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三国,你读懂了几分!贾诩,三国中智商最高的谋士

  • “奇谋百出,算无遗策”这是对贾诩的评价。
    说起来贾诩可能有的观众老爷们并不是太熟知,在曹操的智囊团中多数人记得的是郭嘉、双荀叔侄、程昱等人,对于贾诩出场的次数可能不是那么的多,但是贾诩的每一次出场都是王炸。
权谋三国,你读懂了几分!贾诩,三国中智商最高的谋士

最初的贾诩其实是跟着董卓混的,那个时候董卓只是一个军司马,贾诩只是董卓的一个部将。名声上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可贾诩这个人最强的本事就是自保,而且每次到了危险时刻都能轻松化解危机。按理董卓被吕布结果了之后,董卓的这些部将们都要受到清洗的。这个时候贾诩奉献出来了他的第一次智慧,开始撺掇着让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反攻长安。

  •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李傕、郭汜见董卓已死,本来不想再生事端了,只想带着西凉军着逃命。可这时候贾诩就跳了出来了,对着二人说“你哥俩要是想逃命那可容易了,可人家长安城的大臣干吗?你俩只管跑吧,迟早要被抓住结果掉的。”这俩兄弟一听倒也有理,毕竟当初跟着董卓也得罪了不少人,倒不如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杀回长安去。这二人带兵杀了回去,把长安城搞了个天翻地覆,连天子都挟持住了。实际上这个时候的贾诩还是有几分力挽狂澜的意思的,当时的献帝是这样对着贾诩说的:“卿能怜汉朝,救朕命乎?”一个天子能说出这种话来算是尊严都不要了,当时的贾诩是怎么回答的?诩拜伏于地曰:
    “固臣所愿也。陛下且勿言,臣自图之。”


权谋三国,你读懂了几分!贾诩,三国中智商最高的谋士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皇帝你先别急,这事让我来慢慢处理,我也希望你能够重掌朝政。贾诩这话应该是真的,但是能不能做到又是两回事了。他撺掇郭李二人杀回来可不是简单的为了报仇,他真正寻的就是汉献帝的信任。甭管你外面打的再凶,可是当时的天下还是大汉的。可是这李傕和郭汜二人都是个莽夫,除了干仗就是干仗,谁都没把这个皇帝放在眼里,抬头就是打,这倒好一打二打直接是把各自给打的七零八落,等到徐晃带人杀过来的时候,西凉军大半都阵亡了。

  • 按理说贾诩这个时候是跑不了的,可是贾诩在这混乱之中去了哪里?投奔了段煨去了,再辗转之下又傍上了自己的同乡张绣去了。这个时候跟着董卓混的那批人,死的死、伤的伤还就是贾诩有个落脚的地方!至于对着汉献帝说的那番话,只怕是早已经忘到了九霄云外了。可到了张绣这里也不得安生,随后曹操带着15万的大军杀到,这时候张绣急眼了,问了一句:“兄弟,这咋办?”贾诩是怎么答的:“操兵势大,不可与敌,不如举众投降。”张绣本来想问个计策,谁知道上来贾诩就直接15投,好吧打不过也就打不过,听得贾诩的计策也就投了。


权谋三国,你读懂了几分!贾诩,三国中智商最高的谋士

但谁都知道,贾诩投降和张绣投降是不一样了。张绣是一方之主,贾诩充其量不过是个帮忙的,所以对张绣来说以后是没了什么资本了,而贾诩不一样了,策反张绣这是有功之臣啊,所以曹操见到贾诩的第一次就直接说:“来跟我干吧,股票、期权任你选!”贾诩的回答是:“某昔从李傕,得罪天下;今从张绣,言听计从,不忍弃之。”这话一说就更让曹操钦佩了,确实是一个有风骨的人!如果只是到这里的话,可能贾诩这一生就随着张绣在宛城安静的过一生了,但偏偏曹操好色,这麻烦事就来了。

张绣肯定忍不了,贾诩更是在一旁说,这事得打。两场大战打了一两年下来,曹操是各种被完爆,怎么打都打不过!刘表和张绣彻底是被贾诩的料事如神给折服了,按理说这时候张绣有了资本了,可官渡之战的前夕袁绍又来招揽张绣,张绣都要直接投了。贾诩又是晓以利害关系,告诉张绣袁绍气量太小,不能容人,倒不如投了曹操。张绣听了贾诩的话,果不其然做了扬武将军不说还和曹操成为了亲家,地位也是稳固的很!这时候曹操说什么都不放走贾诩了,贾诩的身价自然也水涨船高,直接在曹操的谋士团中站稳了位置!

随后的官渡之战中,曹操打光了粮草有点想撤退的意思。这个时候贾诩又站了出来给曹操猛灌鸡汤,坚持、坚持、再坚持,多多寻找机会袁绍总有露破绽的时候。结果也真的如贾诩预料的一样,袁绍最终果然是被大败。当然贾诩的话曹操也不是全听,当初的赤壁大战贾诩是明面反对了,认为曹操应该带着这群兄弟在荆州稳一稳,可曹操不听,愣是和孙刘干了一仗,大伤元气。

  • 还没等回到许都,马超韩遂带着人马是直接杀了过来。要说这西凉军就是猛,曹操怎么打怎么输,被马超赶着打。这回怎么着?又是贾诩出面,离间韩遂和马超,结果西凉军不攻自破。这件事让曹操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了对贾诩的看法,因为贾诩到了曹营之后是算无遗策。曹操都有了几分的忌惮,所以随后的大大小小征战之中,贾诩被问策的机会就不是那么的多了。贾诩也知道锋芒毕露不是什么好事,与杨修的高调不一样,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所以他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


权谋三国,你读懂了几分!贾诩,三国中智商最高的谋士

当外面打的一片火热的时候,贾诩和曹丕走的近了起来,当起了曹丕的老师。最终在立接班人的时候,这位老师果断的为自己的弟子出了一把力,直接是打消了曹操废长立幼的想法。最后曹操死去的时候,贾诩名正言顺的就成为了柱国之臣了,直接被曹丕拜为太尉,位列三公,整个朝堂之上也只有曹真的地位能够和他一较高下了。随后的贾诩一直活了77岁,死后更是和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庙。

  • 纵观贾诩的一生,算是算无遗策。每一计都十分的精准,但从不锋芒毕露,他知道自己不是曹魏集团的元老人物,所以也处处小心,处处的隐藏自己的实力,直到最后当曹操身边的谋士老的老死的死之后,贾诩成为了魏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了。可以说从当初董卓身边的一个部将做到最后的太尉,贾诩的人生才是最刺激的,也是最险恶的,可能棋差一招就直接丧命了!

三国的江湖不是谁都能混的,尤其是在曹操的身边。混的太好了下场就是杨修、荀彧,混的不好了就是另一个蒋干。可以说贾诩在三国中智商一直都是最顶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