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故事| 别怕,我们为你发声

古希腊神话记载着关于山林水泽女仙厄科的传说,厄科见罪于天后赫拉,赫拉责罚她一生只能重复他人的声音。厄科从此说不出完整的句子,也无法向心爱的美少年纳西索斯表白心意。厄科在山洞中郁郁而终,只剩下一缕回声,重复着山中旅人的低语。

检察故事| 别怕,我们为你发声

从神话回返纷繁的现实,在距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也有一些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幸受损,但他们或是受困于身体机能,或是受限于文化知识,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无法独自走进司法的领域,维护自身利益。

然而,共和国的律法不曾放弃他们,检察机关的支持起诉职能,便是来自守护者的一捧暖意。


今天小厦为您带来的这则检察故事,原型源自厦门市同安区检察院办理的一个真实案件。(出于保护当事人隐私需要,文中有化名及改编。)


《碎花与天空》


我在某个冬日的下午抵达村庄。南国的冬天只要未逢阴雨,终归是和煦的。

日光照射已然收割过庄稼的田地,村口小卖部的屋檐下,有老人在一小片阳光中打盹。目力所及的村庄边缘,青山依旧如黛如碧色烟雨。

检察故事| 别怕,我们为你发声

这样的时节倒是适合远足、登山或者只是闲坐。但人间奔波,并非所有人皆有闲情偷得浮生半日闲。比如阿禾一家。

阿禾这个名字是我从公诉部门的同事那里听来,让人想起郁郁葱葱的田野,或许她的父母希望女儿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

世间之事,也许常常如此事与愿违。

检察故事| 别怕,我们为你发声

那位同事于水房遇见我,便问我,“有个案子,犯罪嫌疑人侵犯了一位智力发育迟滞的少女,少女已经产下孩子。刑事方面证据确实充分,民事方面能为母亲和孩子做些什么?”

后来我们科室收到公诉部门移送的线索,彼时的“犯罪嫌疑人”长某已经被判处刑罚。少女和她的孩子身居一筹莫展的境地。

检察故事| 别怕,我们为你发声

我看向眼前的民房,褐色砖墙、灰瓦屋顶,自带一个很小的院子。房子是租来的,他们从某个名字拗口的村庄来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南国,阿禾的父母一直在附近的集镇打工。

阿禾的母亲站在院门前等我,怀中抱着一个婴儿,看上去刚刚入睡。

她费力微笑,像是竭力保持礼节,对我说,“家里有点乱。阿禾她爸忙着出去打工,家里又多了一张嘴。我整天照顾孩子,也没时间整理。阿禾听说有人来看她,很高兴的,一定要穿最喜欢的碎花外套。”

检察故事| 别怕,我们为你发声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阿禾,她在院子里得意地向我挥舞一只柯基玩偶。

她说,“姐姐,你看,狗狗在保护我。”

阿禾的母亲说,“那人曾经吓唬过阿禾,阿禾常常做恶梦。社区送来这个玩偶。大概因为在老家,我们养过一只黄狗看家,阿禾现在不做恶梦了。”

我可以想象少女昔日的遭遇。她被侵害的地方,是一间废弃的小仓库。父母辛劳在外,她孤身一人遭遇灾祸。因为恐惧,因为智力迟滞,她无法言说自己的苦难。

我翻阅着阿禾母亲拿出的住院票据、门诊收据,纸张略有折痕,有些字迹稍有模糊,却叠放整齐,置于原本盛放饼干的小铁盒。

于她诊疗之时,于她身处医院的时日,那些无言的单据在她父母生满硬茧的掌心辗转,被临时置于裤兜、上衣口袋、手提袋,再被小心整理与存放。

检察故事| 别怕,我们为你发声

我梳理过刑事诉讼的证据材料,亦初步核算过各项费用与抚养费,模糊的单据可以至医院复印与调取,再加上阿禾的家庭情况。检察机关启动支持起诉,无论程序还是实体,皆是具备理据。

离开村庄之前,我看了看那座仓库。屋顶残缺了一块,仰望之时,可以看见一小片青色的天空。日光之下,罪恶终是无可逃遁。

检察故事| 别怕,我们为你发声

后来,我收到法院判令长某给付侵权赔偿和抚养费的民事判决书。

判决生效后的第三天,我收到阿禾母亲的短信,她说,“今天我们准备去爬山。社工说,多出去走走,两个孩子会开心一点。”

检察故事| 别怕,我们为你发声

支持起诉是指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当事人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无法起诉的,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支持权益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检察故事| 别怕,我们为你发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