2019年食品檢測新中標184個項目,環保檢測新中標135個項目,同時很多項目在2019年確認收入。收入的大幅增長推動環保檢測、食品檢測的毛利率在固定資產大幅增加的背景下有較高的提升,2019年公司環保檢測、食品檢測的毛利率分別為34.53%、23.13%,同比提升7.22pct、9.69pct。其他大部分業務毛利率多有所下滑,主要原因在於營收增速低於固定資產的投入,可靠性與環境試驗、化學分析、計量業務,相比於2018年毛利率變化分別為可靠性與環境試驗(-2.66pct)、化學分析(-10.48pct)、計量業務(-6.85pct),預計隨著固定資產投入的放緩,各業務毛利率將會提升。

高端檢測服務領域拓展順利與強有力統一管理效應漸顯,構建公司長期發展藍圖。一方面,我們認為公司在通過環保、食品檢測補強產業鏈的同時,其傳統優勢項目的持續、高質量發展是公司未來在一段時間內發展更為關鍵的因素,可靠性與環境試驗、電磁兼容性檢測與計量服務為公司的傳統優勢檢測業務,可以明顯的看到這三項業務的優勢在逐步加強在向著更高端的服務項目邁進,計量業務質量不斷提升,儀器校準均價提升較為明顯,電磁兼容性檢測逐步由提供試驗服務提升至提供高端綜合技術支撐保障服務,電磁兼容檢測業務新增較多大型實驗項目;另一方面,第三方檢測機構目前已經逐步進入行業整合期,在這樣的歷史機遇下,強有力的統一管理對公司“大刀闊斧”的進行戰略性業務推進至關重要,公司目前已經形成全國實驗室、業務條線、技術條線的統一管理,在此背景下公司大客戶戰略推進順利,同時可以看到公司2019年銷售費用率為14.14%、同比下降2.8pct,管理費用率5.67%、同比下降1.250pct,都是公司統一管理下規模效應的體現。

公司重視質量管理與信息化建設內功建設,小微型檢測機構的劣勢將逐步明顯。(1)質量管理方面,我們在之前發佈的公司深度報告《廣電計量,市場地位與盈利能力將持續提升》中指出,檢測行業的生產特點在於用相對標準的檢測設備,生產非標的實驗報告,經過分析,我們認為檢測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屬於“非標生產”,而實驗報告數據的穩定性又是客戶非常關心的核心指標,“非標生產”與“數據穩定性”的同時解決,需要建立一套非常完備的質量管理制度,從設備調試到數據處理等,用科學、規範、系統來解決,在國內大型檢測機構的檢測設備與國外差距不大的背景下,這種質量管理是一種核心競爭力,目前SGS等機構亦是如此重視質量管理。(2)信息化方面,公司成立多個信息化建設項目小組,統籌推進公司信息化系統的改造升級;開發升級了計量業務管理系統(四期)、環境試驗業務管理系統(三期)、化學分析數字實驗室系統(二期)等6套核心業務管理系統,信息化的建設在增強實驗室管理、降低成本方面至關重要。(3)無論是加強規範管理和信息化建設都需要投入較大成本,需要較多業務量支持,這些都是小微檢測機構的劣勢,隨著大企業持續投入,小微檢測機構的劣勢會更加明顯。

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20-2022年營收分別為1973.21、2437.32、3023.50百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4.25%、23.52%、24.05%;2020-2022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244.37、336.48、464.31百萬元,同比分別增長44.24%、37.69%、37.99%,對應PE分別為48.16、34.98、25.35倍,維持“買入”評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