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廟號,諡號,尊號,年號,陵號均為何意?

介紹

廟號、諡號、尊號、陵號及年號,在我國古籍中現身頻頻。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而年號則是中國曆代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

進入主題

一、廟號

有的人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那就是太祖咯!)。廟號最初非常的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來,開國君主則為祖、継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周朝確立諡號制度,對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為給予蓋棺定論的評價。廟號制度因此被廢止。秦朝甚至連諡號制度也廢止了。

古代皇帝的廟號,諡號,尊號,年號,陵號均為何意?

漢朝以後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所以一直延至至今),諡號為高皇帝(諡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繼嗣皇帝諡號都有“孝”字。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諡號,但有廟號者極少。西漢劉邦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劉盈上廟號)、劉恆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劉啟上廟號)等等,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

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氾濫,始於曹魏。到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後秦、西秦等等小國,其帝王廟號幾乎無不稱祖。

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諡號之前,同諡號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諡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

太祖、高祖開國立業。 世祖、太宗發揚光大。 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 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 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 神宗、英宗功業不足。 德宗、寧宗過於懦弱。 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過於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 穆宗、敬宗功過相當。 光宗、熹宗昏庸腐朽。 哀宗、思宗只能亡國。

二、諡號

諡號,為東亞古代君主、諸侯(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

古代皇帝的廟號,諡號,尊號,年號,陵號均為何意?

根據對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研究表明,遲至周穆王前後,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諡號的做法已比較多。古代除對帝王可以稱呼其“諡號”外,稱呼大臣、學者名流的“諡號”也是一種尊稱;有些人的諡號由於經常被後人稱呼,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嶽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後期,賜諡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手中,由皇帝決定。據統計,西漢到清朝末期,歷代宗室、百官得諡者共10473人,而明清代兩代就有5935人,佔總數的57%左右。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

諡法初起時,只有“美諡”、“平諡”,沒有“惡諡”。善、惡“諡號”則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後,另外還有“私諡”。這裡也就不多介紹!

先秦時的諡號以用一個字為常,也有用兩三個字的。用一個字的如:秦穆公、晉文公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議定以“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漢代時期恢復諡法,而且這一時期諡法制度也日趨嚴密,朝廷中正式設立“大鴻臚”一職,管理王公列侯的諡法。

唐宋時期為諡法發展時期。諡法一方面成為封建帝王尊大諡以滿足其虛榮心的工具,同時也成為駕馭群臣的褒貶手段。

宋代皇帝諡號比唐時更加諡美,而且也開後代予大臣諡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趙匡胤實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諡號多以“文”字為榮,直到宋朝滅亡。諡號為“文”者達一百四十多人,為“武”者僅二十人。

明清時期,諡法內容基本固定下來。首先是各層級人員的諡號字數固定下來。

明代皇帝諡字為17字,親王1字,大臣2字,例如,明成祖的諡號為:後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清代皇帝諡字為21字(光緒帝)或23字或25字(努爾哈赤),碩親王1字,大臣2字,例如 ,康熙帝的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親王奕訢的諡號為:忠 。

清代大臣的諡號規定:一品大臣過世,按例請皇帝決定是否授諡。一品以下官員除非特旨,例不授諡。

三、尊號

尊號,乃為尊崇帝后為之所上之稱號。始於秦代。

古代皇帝的廟號,諡號,尊號,年號,陵號均為何意?

時至唐代,為皇帝上尊號之風大盛,有生前奉上者,亦有死後追加者。

而生前加尊號又有兩種情況:一是加於在位之時,如武后稱“聖母神皇,高宗稱天皇,中宗稱應天神龍皇帝等。另一個死後加號者,如玄宗死後,肅宗於上元二年上尊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此乃玄宗又被稱為明皇之緣故。

唐代以降,帝后尊號字數有增無減。宣宗時,其尊號已是十八字,即“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

宋神宗尊號為二十字,即“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

明太祖被尊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達二十一字。

清乾隆皇帝被尊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竟多達二十三字。

實際上不難看出,後邊一長串亦可以視為諡號。雖諡號與尊號雖各有涵義,但又多糾纏一處,難以區別。尊號是皇帝獨有;而諡號是皇帝不獨有的,其餘人也可以有;就武則天來說,在世的時候所加者屬於尊號,而崩後所加者,則可以當做諡號來看。

唐宋以後,歷經元、明而至清代,帝后尊號愈加愈長。這與中央集權專制制度及皇權日益膨脹聯袂而行,息息相關。

四、陵號

陵號,就是歷代已故帝王及其後妃所葬陵墓的稱號,如唐太宗的昭陵,唐高宗的乾陵,漢武帝的茂陵,明代的十三陵。陵號有時也用來指代過世皇帝,一般用於本朝。

古代皇帝的廟號,諡號,尊號,年號,陵號均為何意?

五、年號

年號,是中國曆代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往往也是時運變化的標誌。按慣例,新君即位大多會頒行新年號,稱為改元。年號蘊涵著帝王君臨天下、宣示正統的特殊意義,君臣朝野為之矚目,司其事者索遍枯腸,絞盡腦汁。

古代皇帝的廟號,諡號,尊號,年號,陵號均為何意?

漢武帝以前,無年號之名目。史書以帝王的年次紀年,記時則與帝號合稱。如周宣王元年、二年、三年,一直延至帝位更迭為止。

關於最早出現的年號,大致有二說。

第一種說法是據《漢書·武帝紀》,武帝率眾狩獵,捕獲一隻獨腳獸白麟。眾臣一致認為這是吉祥之物,值得紀念,便向武帝建議用來紀年,於是便立年號為“元狩”,稱此年(西元前122年)為元狩元年。

第二種說法,元狩六年時,在山西獲三足寶鼎一尊,眾臣認為是吉祥寶物,建議用來紀年,於是武帝便改年號為“元鼎”。“建元”就是“建為元年”之意,表示年號紀元開始使用。

即顏師古認為的“自古帝王,未有年號,始起於此。”後代的史學家大都將建元元年作為年號紀年之始。 其後,每遇軍國大事、重大祥瑞、災異,帝王常常改變年號。而新皇登基,更需確定新年號,以示君威。一般改元從下詔的第二年算起,其間亦有從當年某月即算起之情況。

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誌,稱為“奉正朔”。一個政權使用另一政權的年號,被認為是藩屬、臣服的重要的標誌之一。

中國年號的使用情況非常複雜。同一時期並存的政權,往往各有年號。還有的政權一年之中數次改元,幾個年號重疊使用。也有政權自己不建年號,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權的年號。

通觀歷代各朝所定年號,大多以二字命名,帝王年號於選詞擇字十分考究,須經重臣集議、反覆篩選,要求字意吉瑞、詞意雋永。就寓意而論,帝王年號一向考究,並冀望在位期間能四海承平,國泰民安。

年號發源於中國,後傳至鄰國,日本、越南、朝鮮皆曾各自使用過自己的年號。

辛亥鼎革,民國肇基,定以國號即中華民國紀年。新中國成立後,採用公元紀年,年號便成為了歷史。

古語云: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廟號、諡號、尊號、陵號及年號,皆中國古代國粹,並已伴隨專制時代之結束而壽終正寢,飄然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