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湖南丨聚焦精准扶贫、关注乡村振兴,国际频道正在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提出“

精准扶贫”理念,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近年来,湖南广电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扶贫工作大局,在推进新闻扶贫、品牌扶贫、广告扶贫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决战年,湖南广电将集中精力、自我加压,进一步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落实落细,为精准扶贫添砖加瓦。


为向世界展现湖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的实际行动和成效,湖南国际频道《世界看湖南》栏目推出“湖南我懂你”第二季,分上下两集,节目已于3月26日、4月2日21:30全球首播。


“湖南我懂你”第二季以纪实片形式,邀请湖南卫视原《乡村发现》主持人李兵搭档外籍青年走进湖南的贫困地,深入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怀化辰溪县、益阳安化县芙蓉村、桃江楠竹之乡、长沙县开慧镇、株洲醴陵

等六个湖南省脱贫致富代表地,聚焦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向世界讲述新时代下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


这些曾经的欠发达地区,如今都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十八洞村:湖南推进脱贫攻坚的生动缩影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湖南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陪同考察。


世界看湖南丨聚焦精准扶贫、关注乡村振兴,国际频道正在行动!


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明确要求“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


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方针指引下,这个贫困的小村庄开始迎来蝶变。


世界看湖南丨聚焦精准扶贫、关注乡村振兴,国际频道正在行动!


十八洞村村民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带动下,因人施策发展起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养殖、苗绣和劳务输出五大支柱产业。围绕发展乡村旅游这条主线,按照“农旅一体化”的思路,十八洞村对全村资源、资产进行整合,着力打造“旅游+”产业体系:流转闲置土地,制定旅游规划;将全村旅游资源打包,成立旅游开发公司进行统一开发;注册“十八洞”商标,打造生态农业,“十八洞”天然山泉水、“十八洞”辣椒……目前,全村农产品已有50个品种。2017年2月,湖南省扶贫办宣布十八洞村成为全省第一批脱贫摘帽的贫困村之一。


世界看湖南丨聚焦精准扶贫、关注乡村振兴,国际频道正在行动!


如今,十八洞村面貌焕然一新。全村人均收入由1688元增加到14668元,增长近10倍;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一纸空白增加到126.24万元;全村30名大龄男青年成功“脱贫”又“脱单”。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成为了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扶贫脱贫成效显著的典范,和湖南推进脱贫攻坚的生动缩影,未来十八洞村将“从精准扶贫样板到乡村振兴样板”的新目标再发力。


怀化辰溪:为农产品插上“电商翅膀”


精准扶贫理念被提出以后,辰溪县大力开展电商扶贫,开设村级农产品网店1000余家,去年县域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突破1.2亿元,帮助2600余户贫困户增收近520万元,为稻花鱼、腊制品、脐橙、黄桃等30余种农产品插上“电商翅膀”。2017年,辰溪县跻身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行列,并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电商扶贫工作优秀县”。


世界看湖南丨聚焦精准扶贫、关注乡村振兴,国际频道正在行动!


电商扶贫助力“山货出山”,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截至2018年底,该县累计17859户70690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9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初的20.89%降至0.99%。


安化芙蓉村:黑茶产业扶贫出实效


近十年来,随着安化黑茶的强势崛起,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精准帮扶,芙蓉山终于敲开了脱贫致富之门。作为湖南安化县典型的偏远贫困村,仙溪镇芙蓉村制定详细的精准扶贫计划,创新扶贫模式,坚持脱贫攻坚与茶旅产业发展同步推进,政府引导,企业帮扶,全民动员,芙蓉村的茶产业规模日渐扩大,“芙蓉仙茶”再次焕发了新的生机。


广大农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特别是通过精准扶贫,使昔日的贫困户逐渐摆脱贫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年初的405人降至2018年的14人,贫困发生率从18.8%降至0.5%。“只要有信心,茶叶变成金”的愿望,经过干群的共同努力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世界看湖南丨聚焦精准扶贫、关注乡村振兴,国际频道正在行动!


到2019年11月,湖南安化发布脱贫攻坚最新成果数据,截至目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39905户149256人,累计已脱贫 36685户140171 人,未脱贫 3220户 9085人,130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


桃江:做“竹”文章助脱贫


近年来,桃江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桃江特色竹资源转化这一课题,聚力打造百亿竹产业。今年又进一步明确竹产业发展工作新举措,计划新建笋竹两用林基地2万亩,完成基地林道建设300公里。通过大力建设笋竹两用林基地,促使笋竹加工利用体系日趋完善,推动竹产业发展与带动脱贫致富的有机结合。


世界看湖南丨聚焦精准扶贫、关注乡村振兴,国际频道正在行动!


