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击落乌克兰客机是伊朗,是误杀还是有意为之?

白杰在运动


在这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美国产的飞机突然进入伊朗领空,可能是由于过度紧张识别误判而被击落!


红银果


乌克兰这架飞机由德黑兰飞往乌克兰。机上有82个伊朗人,63个加拿大人,11个乌克兰人,10个瑞典人,4个阿富汗人,4个德国人与3个英国人。其中估计不少西方国籍人士也都是伊朗裔。这其实就是一个运载伊朗乘客的飞机。 然后这个事件非常蹊跷,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飞机非常新(3.6年)。737-800是737 Max的前身,但该机型之前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波音最近因为两架737-Max坠毁,压力极大,面临生存危机,但这架737-800不太可能出现与机型有关的特定技术故障。

2.伊朗的飞机及零部件被美国禁运,但这架飞机是乌克兰国航的,不存在这个问题。

3.机长极有经验,拥有11,600小时的波音737飞行经验,并且乌克兰方面表示,德黑兰机场是比较复杂的,飞行员不经过数年训练都不能飞这个机场。因此,乌克兰认为,说飞行员失误之类的基本不可能。

4.据报道,飞机起飞后三分钟,爬升至约8000英尺,数据就从雷达上消失。飞机遭遇了某种“灾难性情形”。多个目击者都看到飞机呈现火球状。伊朗自己的官方媒体在twitter上发布了似乎是路人拍摄的视频,远方可见一个火球,坠地爆炸。(视频的背景是黑夜。笔者也特地查了一下,德黑兰现在的日出时间是7:14am;飞机本来是5:15am起飞,晚点到6:10am起飞,当时还没天亮)什么东西会把飞机变成火球?导弹?与军用无人机相撞?炸弹?总之不容易理解为普通的机械故障。

5.但几乎在报道飞机出事的同时,伊朗媒体就宣布飞机遭遇技术问题(technical failure),但又没有提供任何支撑此说法的理由。而且伊朗空管局官员还说飞行员并没有发出紧急状态。而伊朗道路与交通局的一位官员说,飞机有一个引擎着火,飞行员无法控制飞机。但乌克兰外相说,飞机是两天前在检查过,这种情形并不可能;伊朗方面的这个说法也被引擎制造商CFM反驳,并认为不可能在这么早的时点做出任何结论。如此敏感时期,如此重大的事故,不经一番调查,如何能马上判断事故原因就是技术故障?这很蹊跷,不合常理。

6.飞机起飞前几个小时,也就是当日(1月8日)凌晨2~3点多的时候,伊朗正在对伊拉克的美军基地发射导弹。这一行动,伊朗虽然提前知会了伊拉克(并间接知会美国),但在三更半夜发射,不一定知道袭击结果,不能排除武装冲突升级(很多人还认为这个导弹攻击可能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呢),一定处于全国全面戒备的紧张状态。而现在已知,当日,美军并没有对伊朗本土进行反击。

7.伊朗作为坠毁事件发生国,将牵头调查,但伊朗拒绝就坠毁事件调查与飞机制造国美方/波音进行任何合作。根据现行国际相关法规规定,伊朗确实有权这么做,但按正常人理解,就应当和飞机制造商波音合作,因为波音非常了解飞机的情况,可以提出关键技术支持。没有波音帮助,伊朗怎么能够保证查出真相呢。乌克兰对此非常不放心,拟邀请英国参加调查。

8.伊朗已经找到了黑盒子,称黑盒子在坠毁及大火中被损坏,并宣称不会将黑盒子交给美方。美、英、法国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恢复相关数据的能力。如果不与西方国家合作,如何尝试还原黑盒子数据,找出真相? 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案子极度蹊跷,在发射导弹攻击美军基地后不久就发生,实在太巧。伊朗方面按理说应该邀请国际专家调查,还原真相,但却急于找事故的解释口径,并拒绝与外国合作。这些举动都是不正常的。

另外,事故发生在伊朗内陆(德黑兰)。没有证据表明美军/伊朗的反对派对伊朗内陆发动攻击。如果有任何这样的蛛丝马迹,伊朗早就出来指控了。所以如果有谁在攻击飞机,也不可能来自伊朗外部。

最后,实际上伊朗的防空系统是非常活跃的,2019年6月20日,伊朗就在霍尔木兹海峡用地对空导弹击落过美国的无人机,声称后者侵犯了伊朗领空。此事双方各有说法,但美国没有给予正面军事打击,实际上不了了之。在当时,这也是中东局势升级的一个热门事件。 有没有可能伊朗全军严阵以待,慌乱之中犯了这样的错误?他们担心首都德黑兰会遭遇美军空袭? 但乌克兰航空是从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首都机场起飞的,当日机场并没有关闭,还是有飞机起飞,民航飞机应当有身份标识/应答器,为什么会被误伤?

鉴于我们不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此也很难理解。 如果伊朗自身不存在问题,就应当积极邀请国际专家,开展透明的调查,给自己洗白。但他现在的反应是掩盖。总之,留待事情进一步发展,好再作出合理判断。不过目前伊朗的掩盖举动让人不得不持有怀疑态度。


雨夜观如是


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乌克兰客机是伊朗击落的?在事件真相还没有完全调查清楚之前,就这样武断草率的下如此不负责任的结论一一为什么击落乌克兰客机是伊朗,是误杀还是有意为之?一一你这个结论是否下的有点为时过早?是否有点操之过急?你下这样的结论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小小阿米巴


最近的伊美事件仅仅是以一种典型的官方报道口吻在宣扬而已。翻翻八十年代冷战时期的一些新闻就应该知道什么叫做官方报道了。其实.严重问题往往有滞后效应,因为它们都有不见得能解决好一时的显著特点,它们甚至会出现连锁反应,这些才是后面让人头疼的问题。


冬说东有理



Beepbug


针对这句话答:既然是“击落!”!还有“有意”“无意”之分吗?!!!


用户齐鲁一刀客


蓄意已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