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多种因素造成荆轲刺秦王失败!但失败却有意义。


《荆轲刺秦王》:多种因素造成荆轲刺秦王失败!但失败却有意义。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也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人们在身临其境地欣赏波澜起伏的历史故事后,还要做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判者,因为“读史使人明智”。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是这样的: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六国之前的6年。秦将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向北进军来到燕国南部的边界。兵临城下,燕国形势危急。

为了救危在旦夕的燕国,田光自杀,樊於期自刎。易水河边,白衣白冠送荆轲。渐离击筑,荆轲悲歌,“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无不暗示着荆轲有去无归的结局。咸阳宫内刺杀场面惊心动魄,图穷匕见,绕柱逐秦王,最后荆轲“被八创”而战死。《战国策》为我们塑造了荆轲这个悲剧形象。

《荆轲刺秦王》:多种因素造成荆轲刺秦王失败!但失败却有意义。


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荆轲刺秦王》全篇充满着悲剧色彩。作者经过重重的烘托、铺垫,暗示此次刺杀终会失败。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客观原因:

(一)荆轲的助手不给力,一人没来,一人没用。

荆轲在出发前,已经选好了助手,这个人住得远还没有来。但太子丹报仇心切,催促荆轲赶快行动。所以荆轲选择的助手没来,这是荆轲失败的因素之一。

荆轲带到秦国的助手是秦武阳,他是燕国的一名勇士。最突出的战绩是“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 ,人们都不敢与他对视,可见他气势逼人。

但到了咸阳宫殿前的台阶,秦武阳临阵胆怯,吓得变了脸色,这让秦国的群臣都感到奇怪。在危机时刻,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对秦王解释原因,说他是“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所以害怕。秦始皇听到这样的解释以为自己的天威震慑到这个助手,这让荆轲躲过了一劫。

但在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秦武阳消失了,可见秦武阳是一招败棋。

《荆轲刺秦王》:多种因素造成荆轲刺秦王失败!但失败却有意义。


(二)燕太子丹生性多疑,难成大业。

《战国策•燕策三》记载, 为了刺杀秦王,燕太子丹找到了智勇双全的田光。但田光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无法完成太子的重托,便向他推荐了荆轲。太子丹喜出望外,但他却告诫田光说:“丹所报,先生所言也,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告诫田光不要泄密,这显然是对他不放心。

当荆轲接受田光的委托后,田光便自杀了。一是为了激励荆轲,二是以死来证明自己的忠诚。可见,燕太子丹多疑的性格,造成了田光的自杀。

燕太子丹对田光有疑心,对待荆轲也有疑心。这为荆轲刺秦王失败埋下了伏笔。

在《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准备去秦国前,“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等待友人一起完成刺杀任务,然而燕太子丹却怀疑荆轲改变初衷后悔了。太子丹就又请求荆轲说:“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你不动身,我就先派秦武阳先走!这显然是逼荆轲赶快行动,荆轲听后怒叱太子。“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并且解释到“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太子怀疑,荆轲愤然辞行,踏上行刺之路。这从侧面反映出荆轲并没有完全准备好就被燕太子丹逼迫而去。

如果与荆轲同去的不是秦武阳,而是他要等的友人,如果刺杀中助手能助他一臂之力,那么荆轲刺秦的成功与失败,那就不一定了。

《荆轲刺秦王》:多种因素造成荆轲刺秦王失败!但失败却有意义。


(三)燕太子丹谋事不周,想法不切实际。

荆轲在初次拜见燕太子丹时,就对他说明了自己的计划,“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 刺秦王首先要见到秦王,而见秦王要准备“信物”,即见秦王要有重礼!要舍得割舍燕国的城池,要舍得献出秦的叛国者樊於期的首级,荆轲是个有勇有谋之人。

为了让樊於期主动献出头颅,荆轲说出了自己的刺秦计划,“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樊於期认为计划可行,然后慷慨自刎。可见,荆轲刺秦王的目的是刺死秦王。

然而,荆轲刺秦王失败后,靠着柱子笑着,骂道:“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事情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想活捉秦王,订立契约,回报燕太子啊!