2019年,顺利完成3416户8629名贫困人口脱贫、6个贫困村出列,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5%;2019年,全县实现竹产业产值101.4亿元,百亿竹产业的目标正在逐步推进实现。预计2020年竹产业产值达到11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15万人。


开慧镇:以民宿小平台带动扶贫大发展


民宿助脱贫,旅游促发展。长沙县开慧镇锡福村将村、企、民三者整合,利用现有资源走出了一条“政府扶持、村集体牵头、企业实施、农民参与”市场化运营的民宿经济发展模式。


将农户的房屋土地资源变为资产,资金变为股金,开慧镇民宿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也带动了当地农户脱贫致富。


世界看湖南丨聚焦精准扶贫、关注乡村振兴,国际频道正在行动!


不只是民宿扶贫,养殖扶贫、水果扶贫等产业扶贫正精准开展。盘活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旅游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既是脱贫模式的创新,更在悄悄地改变着这里的小农意识,让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携手共赴小康路。


世界看湖南丨聚焦精准扶贫、关注乡村振兴,国际频道正在行动!


2019年,开慧镇投入178.42万元资金,编列了17个产业扶贫项目,包括生态养殖、家畜养殖、茶叶种植等内容,总共带动345户贫困户,并且每个项目都由一个当地干部牵头负责。2019年全镇集体经济总额突破500万元,较去年增长300余万元,其中锡福村实现收入200余万元。


在去年国庆黄金周七天假期期间,开慧镇迎来游客共计15.6万人次,仅杨开慧纪念馆单馆接待游客达5.6万人次,红色景点游、乡村体验游、网红游玩项目打卡游等受到游客热烈欢迎。


醴陵:千年窑火为乡村振兴注活力


世界上每4个陶瓷杯就有1个产自湖南醴陵。作为中国三大“瓷都”之一,近年来,醴陵市始终坚持以产业项目为抓手,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四大战役”,加快推进传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现代化陶瓷产业集群,构建全球陶瓷产业新城新格局,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世界看湖南丨聚焦精准扶贫、关注乡村振兴,国际频道正在行动!


醴陵现有规模以上的陶瓷企业近200家,从业人数3万人,年产值达200亿元,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老百姓就业,培养了一大批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技术人才,群众收入得到增加,城乡经济社会得到综合发展。同时,以陶瓷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帮助城市升级转型,助力醴陵乡村振兴、城市繁荣。


世界看湖南丨聚焦精准扶贫、关注乡村振兴,国际频道正在行动!


2019年,醴陵陶瓷博览会共计吸引国内外陶瓷企业429家,带来了五大类、10万件(套)展品,涵盖了日用瓷、艺术瓷、电瓷、陶瓷新材料和陶瓷装备等领域。期间,展览、展销持续火爆,1300多名国内外客商来醴采购,其中国际采购商110余人,现场成交及合同采购金额达到了21.3亿元。借助展会平台,醴陵市招大商、引大资,还集中签约重大项目39个,合同金额超过了128亿元。瓷博会期间,前往中国陶瓷谷参加活动、观展和休闲游的人数突破了30万人次。


世界看湖南丨聚焦精准扶贫、关注乡村振兴,国际频道正在行动!


目前,醴陵市正以国际化的视野和眼光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陶瓷集散地和全国知名的陶瓷产业生态圈,行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六赴十八洞


3月24日,正在湘西州调研脱贫攻坚工作的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又一次来到了村里。从2013年11月3日陪同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考察算起,这已是杜家毫过去7年内第6次造访十八洞村了。


世界看湖南丨聚焦精准扶贫、关注乡村振兴,国际频道正在行动!

▲ 2020年3月24日,杜家毫第六次来到十八洞村考察调研。


“每次来十八洞村,我都会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视察时的一些细节,每当看到十八洞村发生一系列改变,都会由衷地感到兴奋。”杜家毫曾发表在《新湘评论》上的一篇署名文章中这样写道。


杜家毫勉励十八洞村再接再厉、自我加压,向先进地区对标看齐、在精准二字上聚焦发力,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制定未来3至5年的发展规划,努力在进入脱贫摘帽的新阶段,实现新发展、展现新面貌、创造新辉煌。


74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3.43%降至0.36%。2020年春天,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宣布,歼灭了千年贫困的最后堡垒。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历史大考中,如期交出湖南答卷。


这场仗,湖南靠什么赢?


湖湘自古重精神。答卷背后,铭刻着“吃得苦,霸得蛮(执着,有干劲),扎硬寨,打硬仗”的精神密码。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是告别千年贫困,湖南亦不止步于此,不志满于此。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决战全面小康的历史关头,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三湘四水徐徐铺展。湖南号列车,正开足马力,驶向下一个春天。


湖南国际频道在“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推出寻访特别节目,既表达着7900万湖湘儿女对湖南202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定信心,也是湖南国际频道作为主流媒体对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最热忱的回应、最美好的祝愿,希望通过特别节目凝聚起更强大的精神动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媒体力量。


监制/任帅

主编/黎晶

文案/李蕾蕾 朱自华(实习)

部分资料参考/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 红网 湘伴 瞭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