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创造者李渊的政治智慧?

说起唐朝,一定会说起武则天,唐明皇,李世民这些大人物。而他们的祖上李渊,存在感仿佛不是很强,他像历史潮流中的一朵浪花,转眼即逝。然而,没有李渊,哪里会有唐朝开国?哪能谈得上盛世呢?

大唐的创造者李渊的政治智慧?

李渊计划是占领长安,但是如果突厥包抄后路,李渊不等于腹背受敌吗?万一长安攻占不顺利,后方被突厥占据,李渊到哪里寻找安身之所呢?所以,要想保住太原这个后方大本营,李渊必须跟突厥搞好关系。

与突厥的关系好坏,强弱对比,简单而明确。思考了几天,李渊给突厥始毕可汗写了一封彬彬有礼的信,希望与突厥合作,拯救天下,答应恢复隋文帝时期的政策,多给突厥以利益照顾。突厥支持李渊当皇帝,李渊原本的意图不也是当皇帝吗?应该说,这正中李渊下怀啊。然而,李渊忽然陷入犹豫不决之中,迟迟不能给突厥可汗回答。这是为什么呢?

大唐的创造者李渊的政治智慧?

经过史学家的考证,原来,突厥可汗在答应支持李渊当皇帝的同时,又提出一个重要条件,李渊必须先向突厥称臣。李渊还未曾起兵,自己还没有当上皇帝,却先向突厥称臣,李渊从心里就不愿意接受。

然而,如果不答应突厥的条件,等于跟突厥的联合也告破裂。李渊有破裂的本钱吗?其实没有。李渊只能陷入严重的矛盾中,左右为难。难题也考验着刚刚组建起来的政治团队。用暂时的称臣,换取突厥的支持,这究竟是不是一笔合算的交易?几乎所有的人,都来劝说李渊接受这个条件。裴寂来了。刘文静来了。李世民来了。后加入的李建成也来劝父亲接受。

大唐的创造者李渊的政治智慧?

李渊还在犹豫,但他拿不出解决的办法。时间等于机会,现在已经到了最佳的起兵时间。然而,李渊还在犹豫。正在这时,发生了李渊预料不到的状况。兴国寺出了问题。兴国寺是新兵集合的指挥部。兴国寺代表着李渊的军事力量。忽然,李渊听到了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兴国寺里传出话:唐国公如此犹豫不决,还能成什么大事,我们解散算了。

大唐的创造者李渊的政治智慧?

如果集合起来的军队不能够听从李渊调遣,那么李渊的所有本钱都丧失了。最后,李渊只好接受大家的意见,接受突厥的条件,首先向突厥称臣,然后谋求天下。关键时刻,到底是谁促成此事呢?唐史大学者陈寅恪先生考证,兴国寺兵马的背后,就是李世民。这从一个角度证明了李世民的果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