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平:“黨建+電商”鋪就富民路

龍騰南陽訊 4月1日,鎮平縣晁陂鎮草場吳村的電商倉庫裡,十幾位村民手上不停,把“身材高挑”的紅薯分揀裝箱。“俺們是在給紅薯‘選美’呢!”一位大姐笑著說。

“去年‘雙11’,我們的紅薯成了網紅產品;現在粉絲量大了,我們準備再加把勁,幫鄉親們多賣一些。”在晁陂鎮一帶被稱為“紅薯姐”的李晶說。去年,他在該鎮黨委的鼓勵下返鄉創業。

近年來,像李晶這樣的農村“電商達人”,在鎮平縣越來越多。在他們的帶動下,侯集鎮的金魚、石佛寺鎮的玉器、高丘鎮的食用菌等土特產“觸電上網”,成為當地群眾穩定增收、脫貧致富的新支點。目前,該縣電商總數3萬家,每天發出快遞10000餘件,帶動1萬多人持續增收。

“我們縣裡有個思路,讓電商從業人員‘扛著黨旗’去創業。”鎮平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該縣組織電商平臺負責人、優秀黨員等,聯合203名駐村第一書記、1272名駐村幹部,深入一線,以“黨建+電商+扶貧+特色產業”為切入點,幫助群眾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目前,鎮平縣410個行政村全部設立了電商服務點。

“我的想法是,把黨員培養成電商骨幹,把電商骨幹培養成致富帶頭人。”在鎮平縣玉都街道肖營村,從省市場監管局派駐該村的第一書記侯群華說。春節過後,他和村幹部們在“淘寶村試驗基地”,用直播帶貨講述著“春天的故事”。

以點連線,以線帶面,2019下半年以來,鎮平縣的電商產業已經實現黨建引領全覆蓋。以200餘家電商企業為“點”,凡具備單獨建立黨組織條件的應建盡建;以電商協會為“線”,成立電商協會中心黨支部,對零散黨員經營戶兜底管理;以區域產業為“面”,依託鄉村電商服務站組建聯合黨組織,實現規範化管理。

高質量黨建帶來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目前,鎮平縣已成為中西部電商創業最活躍的縣之一,在100個國家級貧困縣電商扶貧行動中,銷售額排名第二;2019年,該縣電商總交易額達180億元。

全媒體記者 何崎鵬 特約記者 譚亞廷

通訊員 樊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