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給李鴻章“文正”諡號

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叫諡號,中國人有“重死輕生”的文化傳統,對於死後的名聲非常重視。因此,當一個人死後,要“蓋棺論定”,對他的一生進行總結評價。諡號,就是這種總結評價的簡潔概括。

據有關學者考證諡法應當形成於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階段,這一說法在當前史學界得到廣泛認同。周王室和春秋戰國各國廣泛施行諡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直到西漢建立之後又恢復了諡號制度。

諡法初起時,只有"美諡"、"平諡",沒有"惡諡"。惡"諡號"則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後,即周厲王因為暴政"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等被諡為"厲",自此以後產生了"惡諡"

諡號有等級之分。對於文臣來說,最高等級的諡號是“文正”。正因為“文正”是一種極高的榮譽,統治者很少將這個諡號賜予給大臣。明朝內閣首輔大臣李東陽在即將去世之際,得知自己死後將得到“文正”諡號,竟然喜極而泣。清朝在近300年時間裡,總共只發出了8個“文正”諡號,分別是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除“文正”外就要數“文忠”了,例如我們所熟知的李鴻章死後被清政府追贈為太傅,諡號文忠。

為什麼不給李鴻章“文正”諡號

雖然李鴻章得以躋身晚清四大名臣,是同治中興的最大功臣,但他一系列的努力並沒有帶領清朝真正擺脫內憂外患,尤其是甲午戰爭一敗,基本葬送了清朝的國運,也葬送了李鴻章之前所有的努力。放在今人的視角看,李鴻章對中國的近代化居功至偉,但以時人看來,他所有的功勞都是隻開花不結果。

儘管李鴻章對慈禧極盡所能事之,然由他簽署的一系列辱沒祖宗的條約,讓有良知國人所不恥。慈禧也不會去冒天下人不韙,用皇權去做賭的,強行授予文人最高諡號“文正”的。無論後人如何評價李鴻章:有認為李鴻章盡所能拖延大清晚滅亡幾十年,是忠臣,功臣;也有認為李鴻章讓大清提前覆滅等等。

不管怎樣都不能否認李鴻章的歷史地位,其“文忠”的諡號已經很高了。

大家是如何認為的呢?歡迎大家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