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北宋第一伯樂歐陽修,其實還擅長寫情詩


寫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北宋第一伯樂歐陽修,其實還擅長寫情詩


世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但在北宋時期,歐陽修堪稱第一伯樂。在其政治生涯中,他舉薦和讚揚過大眾熟知的包拯、蘇軾、蘇洵、蘇轍、司馬光,還有張載、程顥、文彥博等相對來說存在感較低,但實際史書中濃墨重筆記述過的歷史人物。

提起歐陽修,相信很多人都能把他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聯繫起來。沒錯,這是歐陽修遭貶任滁州太守時做的《醉翁亭記》,文章中展現的是一個放蕩不羈、與民同樂的官員形象。但不知大家會不會把善寫情詩跟歐陽修聯繫起來。


寫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北宋第一伯樂歐陽修,其實還擅長寫情詩

1

相比於“我的悲傷逆流成河”這麼直白地描述內心的痛苦,歐陽修就含蓄多了: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花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翻譯成白話就是:去年上元佳節之夜,花市燈火輝煌,把夜晚照耀得如同白晝。你和我黃昏後密會,月光柳影是我們愛情的見證。今年又到元宵,燈依舊,月依舊。我尋遍花市,獨不見你,不覺悲上心來,淚珠打溼衣衫。

寥寥數語,既含蓄又遐想無限,愛情中的悲喜,讓人一讀便感同身受。這就是歐陽修的功力,寥寥四十字,就把曾經的無限美好與現在的無盡失落表達得淋漓盡致。這個例子,就是“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真實體現。

寫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北宋第一伯樂歐陽修,其實還擅長寫情詩

2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落紅飛過鞦韆去。

幽深的巷子中,楊柳依依。天矇矇亮,霧氣還未消散,一夜輾轉反側的女主人公,早早起床,登上閣樓,望向丈夫經常逗留的地方。滿懷希望能看到丈夫熟悉的身影,但一重、兩重、無數重的簾幕,擋住了視線,我什麼也看不見,心中的惆悵無法排解。

昨夜風雨大作,爭相鬥豔的鮮花被吹落一地,眼看春天就要過去。但是就算是關上了門,也沒辦法留住這美好的春天。就像我每日精心梳妝,也依舊不能阻擋歲月的流逝。我愛的人外出不歸,我愛的花緘默無語,你們都是冷漠的,我勢必要在這孤寂中凋零。

全詞沒有一個情字,卻把女主人對於愛人的思念之情寫的非常真切。一切景語,皆是情語。情景交融,細膩貼切。讀此之時,我們免不了有這樣的惋惜:人們不希望傷感和遺憾,但世間卻少有圓滿;雖然也立下過海誓山盟,卻逃不了滄海桑田,臨到頭,只留下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寫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北宋第一伯樂歐陽修,其實還擅長寫情詩

3

眾所周知,歐陽修是混官場的人,做到了參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但是他留下的文化遺產同樣讓後人膜拜。就拿以上兩首詞為例,我們可以看出歐陽修生活的一面,他描寫的對愛情求而不得的用詞,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讀詞時,他不是高居廟堂的官宦,而是像普羅大眾一樣有血有肉有歡喜有悲傷的獨立的人,而且他對於情感的描寫,恍恍乎讓人覺得就在記錄自己的內心感受,以至於千年後讀之,仍會默默流淚。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每一個人都是過客。像歐陽公這樣,為充實燦爛文化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畢竟是少數。做為普通人的我們,大概率不會為這個世界留下什麼。我們創造不了光耀四鄰的文化,但可以為文化的傳承發出自己的光和熱: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優秀的文字只有流動起來,才能煥發更大的生命力。

而我們可以做的,首先就是把自己培養成一個讀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