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思维 VS 管理思维

管理的目的是什么?经营结果;

经营的结果是什么?股东回报率。


商业思维 VS 管理思维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把管理的动作和经营的结果一起来看,所以我们是为了管理而管理,只是把管理做得更复杂而已。并没有真正去激发员工的意愿、团队的意愿,只是说拼命用制度、规范、表单来约束和规范你,而忘了一个人性的部分,就是“我愿不愿意做这件事情”。

一旦把一个人意愿激发起来,人的能力自然而然就能够成长。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都是on job training,真的不是通过培训、通过off job training坐在教室里面学出来的,那只是很小的辅助的一部分。

经营和管理最大的差别,我们来举一个例子。

商业思维 VS 管理思维

我最近在做一个关于食品业的项目,一个中国食品连锁店。这家公司会雇佣非常成熟、专业、西式的餐饮连锁企业的人,把他们挖过来。他们每天会规范店员的行为,店员的行为里面,你要做什么、你不能做什么,你今天多卖了十单还是少买了十单,你的工作上了两个小时的班还是三个小时的班,每个小时14块钱……他做的这些其实都是管理的活动。

但如果今天我们的店长做的是经营的活动,谈的是经营的道理的话,他其实可能就在想,第一,我怎么样知道一公里范围之内我有多少客人,是我的目标客户群,我怎么样让我的一公里或两公里范围内的客人在饿了的时候、需要的时候想起我?谁是我的目标客户群?我要做什么事情来持续影响他们,让他们来这里消费?我要有什么方法?

商业思维 VS 管理思维

比如说,我是不是要去扫一扫楼道,我是不是请那些有孩子的家长来,告诉他们你以前过生日的方式是在家里买个蛋糕,今天到我这里来我可以教你怎么做汉堡,在我们店里做,是你亲手做的,上面还有你自己的名字,而且是大家一起做的,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分享。那可能他的感受就不一样,同时你也把东西卖出去了,而且你还做了品牌——而不仅仅是把例行的事做完。

店长有经营的思维的时候,他就开始去寻找他跟一公里两公里范围内的客人互动的方式是什么,这个范围内有多少人群,哪些是我的目标客户群,怎么样可以去影响他、服务他,怎么样让他感觉很开心,甚至可能说,都是街坊邻居嘛,我在这里开店很多年了,可能你去办个事了,小朋友可以帮忙照看一下,在店里又可以吃东西,可以玩一会儿。

这就是一个经营的思维。而不仅仅是要求员工把一些事给做了。他要懂得教导店内的员工一起来有经营思维,一起去想我们的创收是什么。管理是把某些活动做完,但是这些活动对创造收入有没有什么正面积极的影响呢?不知道。没有连接没有关系,只有断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