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一百零二讲: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襄公三十一年》发生在公元前542年,周景王三年期间。主要记述了十三件事:一是穆叔从澶渊会上回来。二是齐国的子尾设计杀害闾丘婴。三是鲁襄公怀念楚国的宫殿,最后在楚国宫殿里去世。四是鲁国人立子野为君主,子野在季氏家里去世。五是孟孝伯去世。六是鲁国人又立裯为君主。七是滕成公来参加鲁襄公葬礼。八是子产辅相郑简公去到晋国。九是莒国发生内乱。十是吴王派屈狐庸到晋国访问,为了沟通两国合作的道路。十一是北宫文子辅相卫襄公去到楚国。十二是介绍子产执政后的情况。十三是北宫文子向卫襄公说明威仪。

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一百零二讲: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经】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夏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宫。秋九月癸巳,子野卒。己亥,仲孙羯卒。冬十月,滕子来会葬。癸酉,葬我君襄公。十有一月,莒人杀其君密州。

【传】三十一年春,王正月,穆叔至自会,见孟孝伯,语之曰:「赵孟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若赵孟死,为政者其韩子乎!吾子盍与季孙言之,可以树善,君子也。晋君将失政矣,若不树焉,使早备鲁,既而政在大夫,韩子懦弱,大夫多贪,求欲无厌,齐、楚未足与也,鲁其惧哉!」孝伯曰:「人生几何?谁能无偷?朝不及夕,将安用树?」穆叔出而告人曰:「孟孙将死矣。吾语诸赵孟之偷也,而又甚焉。」又与季孙语晋故,季孙不从。及赵文子卒,晋公室卑,政在侈家。韩宣子为政,为能图诸侯。鲁不堪晋求,谗慝弘多,是以有平丘之会。齐子尾害闾丘婴,欲杀之,使帅师以伐阳州。我问师故。

夏五月,子尾杀闾丘婴以说于我师。工偻洒、渻灶、孔虺、贾寅出奔莒。出群公子。公作楚宫。穆叔曰:「《大誓》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君欲楚也夫!故作其宫。若不复适楚,必死是宫也。」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宫。叔仲带窃其拱璧,以与御人,纳诸其怀而从取之,由是得罪。立胡女敬归之子子野,次于季氏。

秋九月癸巳,卒,毁也。己亥,孟孝伯卒。立敬归之娣齐归之子公子裯,穆叔不欲,曰:「大子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长立。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古之道也。非适嗣,何必娣之子?且是人也,居丧而不哀,在戚而有嘉容,是谓不度。不度之人,鲜不为患。若果立之,必为季氏忧。」武子不听,卒立之。比及葬,三易衰,衰衽如故衰。于是昭公十九年矣,犹有童心,君子是以知其不能终也。

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一百零二讲: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冬十月,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子服惠伯曰:「滕君将死矣!怠于其位,而哀已甚,兆于死所矣。能无从乎?」癸酉,葬襄公。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请命。」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以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文伯覆命,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绎矣,民之莫矣。』其知之矣。」郑子皮使印段如楚,以适晋告,礼也。莒犁比公生去疾及展舆,既立展舆,又废之。犁比公虐,国人患之。十一月,展舆因国人以攻莒子,弑之,乃立。去疾奔齐,齐出也。展舆,吴出也。书曰「莒人弑其君买朱鉏。」言罪之在也。吴子使屈狐庸聘于晋,通路也。赵文子问焉,曰:「延州来季子其果立乎?巢陨诸樊,阍戕戴吴,天似启之,何如?」对曰:「不立。是二王之命也,非启季子也。若天所启,其在今嗣君乎!甚德而度,德不失民,度不失事,民亲而事有序,其天所启也。有吴国者,必此君之子孙实终之。季子,守节者也。虽有国,不立。」

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一百零二讲: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十二月,北宫文子相卫襄公以如楚,宋之盟故也。过郑,印段廷劳于棐林,如聘礼而以劳辞。文子入聘。子羽为行人,冯简子与子大叔逆客。事毕而出,言于卫侯曰:「郑有礼,其数世之福也,其无大国之讨乎!《诗》曰:『谁能执热,逝不以濯。』礼之于政,如热之有濯也。濯以救热,何患之有?」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北宫文子所谓有礼也。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

