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如何拍摄出“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的意境?

柳侍墨


谢谢提问。

这是出自宋代张先的《醉垂鞭》,全诗为: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这一首是作者在酒筵中赠妓之作,作者写出她的衣裙和衣裙上绣着的双飞蝴蝶。而“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两句,写出她的样貌还有清淡的妆容。其人之面貌描写着重一词是“淡妆”。作者一句“闲花淡淡春”以用形象具体的比喻,将她的神情、风度勾勒出来。“闲花淡淡春”一句,用词准确一语双关,此处“春”字是双关。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则是在场之人特别是作者自己对她的赞美:人人都说她身材好,细看之下,她样样都好,细腰绝佳。

所以,这几句诗的摄影思路还是挺有意思的,你可以用在花丛细柳旁散步的美丽姑娘,俯首嗅春的淡然美好的人物像来诠释诗句;也可以是杨柳依依,桃花映红,淡定开放的一朵鲜花从容隽秀的花朵风景来表达。而我则因为太喜欢梅花了,觉得梅花的淡然幽香最是清雅,所以我会选择细小又淡淡的梅花和垂柳随风的和谐来表现这两句诗,不知是否恰当,可好?






冷月芳菲189




鲜多源


选择最佳角度

同是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得到的视觉印象并不完全一样,有的角度显得更美,更有神韵。在拍摄人像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要力求找准被摄者最美、最动人的角度。拍摄角度的少量变化,都能对被摄者形象的表现产生明显的影响。拍摄方向的选择,是以被摄者为中心照相机左右位置的变化。拍摄方向大体上分作正面人像、七分面人像、三分面人像、侧面人像这几种拍摄。

1.正面人像

正面人像,适合于那些五官端正、脸型匀称而漂亮的人。如果脸围太胖、太宽、太瘦。两侧不均,或者两眼大小不鼻子、嘴形不正的人,一般说来不宜从正面拍摄。

2.七分面人像

七分面人像,指被摄者面部略微向一侧转动,但从照相机的方向仍能看到被摄者脸部正面的绝大部分。如果以被摄者面部正面和侧面所占的比例划分,七分面人像应是脸部的正面占大部分,而侧面只占小部分。这种七分面人像,不仅仍能表现出被摄者的正面相貌,而且显得灵活并富有变化,容易收到较好的效果。不过,对于颧骨太高的人不太适合用七分面拍摄,因为它会使过高的颧骨更加显露。

3.三分面人像

三分面人像,是指被摄者比七分面的拍摄角度更侧转一点。从照相机的方向虽然仍能看到被摄者脸部的正面,但正面所占的比例不如侧面大。与七分面人像相比,在三分面人像中,面部较窄的那面的轮廓线条更鲜明、更重要;而且,鼻梁的高低更加明显,面部较宽的侧面的轮廓线条在视觉上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拍摄三分面人像时,被摄者的鼻尖不要接触或超出脸围的轮廓。鼻尖如果触及或超岀脸围轮廓,基本上就算侧面人像了。

4.侧面人像

侧面人像,是指被摄者面向照相机测方,与照相机镜头光轴构成大约90度的角度拍摄的人像,从这个方向拍摄造型特点在于着重表现被摄者侧面的形象,尤其是从侧面观看时被摄者面部的轮廓特征,包括额头、鼻子、嘴、下巴的侧面轮廓。当然,如果拍摄半身或全身人像,也包括身体的侧面轮廓。

由于被摄者的面部侧面轮廓在侧面人像中表现得十分鲜明,因此,只有面部侧面轮廓非常好看的人,才适合这样拍摄。





我的摄影我的团


首选模特女孩,身材苗条高挑,古代服饰,场景古韵最好,春季早晨拍摄,测光拍摄,全身拍摄,服饰尽可能束腰长袖衣襟,高挽头发及发绳,站立姿态,侧身转头,体现腰臀曲线,可手扶花柳树枝仰头观看等,如有风从模特正面吹过,衣襟向后飘动更有意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