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之“道”有何现实意义?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不断暴发战争,从事军事的智谋有识之士,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这一类学者,古称之为兵家。凡论述军事的兵家著作,称为兵书。

  关于兵家的起源,有人认为兵家源于九天玄女,有人认为兵家鼻祖是吕尚,有人认为兵家源自道家,也有人认为兵家源自法家,不过最让当代人信服的说法就是兵家始于兵家至圣孙武。

  今有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握奇经》等。兵家著作中含有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先秦的兵家理论夹杂了《老子》中关于“道”的思想理念,他们认为“兵”要“达于道”,也就是说用兵打仗要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并且善于利用这种规律。

  《六韬》的《兵道》篇提出:“凡用兵之道,莫过乎一。”

  “一”是道家理论体系里的至大实数,也是宇宙实体的起点,而在兵家的观念里,“一”字包含了精微的兵学奥妙,明确了打仗用兵必须达到统一、集中、和谐的根本要求。

  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孙膑、吴起、尉缭、赵奢、白起,汉初张良、韩信等。

  其中,国人尊孙武为“兵圣”,他的著作《孙子兵法》为中国最杰出的兵书,没有之一,《孙子兵法》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害等。还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兵家”之“道”有何现实意义?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深受世界各地所重视。该书被翻译成英、俄、德、日等20种语言文字,全世界有数千种关于《孙子兵法》的刊印本。不少国家的军校把它列为教材。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曾研究《孙子兵法》,借鉴其军事思想以指导战争。以色列当代战略学者克里费德评价:“所有战争研究著作中,《孙子》最佳,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则只能屈居第二。”

  兵家是最讲究实际功效的一家。所有一切手段都为著一个清晰的战争目的:胜利。即使在非战争时期,人们依然需要军事思想和军事作风。在生活、学习或者工作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兵家的理论和方法,找准目标,集中精力,破除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