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一百零二讲: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卫侯在楚,北宫文子见令尹围之威仪,言于卫侯曰:「令尹似君矣!将有他志,虽获其志,不能终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终之实难,令尹其将不免?」公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诗》云:『敬慎威仪,惟民之则。』令尹无威仪,民无则焉。民所不则,以在民上,不可以终。」公曰:「善哉!何谓威仪?」对曰:「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像谓之仪。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顺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卫诗》曰:『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言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大小皆有威仪也。《周诗》曰:『朋友攸摄,摄以威仪。』言朋友之道,必相教训以威仪也。《周书》数文王之德,曰:『大国畏其力,小国怀其德。』言畏而爱之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言则而象之也。纣囚文王七年,诸侯皆从之囚。纣于是乎惧而归之,可谓爱之。文王伐崇,再驾而降为臣,蛮夷帅服,可谓畏之。文王之功,天下诵而歌舞之,可谓则之,文王之行,至今为法,可谓象之。有威仪也。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像,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

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一百零二讲: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译文

三十一年春,周景王正月,穆叔从澶渊会上回来。见到孟孝伯,告诉他说:“赵孟快要死了,他说话很马虎,不像是民众的主人。而且他年龄不到五十,而絮絮叨叨像个八九十岁的人,不能活得长久了。如果赵孟死了,执政的人会是韩先生吧。先生为何不对季孙去说这件事,可以及早树立友好关系,他是个君子。晋国君主将要失去政权了,如果不树立友好关系,使他及早具备鲁国,不久之后政权在大夫手上,韩先生懦弱,大夫们多有贪婪,要求与欲望没有满足,齐国、楚国又不足以随从,鲁国恐怕就危险了。”孟孝伯说:“人生几何?谁不会马虎?早晨活着还怕到不了晚上,哪里顾得上树立友好关系?”穆叔出来告诉别人说:“孟孝伯快要死了,我告诉他赵孟很马虎,结果他比赵孟还马虎。”又和季孙说到晋国的事情,季孙不听从。等到赵文子去世,晋国公室地位卑微,政权转移到奢侈之家。韩宣子执政,不能图谋诸侯。鲁国不堪忍受晋国要求,谗言与不同意见越来越多,因此有了平丘的会见。齐国的子尾害怕闾丘婴,想杀害他,派他率领军队征伐阳州。我国询问他们出兵的缘故。

夏五月,子尾杀害了闾丘婴,以取悦于我军。工偻洒、渻灶、孔虺、贾寅逃奔到莒国。子尾驱逐了群公子。鲁襄公建造楚国似的宫殿。穆叔说:“《太誓》上说:‘民众所想要的,上天必然顺从。’君主想要楚国,所以建造楚国的宫殿。如果不再去楚国,必然要死在这个宫殿里。”六月辛巳日,鲁襄公在楚国宫殿里去世。叔仲带偷了宫殿里的拱形玉璧,交给驾车人,放在他怀里然后又拿出来,因此而得罪楚国。鲁国人拥立胡国女子敬归的儿子子野,住在季氏家里。

秋九月癸巳日,去世,这是因为诽谤。己亥日,孟孝伯去世。后来鲁国人又拥立敬归的妹妹齐归的儿子裯。穆叔不愿意,说:“太子去世,有同胞兄弟就立他,没有就立年长的,年龄平均的选择贤能的,最佳行为方式平均的就占卜,这是古代的道路。死去的不是嫡子继承人,何必非要妹妹的儿子?况且这个人,身居丧事而不悲哀,身处忧戚而有喜容,这就称之为不会度量,不会度量之人,很少不出乱子的,如果要立,必然成为季氏的忧患。”季武子不听,最后还是立他为君主。等到安葬鲁襄公,他三次更换丧服,丧服的衣襟弄得像旧衣服一样。当时昭公已十九岁了,还有孩子气,君子因此知晓他不能善终。

