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云端”的农业: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春光渐浓,春耕备耕已从南到北陆续展开。


中国广袤的土地逐渐苏醒,到处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来早,田间耕作忙”的生动景象。


在浙江诸暨,农业部门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温度等数据,为农户提供技术参数,用科技助力春耕,提高产能;在江苏淮安,高家堰镇湖滨村麦田上空,植保无人机正喷洒着环保农药,高效工作;在湖南南县,“云春耕”助力稻虾产业,今年有望携手迎来好收成……


物联网“种田”、“云上”授农技、网红“带货”,古老农业文明同互联网一起交织出让人惊叹的画面,也为乡村振兴绘就生动一笔。


走向“云端”的农业: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当“黑土”遇上“白云”


当在土里刨食的农业遇上高高在上的“云”,改变正在悄然发生。在现代的中国流传千年的古老农业文明同新生的互联网一起交织出一幅让人惊叹的画面。


1700多公里外,贵州贵安新区的西兰花可以用物联网技术帮助种植了;远在西藏的天山雪菊在“云上农场”开花了……


通过物联网技术,在土壤中铺设三层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情况,可以让农户第一时间知道农作物何时该浇水;各项数据指标都能通过物联网实时“上云”,将田间地头的风吹草动尽收眼底,标准化的生产得到了保证。


走向“云端”的农业: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云上农业”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支撑,收集整合气候、种植、生产、销售、市场等各类农业数据,实现数据融通,由此加速数据在产业链中的应用,服务农业生产、新农人培训、食品安全、AI应用等各个领域。


“云上农场”是“农业大脑”的数据库,可24小时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各类生产数据都可实时更新传递。同时,通过“云上农场”的预测分析系统,还可直接指导农户农企进行生产决策。

简而言之,走向“云端”的农业,可以让农业从业者通过“云”这一中枢神经,享受到几乎是涵盖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物联网技术服务。


走向“云端”的农业: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云上农业”发挥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精准把握产业发展要素,,可以把千家万户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联结起来,实现产销一体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构建出一条用大数据助推乡村振兴,用市场化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腾“云”驾“物”,农业走向“云端”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农业物联网生逢其时,智慧农业大有可为。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物联网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可有效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腾云驾“物”助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深化应用,无人驾驶农机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崭露头角。


走向“云端”的农业: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种”“精准销”,既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能在把握市场变化中引导农业生产,农业与大数据融合创新运用,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比如,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的可视化,利用“互联网+”手段,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吃得放心,用得安心,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同时倒逼农业生产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品品质,这正是现代农业的题中之义。


农业与大数据融合创新运用,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新生代农民而言,面朝黄土背朝天已成为历史,“放下镰刀,拿起手机”才是新的致富经。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懂网络、会经营、善创新的“新农人”,他们精通电子商务,玩转直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打造“网红”农产品,迸发无限创意,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赋能。


走向“云端”的农业: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云上农业”还可以在像疫情这样特殊时期里,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开展智能节水灌溉、精准施肥、饲料精准投放等精准化作业,让信息多跑路、农民少下地,以“不见面、不接触”的方式,开展线上田间管理、种植知识、交易物流等农资技术服务和疫情防控、生产保供指导,实现精准作业,保持农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确保了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不误。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乘上“云车”


互联网技术加速向农业农村延伸和渗透,在农业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服务、农村电子商务、精准脱贫等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也展现出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以说,互联网、云科技等不仅为我们通向乡村振兴提供了“船”和“桥”,更为我们驾船渡桥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桨”和“车”。


“云”奔潮涌夯实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当前,各种智能农机装备,在广袤的土地上留下“深刻足迹”。


走向“云端”的农业: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一方面加紧铺就信息化的“新路”,没有光缆线路,就不会有“云上农业”。把农业“挂”在云上,就需要网络支撑,只有把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才能通过“云端”让农业发展大显身手。


另一方面,路不好“引”不来“智”设备。“云”涌之下还需要有良好的道路基础设施,才会有“无人机器”走进农村。无论是信息化的“新路”,还是给百姓带来出行便捷的“老路”,让云端“智慧”流入农村,把路建好,把路打通,就是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石。


青“云”万里打开产品网络销售通道。“互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有着不同于传统的销售模式,不仅突破了时间限制,也突破了地域限制,为人们随时随地交易提供了方便。


比如浙江遂昌立足“生态+”,尝试以“互联网+”为媒介,让游客认购稻田再托管给村民的“新玩法”,一头是农民直播,一头是网友“云监工”,无形中走出宣传和销售两条路径,为农民实现增收。


走向“云端”的农业: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江苏苏州利用互联网平台在“云”端“植”入品牌,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旺起来。从当地产品卖出去,到吸引旅游客走进来,“网络销售”实现扩容,路径不断延伸,真正打开了产品的销售通道。


借助互联网平台,农副产品不仅能够走出十里八乡,甚至还可以跨市出省,这就拓宽了销售渠道,降低了市场风险,让农民在增产的同时也增收。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农产品还可能闯出品牌,做成“长线发展”的生意。


走向“云端”的农业: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云上农业”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真正的“价值链”,在“云下”真实产生了效益,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好帮手”。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农民,在两条路上同向而行,“云上农业”必能助力乡村振兴,也定能为现代农村绘出不一样的风景。

注: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其所有,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