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哪吒之魔童降世

气聚而成,光照而华

不喜喧嚣,偏爱寂静

万种风情,无需与人说


偶然相遇,心照不宣

来去随缘,不纠不缠

万化无常,必须要洒脱


饺子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在此之前,饺子已经跟哪吒"死磕"了5年,剧本写了2年,哪吒形象100多个版本。60多家制作公司和1600人的制作团队。2019年7月26日首日票房突破2亿,创动画电影最快破亿记录。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饺子导演作品

这次改编,影片并没有脱离《封神演义》中"水淹陈塘关"的故事框架,没有偏离哪吒与生俱来的叛逆与敢作敢当的性格。人们第一反应就是:哪吒太丑了。 觉得丑就对了,因为本片讲的就是打破偏见。


回想我在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前,先看了这部动画的哪吒形象,当时也一时不能接受,因为和我们印象中的哪吒,和传统意义上高大上的神仙形象差别太大了。


终于这一次,哪吒不必"割肉还母,剔骨还父",饺子导演在几个重要情节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意义和人情味的改编,打破传统文化在现代改编的套路,从新的角度将神话故事进行颠覆。使哪吒依然成为观众心中最美好的哪吒。"打破成见、不认命、扭转命运"是此次改编的中心思想。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哪吒


▲善与恶


古人云"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馀者皆无大异。大仁者应运而生,大恶者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大仁者修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


然而,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发现其实也不尽然。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我命由我不由天

从"你们都说我是妖怪,那么我就做点妖怪的事让你们瞧瞧。"到"我命由我不由天,做妖还是做神我自己决定!"


哪吒完美诠释了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人生的路上难免会被人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问题是你是任由"成见"这座大山压死你,还是努力反抗,做自己想做的人。


命运给他贴上了罪恶的标签。善与恶之间,这其间,既有恶性循环,也有良性循环。


恶性循环就是,一个孩子,对于这种情况,面对这样的成见能怎么办呢?就是用自己所能的最原始的方法反抗,对每一个喊他"妖怪"的人饱以老拳。于是,更多的人喊他妖怪了……此为恶性循环。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踢毽子

良性循环,就是比方说踢毽子,哪吒的妈妈陪他玩的游戏,是他被困在高墙内的唯一放松的时刻。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起玩儿吗

后来回放哪吒的童年,他出门遇见一个小女孩,她年幼、单纯,还未来得及有成见这东西。于是她主动邀请哪吒一起踢毽子,哪吒开心的笑了。可惜,很快那小女孩被大人抱开、带走了,说"他是妖怪",不能和他玩。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不过我也玩得挺开心的

然而,最为对立的哪吒和敖丙却成为了彼此唯一的朋友。友谊的开始也是始于两人一起踢毽子,那应该是电影里最动人的一段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夕阳将落的海边

这个人没有傲慢和偏见,在夕阳将落的海边,这个人能接下他的毽子,无所顾忌,又毫无保留。就算被全世界误解、拒绝和抛弃,也还是有个人愿意相信你,能和你玩到一起。


这是两个孤独的"妖怪"的相遇。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敖丙

上天的残忍,不让你一出生就一无所有,而是把这世间的所有的美好都让你享有,而再把它们从你的身边一一夺走。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就和它斗到底

哪吒平时的顺口溜是"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可是他从未真正做到顺口溜中所提及的一切。小妖怪、逍遥自在、杀人吃人,他从来未曾这样生活过。


日月同生,千灵重元,天地无量乾坤圈,急急如律令!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急急如律令

摘下乾坤圈,我便是魔,只有我负天。虽我是万恶的魔,但尼玛的命,我命由我不由天。善与恶的相结合。对抗天雷,最终战胜命运做真实的自己。


▲神与妖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太乙真人:我要禀明天尊,上报天庭

太乙真人和申公豹,同为元始天尊门下弟子,太乙生而为神,申公豹由妖而成神。

但是现实很残酷,天尊厚待太乙而冷落申公豹。说白了领导就是不器重他,把重大的任务留给太乙,把嫉妒恨留给申公豹。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申公豹

反派申公豹,他之所以要反,是因为他能力再高也得不到师父元始天尊的重用,"只因为我是一只豹子"。

申公豹觉得别人瞧不起他,就因为他是妖。他说了一句经典台词"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也没法搬开。"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还有龙王,他要反,也是因为即便帮助天帝夺得这天下,结果到底还是海底妖兽。于是,天帝对他有成见,妖兽就是妖兽,上不了天庭,被安排镇守龙宫。说是镇守,其实就是永久的囚禁。龙宫,也是死牢。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龙王:其实是天牢啊

如果你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如果你工作几年也还没买房买车,年过30了还没有结婚处对象,结婚多年了还没有(生)要小孩……被当成异类,被围观、被嘲笑,被指点,被贴标签,也会被苦口婆心的劝诫与教诲。总是有人喜欢去定义别人的人生,给别人贴标签,去判决别人的未来。


可是生活是自己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以被符号,被偏见刻板框定。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别人活,而是为了自己。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为所有异类书写的颂歌,这部片子就如同蔡依林在金曲奖上说的:献给那些曾经认为自己没有任何机会与选择的你,请你一定要记得选择你自己,支持你自己。"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神仙都难搬动。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在红尘中修心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我看来,改编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居然用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讲述了成见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讲出了新意。哪吒的传说终于不再是讲对父权的反抗。反抗几百年了,大家也该看厌倦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导演饺子

但因为导演是饺子,他之前的《打,打个大西瓜》完全颠覆了我对于国产动画的固有思维,治大国如打扑克,一个16分钟的动画短片,却处处是意料之外,但想想,却又都在情理之中。


实质性的东西是用眼睛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陈塘关老百姓

太乙一定要到李靖夫妇府,称哪吒为灵珠转世,能保佑大家,此时全镇人哪吒为神。兴奋激动,拜倒在其家门前。而当魔丸进入哪吒体内。全镇人视他如蛇蝎,对他冷眼相看,这就是,世人的眼睛,看到的仅是表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李靖夫妇

李靖夫妇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哪吒,哪吒只是因为巨人的态度让自己堕落,夫妇二人耐心教育哪吒鼓励哪吒,即使巨人皆不认可哪吒,他们依旧不放弃,甚至不惜磕头。他们用心看到了哪吒的本质。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陈塘关总兵李靖


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们一直比想象中更爱对方。


李靖身为陈塘关总兵,世代除妖,自己的儿子却是个妖怪,他一直觉得自己对不起百姓。《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后来才知道,父亲李靖送他去太乙真人处掌心修行,并非想困住他,怕他在人间除恶,而是希望他掌握更多的本领。以后在人间好好活着。


后来作为父亲的李靖,已经上天求改天换命符,决定在天雷灭魔丸时,以命换命,替自己儿子去死。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偏见,改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我已决定用我一命换哪吒一命

哪吒不要父亲代他受死,自己的命运自己承担那一刻我哭了。不过这力量,也是被他父亲愿意代他受死的勇气所感召。缘劫分明,真情无敌!如果不是一命抵一命的勇气,何来一命换一命的永生!

这不是洗白,这是还原李靖,一个父亲的人性,还原李靖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父亲,是一个人。


影片结尾,哪吒一句"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和您一起踢毽子",让我落泪,可怜天下父母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