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主动申请进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骨灰撒在天山南北

王震,新中国开国上将,在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岁月,王震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率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屯田开荒,经过2年多的努力,开荒种田种地30余万亩,年产粮900余万斤,把南泥湾建成塞北的江南,毛泽东为他亲笔题词"有创造精神"。

王震主动申请进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骨灰撒在天山南北

王震

在解放新疆后,又是带领部队在新疆垦荒,进行生活生产,为新疆现代化工农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949年2月,中央军委决定西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时纵队改称军。

王震主动申请进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骨灰撒在天山南北

彭德怀在给西北野战军做战前动员

同年6月,第一野战军成立第一、第二兵团,王震升任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兵团政治部主任为孙志远。第一兵团下辖第一军、第二军和第七军。

7月,彭德怀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与从西安败退的17万国民党军,进行了著名的"扶眉战役",完全解放了关中。王震率第一兵团,在战斗中,歼敌无数,俘虏国民党军8000余人,随后解放陇县、固关、天水、秦安、武山等地,迫使国民党军第一一九军二四七师骑兵团等部起义。

王震主动申请进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骨灰撒在天山南北

王震

1949年的9月,王震将军率领的一兵团第二军,翻越祁连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放了酒泉,兵锋直指新疆。

王震根据战场发展情况,向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建议进兵新疆:"我要到新疆去,那里需要解放,那里需要开发建设。"

王震主动申请进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骨灰撒在天山南北

王震在新疆

王震是毛主席非常信任的战将,拥有很强的开拓能力、凝聚能力和大局观,总能在关键时刻争挑重担。看了王震的建议后,毛主席说道:"王震同志的意见很好,很有全局观念。"

随后,经过研究,中共中央批准了王震的请求。王震开始准备进疆工作。

王震主动申请进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骨灰撒在天山南北

王震在新疆

驻守在新疆的是负隅顽抗的国民党部队,他们并不是意见统一、精诚团结的。分为两派:一派是以新疆警备司令部的陶峙岳和新疆政府主席包尔汉为首的主和派,另一派则是国民党骑兵第五军,整编第78师以及第179旅,他们是主战派。

主战派的实力并不小,他们占据了国民党驻疆军队的一半,而且态度坚决,发誓要与新疆共存亡,哪怕战至一兵一卒。

王震主动申请进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骨灰撒在天山南北

王震在新疆

就在王震整装待发,准备进兵新疆的时候,9月25日,原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部总司令陶峙岳将军率领全疆10万官兵通电起义。原来,随着陶峙岳起义决心越来越大,主战派的将领见势不妙,纷纷逃跑了。

即使是这样,新疆的局势依然很乱,胡宗南的部队,西北军的部队都还有在这里的。为了尽快进军,王震在10月5日召开誓师大会,开始大规模、连续性的行军。

王震主动申请进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骨灰撒在天山南北

一路上,王震带领士兵们快速肃清残敌,快速占领重要军事地点。12月17日,王震率第一兵团与三区民族军及起义部队在迪化城郊胜利会师。包尔汉拉着王震的手说:"新疆人民盼望解放军进疆,两眼都盼出泪来了,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

进入新疆城内,街道两边,新疆人民夹道欢迎,敲锣打鼓,彩旗飘飘。各式各样的横幅挂在建筑上,有欢迎解放军的,有歌颂党的。

王震主动申请进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骨灰撒在天山南北

解放军进驻新疆

王震也是相当客气,连忙说道:"这都全靠了你们和新疆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多亏了新疆各界的朋友,我们才能这么快达到新疆啊。"

陶峙岳也是非常高兴,诗兴大发,他命人拿来纸笔,思如泉涌,挥笔写下诗一首。《七绝· 迎王震将军入疆》:

王震主动申请进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骨灰撒在天山南北

陶峙岳

将军谈笑指天山,

便引春风渡玉关。

绝漠红旗招展处,

壶浆相近尽开颜。

众人皆赞:"好诗好诗"

王震主动申请进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骨灰撒在天山南北

王震在新疆

随后新疆军区、新疆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彭德怀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震任第一副司令员,陶峙岳、赛福鼎分任第二、第三副司令员;包尔汉任新疆省人民政府主席。

从此,王震开始了他与新疆的故事。

在王震的统一指挥下,部队迅速向新疆各地区扩张延伸,解决反抗武装。起义军由陶峙岳率领,深入新疆腹地,肃清残敌。

王震主动申请进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骨灰撒在天山南北

王震回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950年9月25日,新疆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陶峙岳任司令员,王震兼任政委。中共新疆分局和新疆军区举行了隆重的向二十二兵团授军旗仪式,王震宣读了中央军委命令,并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授予陶峙岳。

王震在之前听说陶峙岳和二十二兵团副司令员赵锡光在起义前,定下约定,等到部队解放事宜做完之后两人就解甲归田,过一些平淡的生活。

王震主动申请进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骨灰撒在天山南北

新疆当时的条件非常恶劣,部队物资全靠外界源源不断运送进来,开垦新疆就成了非常重要且急迫的事情,正是用人的时候,陶、赵二人在新疆多年,二十二兵团的人也都很信服他们,王震可不想这两个人走,他们可是他的大帮手。

于是,在一次私人聚会上,王震就向陶峙岳、赵锡光问起了他们当时的约定,也就是"焉耆之约"

"焉耆之约"当中有两条是这样的:待解放军接近后,派员接洽,把部队如数交给解放军;部队交妥后,陶、赵两人解除一切职务,解甲归田。

王震主动申请进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骨灰撒在天山南北

听到王震说完后,陶、赵二人哈哈大笑,说道"那是以前的事情咯,现在我们不走了,还要和你一起建设新疆呢。"

听完之后,王震大喜,有这两个人留下来做帮手,建设新疆的事宜就好办多了。况且,毛主席也来电指示,留住陶、赵等人,参与新疆建设。

王震主动申请进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骨灰撒在天山南北

万事开头难。王震、陶峙岳咬紧牙关,亲自上阵,率领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开展大规模生产运动,以勇敢而勤劳的精神,屯垦戍边。当时中央军委的指示是:一年开荒60万亩,生产粮食50万公担,棉花1.8万公担。王震和陶峙岳与战士同吃同住,激励和鼓舞着大家克服困难,在经过战士们夜以继日的垦荒创造后,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51年底,鉴于玛纳斯河流域试种棉花成功,新疆军区向二十二兵团提出1952年在玛纳斯垦区植棉2万亩,达到亩产400斤的任务。

王震主动申请进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骨灰撒在天山南北

为了很好地完成任务,王震和陶峙岳分工合作,王震负责组织领导工作,陶峙负责物资供应。两人通力合作,再次圆满完成任务。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鉴于新疆建设的实际情况,王震与陶峙岳不止一次地商量后,向中央军委建议,将新疆部队集体转业,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王震主动申请进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骨灰撒在天山南北

1953年,王震因为胃病赴苏治疗,回国后,转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离开了曾经日夜奋战的新疆。

他的辛勤付出,使新疆的长期稳定和后来的全面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新疆人民也很感谢他。

王震虽然人离开了新疆,但是敢打敢拼,不怕吃苦的作风却留在了新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新疆开拓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