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一百零二讲: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冬十月,滕成公来参加鲁襄公葬礼,懒惰而多哭泣。子服惠伯说:“滕国君主快要死了。他在哭吊的位置上懈怠,而悲哀过分,有死的征兆,能不跟从而去吗?”癸酉日,安葬了鲁襄公。鲁襄公去世的那个月,子产辅相郑简公去到晋国,晋平公因为我国有丧事的缘故,没有会见。子产派人将晋国宾馆的围墙全部拆毁而安放车马。士文伯责备他,说:“敝邑因为政事刑法不能修明,寇盗充斥,无奈诸侯属官来向我们君主朝拜,因此命令官吏修缮宾客所住馆舍,加高馆舍和里巷大门,增厚围墙,以使宾客使者无忧。如今先生毁坏它,虽然您的随从能够自己戒备,但让其他的客人怎么办呢?由于敝邑是盟主,修缮宾馆围墙,以接待宾客。如果都拆毁了,将怎么供给宾客之命?我们君主派我匄来请示命令。”子产回答说:“由于敝邑狭小,处在大国之间,而大国诛伐要求没有固定时间,因此不敢安居,搜索敝邑全部财赋,以前来朝见会商事宜。碰上执事没有空闲,而又不能见到,也不能听闻命令,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我们不敢献上财物,也不敢日晒夜露。如果献上财物,那么君主的府库充实。如果不陈列出来,也不敢献上。如果让它日晒夜露,恐怕因不时干燥潮湿而朽坏,以加重敝邑的罪过。我公孙侨听说晋文公为盟主时,宫室矮小,没有亭台楼榭,而是崇大诸侯所住的宾馆,宾馆如同君主的寝宫一样,宾馆里的库房马厩都加以修缮,司空按时平整道路,泥水匠人按时粉刷宾馆墙壁。诸侯宾客来到,甸人设置庭院火把,仆人巡视宫室,车马都有处所,宾客的随从有人代替服役,管车人为车轴加油,奴隶牧人养马人,各自做好份内的事,各部官吏各自展出自己的礼品。文公不让宾客多有停留,也没有多余废事。与宾客共同忧乐,有事就安抚,对不知的加以教导,而体恤其不足之处。宾客来到就像是回家,还有什么灾患?使宾客不害怕盗寇,也不害怕干燥潮湿。如今铜鞮山宫室绵延好几里,而诸侯住在像奴隶住的屋子里。大门进不去车辆,而又不能翻墙进入,盗贼公然行动,而传染病又不能戒备。宾客进见没有准时,命令也不可知晓。如果还不拆毁围墙,就没有地方收藏财礼,反而要加重罪过。胆敢请求执事,对我们有什么指令?虽然君王碰上鲁国丧事,但这也是敝邑的忧虑。如果能奉上财礼,我们修好围墙就走,这是君主的恩惠,岂敢害怕劳苦?”士文伯回去复命。赵文子说:“确实,我们实是没有规律,将容纳奴隶的房屋去接待诸侯,这是我的罪过。”就派士文伯去表示歉意。晋平公会见郑简公,礼仪有加,丰厚宴会让其回去。于是重新修筑接待诸侯的宾馆。叔向说:“言辞不可以废弃就像这样吧。子产善于辞令,诸侯君主依赖他,怎么能放弃辞令呢?《诗经》上说:‘上天之言和谐兮,人民得以融洽兮。上天之言愉悦兮,人民得以扩大兮。’他已经知晓这些了。”郑国的子皮派印段去到楚国,以告诉楚国人郑简公去到晋国,这是礼仪。莒国的犁比公生了去弃与展舆,已经立展舆为继承人,又废除了他。犁比公暴虐,国人都担忧。十一月,展舆依靠国人以攻打莒国的君主,杀死了他,自立为国君。去弃逃奔到齐国,因为他是齐国女子所生。展舆,是吴国女子所生。记载说“莒人弑其君买朱鉏,”是说他罪有应得。吴王派屈狐庸到晋国访问,为了沟通两国合作的道路。赵文子询问他,说:“延州来季子最终能立为国君吗?在巢地损失了诸樊,看门人杀死了戴吴,上天似乎在启发他,对不对?”屈狐庸回答说:“不立。这是两位君王的命运,并非是启发季子,如果是上天的启发,怎么会在如今继承的君王上呢?他很有规律而且能够度量,按规律办事就不会失去民众,能够度量就不会失去事情,民众亲近而事情有序,就是上天的启发。拥有吴国的人,必然是这个君王的子孙。季子,是一个守卫节操的人,虽然有国家给他,他也不会自立为国君的。”

