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之“道”有何現實意義?

  春秋戰國時代,諸侯之間不斷暴發戰爭,從事軍事的智謀有識之士,總結軍事方面的經驗教訓,研究制勝的規律,這一類學者,古稱之為兵家。凡論述軍事的兵家著作,稱為兵書。

  關於兵家的起源,有人認為兵家源於九天玄女,有人認為兵家鼻祖是呂尚,有人認為兵家源自道家,也有人認為兵家源自法家,不過最讓當代人信服的說法就是兵家始於兵家至聖孫武。

  今有兵家著作《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六韜》、《尉繚子》、《握奇經》等。兵家著作中含有豐富的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

  先秦的兵家理論夾雜了《老子》中關於“道”的思想理念,他們認為“兵”要“達於道”,也就是說用兵打仗要符合一定的自然規律,並且善於利用這種規律。

  《六韜》的《兵道》篇提出:“凡用兵之道,莫過乎一。”

  “一”是道家理論體系裡的至大實數,也是宇宙實體的起點,而在兵家的觀念裡,“一”字包含了精微的兵學奧妙,明確了打仗用兵必須達到統一、集中、和諧的根本要求。

  兵家又分為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和兵技巧家四類。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時孫武、司馬穰苴,戰國時孫臏、吳起、尉繚、趙奢、白起,漢初張良、韓信等。

  其中,國人尊孫武為“兵聖”,他的著作《孫子兵法》為中國最傑出的兵書,沒有之一,《孫子兵法》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書中探討了與戰爭有關的一系列矛盾的對立和轉化,如敵我、主客、眾寡、強弱、攻守、勝敗、利害等。還被廣泛運用於政治鬥爭、商業競爭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兵家”之“道”有何現實意義?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深受世界各地所重視。該書被翻譯成英、俄、德、日等20種語言文字,全世界有數千種關於《孫子兵法》的刊印本。不少國家的軍校把它列為教材。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交戰雙方都曾研究《孫子兵法》,借鑑其軍事思想以指導戰爭。以色列當代戰略學者克里費德評價:“所有戰爭研究著作中,《孫子》最佳,而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則只能屈居第二。”

  兵家是最講究實際功效的一家。所有一切手段都為著一個清晰的戰爭目的:勝利。即使在非戰爭時期,人們依然需要軍事思想和軍事作風。在生活、學習或者工作中,我們也可以運用兵家的理論和方法,找準目標,集中精力,破除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