由此可见,荆轲的计划是刺死秦王,而燕太子丹的计划是让荆轲先胁迫秦王,迫使秦王订立盟约,归还土地或者不攻打燕国,胁迫不成再杀秦王。这样的想法显然很荒谬,让一个人面对一国之君,又想胁迫他,又想杀他。这种首鼠两端的想法,打乱了荆轲的行刺计划。

如果按照荆轲原来的计划在秦王没有防备之前,在秦王慌乱之时,荆轲手起刀落,刺死秦王的成功率会更大一些。可见,燕太子丹谋划不周,是荆轲刺秦王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了。

纵观历史,燕太子丹的所作所为无不影响着荆轲刺秦的成功与否。尽管荆轲有执行力,但燕太子丹的急功近利和生性多疑的性格,又间接地导致了荆轲刺秦的失败,留给后人无限的叹息。

《荆轲刺秦王》:多种因素造成荆轲刺秦王失败!但失败却有意义。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主观原因:

(一)荆轲剑术不精湛。

我们再看一遍荆轲刺杀秦王的动作: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刚开始荆轲按照计划行事:左手抓住秦王的袖子,右手握住匕首刺杀秦王。但秦王惊起,没有刺中。然后是荆轲追着秦王跑,优势还在荆轲这一方。夏无且投掷药箱,反过神来的秦王用剑砍伤荆轲。荆轲投掷匕首刺向秦王,但没有刺到秦王,匕首扎进了柱子里。可见他的剑术不是十分精湛。

陶渊明曾在他的诗歌《咏荆轲》中写道“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说他“剑术疏”是他刺杀失败的主要原因。

《荆轲刺秦王》:多种因素造成荆轲刺秦王失败!但失败却有意义。


(二)荆轲严重低估了秦宫的准备和秦王的实力。

秦武阳如此勇猛的人,但在秦殿之下却也“色变振恐”,可见秦宫的阵势之大之庄严。秦王配剑上朝,秦国堂上有侍从,堂下有带兵器的宫廷侍卫,这些都能看出秦朝并非没有戒备之心,他们有防范之心,也有防范之举的。

荆轲刺秦王,秦王虽惊慌,但“惊”“起”“跑”动作干净利落,抽出剑就能砍断荆轲左侧大腿,可见秦王武功也很好。荆轲对秦王个人能力估计严重不足,也是他失败因素之一。

《荆轲刺秦王》:多种因素造成荆轲刺秦王失败!但失败却有意义。


(三)荆轲意气用事。

荆轲劝说樊於期献出头颅时,说了一句:“将军岂有意乎?” “岂有意乎?是否有这个意愿呢?暗示出一种积极的猜测,一种情感的煽动;而燕太子丹在催促荆轲行动时,说了一句:“荆卿岂无意哉?” “岂无意哉?”该不是没有这个意愿了吧?传递出一种消极的怀疑,一种情感的不信任。

两个人的结局一个是自刎,坦然接受;一个是怒叱太子”“终已不顾”的意气用事。可见两个人的行为都有古代侠士的气质,但一个理智占上风,一个是感情占了上风,成败可见。

《荆轲刺秦王》:多种因素造成荆轲刺秦王失败!但失败却有意义。


(四)荆轲运气不佳。

很多历史都有巧合,一个小人物也许会决定历史的走向。如果没有那个叫夏无且的御医扔了一个药箱,秦王可能就没有机会拔出宝剑,他可能会被荆轲刺死。或者秦始皇衣服质量好点儿,荆轲武功高点儿,匕首扔得准一点儿,历史也许就被重写。

总之,荆轲失败的原因有运气差这个因素,但实际上即使荆轲刺杀成功,他也不法改变历史的进程。因为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实现国家统一,这已是历史大趋势,而执行这一历史使命的是强大的秦国。即使荆轲刺秦王成功,还会出现第二个嬴政统一全国。荆轲刺秦王是时代的悲剧,是历史的悲剧。

《荆轲刺秦王》:多种因素造成荆轲刺秦王失败!但失败却有意义。


荆轲刺秦王的意义:

春秋战国四大剑客的刺杀行动,只有荆轲失败了,但他却被后人记住并且传颂。“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易水悲歌歇,秦庭侠骨香”这些都是赞美荆轲的话。其实,荆轲的形象是他的敌人塑造起来的,因为他刺杀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主秦始皇。

面对强大的秦国,面对可能覆灭的燕国,他为百分之一的希望,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荆轲虽然失败了,但他依然是一个英雄。荆轲的壮烈行动,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心中的理想而英勇斗争。

《荆轲刺秦王》:多种因素造成荆轲刺秦王失败!但失败却有意义。


总之,荆轲的英明与成败无关,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寒冷的易水,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他的心脏咸阳宫单挑亲王。他无法预料后果,但他敢于向强者挑战,敢于一人对抗一国!谁都知道这次刺杀生还的几率几乎为零,将会一去不复返。荆轲自己也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但他不曾回头!虽然有人对荆轲有各种各样的分析甚至怀疑,但没有一个人怀疑过他的胆略。

关注“幽兰笑一笑”,让我们一起笑对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