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一百零二讲: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十二月,北宫文子辅相卫襄公去到楚国,这是因为宋国结盟的缘故。经过郑国,印段到棐林去慰劳他们,依照访问的礼节而使用慰劳的言辞。北宫文子于是进入都城访问,子羽为外交官,冯简子和子太叔迎接客人。事情完毕后文子出来,告诉卫襄公说:“郑国有礼仪,这是他们几代人的福气,恐怕不会有大国讨伐他们吧。《诗经》上说:‘谁能手执烫东西,却不用凉水来冲洗?’礼仪对于政事,就像天热而冲洗。冲洗用来消除炎热,还会有什么祸患呢?”子产执政以后,选择贤能而使用,冯简子能够决断大事,子太叔外貌秀美而内有文采,公孙挥能够知晓四方各国的作为,而且能够辨别各国大夫的家族姓氏、官职爵位、地位贵贱、才能高低,而且又善于辞令,裨堪能出谋划策,在野谋划就能获得,在城邑中谋划就不行。郑国将有与各诸侯的事情,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方各国的作为,并让他草拟外交辞令。和裨堪去到野外,让他谋划是否可行。把结果告诉冯简子,让他来决断。事情完成,就交给子太叔执行,以应对宾客,因此很少有失败之事。这就是北宫文子所谓的有礼仪。郑国人在乡校里游玩聚会,以议论政事,然明告诉子产说:“毁除乡校,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人们早晚事情完后去游玩,以议论政事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就推行,他们认为坏的,我就改正;这就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毁除它呢?我听说用忠于为善来减少怨恨,没有听说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议论怎么会遽然停止?就像防止河水一样,洪水冲破大堤,伤人必然很多,我不能挽救。不如在水小时决开口子加以疏导,不如让我听到这些话而当作药方。”然明说:“我蔑从今以后知晓先生是诚信可以侍奉的了,小人实在没有才能,如果这样行为,郑国就有依赖了,岂只是二三个臣子而已?”孔子听说这些话后,说:“由此观察,人们都说子产不仁爱,我不相信。”子皮想要让尹何来治理自己的封邑。子产说:“他尚年幼,不知道行不行?”子皮说:“他谨慎质朴,我喜欢他,他不会背叛我,让他去学习一下,就能知晓怎样治理了。”子产说:“不可以。人之所以喜爱一个人,是要对他有利。如今先生喜爱一个人而把政事交给他,就像是还不会拿刀就让他切割东西,他多半会受伤害,先生喜爱一个人,而伤害他,谁还敢期望先生的喜爱?先生对于郑国,是栋梁,栋梁折断椽子就会崩塌,我公孙侨就会被压住,岂敢不尽言?先生有美好的锦缎,是不会让人来学习裁制的。大的官职、大的封邑,是身体的庇护之所,而让学习的人来裁制,这比起美好的锦缎来说,不是更多吗?我公孙侨听闻学习而后才来政坛,没有听说过进入政坛才来学习的。如果真的这样行为,必有所害。比如打猎,射箭驾车都能贯通才能获得禽兽,还未尝试登车就射箭驾车,那么只担心翻车被压,哪有功夫想获得猎物?”子皮说:“说得好,我公孙虎不敏捷。我听到君子致力于知晓大的远的,小人则致力于小的近的。我,是个小人。衣服穿在我身上,我知晓慎重对待它,大的官职、大的封邑能庇护身体,我却疏远而怠慢它。要是没有先生的话,我是不知晓的。从前我说过:‘先生为了郑国,我为了我家,以庇护,是可以的。’从今以后知晓这样是不足的。从今天起,虽然是我家之事,也听从先生的话才行为。”子产说:“人心之不同,就像是他的面孔,我岂敢说先生的面孔如同我的面孔?不过心里觉得危险,就告诉你了。”子皮认为子产忠诚,就把政事全部交给他,子产因此能够作为于郑国。

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一百零二讲: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卫襄公在楚国,北宫文子见到令尹围的威仪,告诉卫襄公说:“令尹就像君王,将会有其它志向,虽然能实现志向,却不能善终。《诗经》上说:‘凡事无不有开始,进献完成有终止。’善终着实很难,令尹恐怕不能免于祸乱。”卫襄公说:“先生怎么能知道?”北宫文子回答说:“《诗经》上说:‘恭敬谨慎现威仪,计度人民来效法。’令尹没有威仪,民众就不能效法。民众所不能效法的,处在民众之上,就不可以善终。”卫襄公说:“很好,什么叫做威仪?”北宫文子回答说:“有威严而使人害怕就叫做威,有仪表而可以摹拟的就叫做仪。君主有君主的威仪,他的臣子害怕而敬爱他,把他作为准则而摹拟他,所以能保有国家,美名长留世间。臣子有臣子的威仪,他的部下害怕而敬爱他,所以能守住其官职,保护族人适宜家人。顺着这个次序以下都能这样,因此上上下下都能互相巩固。《卫诗》上说:‘他有威仪而文雅安和,他是不可挑选的。’说的就是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大小都有威仪。《周诗》上说:‘明白好友所辅助,相助都很有威仪。’说的就是朋友之道,必须互相教导威仪。《周书》上列举周文王的规律,说:‘大国畏惧他的力量,小国怀念他的规律。’说的就是畏惧而敬爱。《诗经》上说:‘不去识别不去知,顺从上天来效仿。’说的就是仿效而摹拟。商纣王囚禁周文王七年,诸侯也都跟从囚禁,商纣王害怕而释放周文王,可以称之为是敬爱,周文王征伐崇国,再次驾临崇国就降服为臣,蛮夷率先臣服,可以称之为是畏惧;文王的功劳,天下民众赞颂而歌舞,可以称之为是仿效;文王的行为规范,至今为人效法,可以称之为是摹拟。这就是有威仪。所以君子在位使人畏惧,施舍使人爱他,进退可以度量,周旋可以仿效,容颜举止可以观赏,作事可以效法,规律行为可以摹拟,声音气度可以使人快乐,举动有文明,言语有条理章法,以此对待手下,就称之为有威仪。”

左丘明《左传》解析第一百零二讲: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襄公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