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绣花”功夫织就平安川汇新画卷

——川汇区平安建设工作纪实

平安是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党的十九大以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延展。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近年来,川汇区以创建更高水平的平安川汇为主线,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根本,以雪亮工程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为最终目标,不断强化社会治理能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2018年度,川汇区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防范工作先进单位”、被河南省联席办表彰为“全省赴京上访专项治理先进县市区”;被周口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国两会期间信访稳定安保工作先进县市区”、“防范处理邪教工作先进县市(区)”、“全市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工作先进奖”,2019年11月,该区被推荐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期间全市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公众安全感不断提升,从上半年的93.14提高到下半年的93.16,环比增幅0.02个百分点,位居全省109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成效全省排位42名。

领导重视凝聚共识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把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作为全区的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召开会议,先后召开常委会及扩大会议、政法工作会,商研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区委书记李宗喜主持召开专题研究会,及时解决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中的困难和难题,区四个班子领导分包办事处,定期入办入村指导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二是加大经费投入,2019年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拨付平安建设活动专项资金50万元;技防建设资金2300余万元,人防建设投入资金600万元,民生保险50万元。三是深入基层,区委书记李宗喜,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韩凤龙多次深入办事处、行政村(社区),对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听取工作汇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建立督查暗访机制。区委政法委成立了由副书记带队的三个督导组,分别定时不定时的对全区70家区直单位、9个办事处、85个行政村(社区)进行督查暗访。

依法惩治黑恶犯罪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要指示精神,今年以来,全区及政法机关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重拳出击,紧盯中央和省督导组交办的复杂疑难案件,强化攻坚,集中发力,“深挖根治”“打伞破网”“打财断血”。今年以来,七一公安分局成功侦破刘某某涉黑案件,抓捕54人,现已起诉44人,冻结涉黑资产115万,房产5套,车3辆,并发现保护伞线索16条。成功抓捕穆某某涉黑案在逃人员8人;城北公安分局成功侦破杨某某涉黑案件,涉及犯罪嫌疑人50余人,现已抓捕19人;荷花公安分局成功侦破杨某某为首的涉恶团伙案件,通过“村居巡查及百村综合整治”侦破华耀城办事处马庄社区以马某某为首的涉恶团伙案件,已刑拘17人,逮捕13人;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检察院共受理提请批捕案件49件257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10件194人;法院判决涉黑涉恶案件13起,判决人数110人。涉黑涉恶案的依法判决,有力打击了黑恶势力犯罪的嚣张气焰,伸张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群众看平安,首先看治安。有力有效打击犯罪、提高公众安全感,是加强平安川汇建设的重点。三个公安分局以“雷霆行动”百日会战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行为,通过雷霆行动治安案件发案率大幅度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案件破案率大幅提高,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60%。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盗抢骗“三打击一整治”专项行动、涉枪涉爆犯罪专项行动、禁毒严打整治,通过强力打击震慑违法犯罪,社会大局持续保持稳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多元调处化解矛盾

今年以来,川汇区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一项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工作来抓,着力构建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将风险化解于无形。先后出台了《全区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百日行动工作方案》,先后召开了专题会议、推进会议,韩凤龙书记对全区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百日行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目前,该区共建立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组织156个,拥有专兼职调解员624人,初步形成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各种调解资源和力量融合联动、高效运转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体系。今年以来,全区共排查矛盾纠纷110起,调解110起,调成110起,调解率100%,调成率100%。近年来全区无“民转刑”案件发生。

在化解信访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该区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依法妥善处置各种信访隐患;同时,对重点人员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措施,做到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无理诉求解释到位、生活困难帮扶到位。今年1至11月份,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7%,越级上访量同比下降63%,赴京涉访量同比下降89%。

编织治安防控网络

平安建设人人参与群防群治“在平安建设工作中,该区特别注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一是加强治安防范。全区着力构建区、乡(办)、村(社区)三级大巡防格局,实行专业巡逻与义务巡逻相结合,白天巡逻与夜间巡逻相结合,城区巡逻与农村巡逻相结合。①三个公安分局在中心城区设立9个治安卡点,9辆流动巡逻车对过往可疑人员和车辆进行盘查;特勤中队配备2辆巡逻专用车,10名全副武装特勤队员,对全区85个行政村(社区)进行轮回巡逻。真正达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的效果。②坚持常态化群众性的义务巡逻活动,全区85个行政村(社区),1800余人参加了义务巡逻活动,行政村(社区)巡逻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常态化,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参与率、知晓率、见巡率,有力震慑预防了潜在违法犯罪发生。二是强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该区扎实推进以视频监控为重点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按照城乡道路交叉口无死角、主要道路关键点无盲区、人员密集区域无遗漏的标准,川汇区财政拿出2000余万元,在原有500路监控的基础上,又安装515路电子监控摄像头。同时对区技防监控中心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建立乡(办)级平台9个,村级平台34个。整个工程从今年10月份开工,目前中心平台改造已接近尾声,设备正在安装,自然村正在布线,有的村正在立杆,预计12月底全部安装结束,设备开始调试运行。三是深化“民生治安保险”。为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财产不受损失,区委,区政府为全区11万户居民购买了民生治安保险,确保群众全部免费参保到位,努力以小保险助大平安,实现从社会共治到社会善治的提升。今年以来,全区有效报案数160件,已赔付150件,已赔付金额179800元,待赔付案件10件,待赔付金额10000元。四是建立完善综治中心。全区共建设了9个乡(办)级、85个村(社区)级综治工作中心。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建成“三室一厅”,包含综合协调室、矛盾调处室、治安防控室和群众接待厅。各办事处正在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中心作用。五是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按照每个网格至少配备1名专职管理员的标准,全区已建成网格291个,配备网格员291人。

多方联动广泛宣传

只有让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最广参与者、最终评判者,有效构建社会治理共享共建共治格局,才能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川汇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动力支持。

为提升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全区上下联动,多措并举,采取集中宣传与分散宣传相结合,传统宣传与新媒体宣传相结合,社会面宣传与入户宣传相结合。在集中宣传方面:①组织12辆宣传车,分沙南、沙北两个片区实行夜间、白天逐村逐社区,多番轮回宣传,②统一制作了《致广大市民的一封公开信》音频、89.3公益广告音频、扫黑除恶专题视频、在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家长群,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群,小区业主群等平台,组织不间断推送。③统一制作了带有宣传标识的手提袋3万个,《致家长一封公开信》宣传卡7万张、围裙3.5万条,抽纸4万盒、宣传单12万张。在分散宣传方面:①利用沿街门店、超市、学校、医院、加油站、出租车顶灯进行广泛宣传。②各办事处、行政村(社区)利用宣传车、农村大喇叭、宣传单、明白卡、手机短信、职工微信群、宣传条幅等进行有针对性宣传。③行业局委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创卫、扶贫攻坚、老旧小区改造、平安校园创建等载体,开展“小手拉大手”、“进村入户走访”、“进小区、入楼院”活动等形式,开展零距离宣传。具不完全统计,发放宣传单22万张,电子滚动显示屏156处,悬挂宣传条幅950幅,张贴即时贴4200张,刷写墙体标语420处,累计出动宣传车辆400余次,发送手机短信、微博、微信6万余条。同时,我们精心举办平安建设宣传版面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近年来川汇区平安建设工作成效,该区平安创建的氛围更加浓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夯实基层平安创建

按照市委、区委“六村共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区委政法委以创建“平安村(社区)”为抓手,深入开展平安川汇建设,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和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一是调整了“平安村(社区)”创建工作领导组,研究出台了实施方案、考核验收细则等文件,召开了全区“平安村(社区)”创建工作动员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部安排部署;二是组织召开“平安村(社区)”创建工作推进会,听取各办事处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创建意见和建议,进行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三是多措并举推进“平安村(社区)”创建工作。同时该区大力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考核命名了一批“平安村(社区)”“平安单位”“平安医院”“平安校园”。我们通过表彰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强化平安意识,积极为平安川汇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扎实推进专项治理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川汇区委政法机关始终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坐标,扎实办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小事、实事、具体事,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按照省市要求,结合该区实际,该区扎实开展了重点专项治理活动。一是加大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对排查出来的街头小广告、小宾馆小旅店无证入住,网吧上网和邮寄快件不实名登记及市容市貌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综合治理。据统计,共排查出租房屋1500余间,小宾馆和旅店760余家,网吧210多个,公共复杂场所40多个,私立幼儿园30多个,清理清除街头小广告17000余处,排除各类安全隐患180余处,停业整顿小宾馆旅店45家。二是扎实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建设年活动。排查校园周边安全隐患36处,清理校园周边流动商贩120余个,取缔学校小卖部21家,学校周边200米以内的零售摊点、网吧和游戏室基本清除,排查治理校园消防安全隐患19处。三是切实强化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和宣传教育工作得到持续加强。今年以来,该区各中小学校印发《致全区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3.6万余份,开展安全教育活动128场次,排查水域隐患62处,设立警示标示69个,加装防护栏11处。截止目前,全区未发生一起未成年溺亡事件。四是积极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管理。完善对三级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定期巡查、随访监测、救治救助等工作制度,认真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各项政策,对174名被确定为三级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严格落实监护人“以奖代补”政策和“五位一体”包保责任,按照动态管理原则,足额纳入财政预算,该区未发生严重精神障碍肇事肇祸重大案件。五是加强社区矫正监管和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全区已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233人,累计解除848人,在矫服刑人员385人,其中缓刑322人,假释2人,暂予监外执行13人,管制48人,无重大恶性案件发生;健全完善了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制度,制定帮教方案,落实“三帮一”帮教措施,压实帮教责任,帮教率达100%。截至目前,全区25名刑释解教人员全部帮教到位,无一人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

着力打造政法队伍

过硬的政法队伍是政法工作的根本保障。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过硬”总要求,切实加强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政法队伍;健全激励机制,大力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法机关创建活动,在该区政法系统推动形成“学先进、比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稳妥推进政法机构改革,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统筹推进司法机构改革、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和政法各单位改革“三项重点任务”,加强政治教育,严明规矩纪律,加强工作衔接,理顺了政法工作体制,设置了新的职能机构,法、检、公、司等政法部门严格按照上级司法机构改革方案,全面完成了政法机构改革工作任务,为政法领域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川汇区将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任务,为川汇区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走在全省和周口市前列提供坚强的政法保障。

(姚班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