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中國航天又一技術難題被攻克!泰網友:中國是亞洲的大哥

里程碑!中國航天又一技術難題被攻克!泰網友:中國是亞洲的大哥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

近日,中國航天又迎來新突破,研製人員放出一些火箭助推器的珍貴畫面,披露展示了當前航天最新技術。這項技術突破之前一直有一個令無數航天人頭疼的難題,在歷經了數十年的分析驗證之後,航天人員終於攻克了技術難關!中國航天取得又一次技術進步!

據央視報道,4月2日航天研製人員最新披露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助推器在空中開傘和精準落地的珍貴畫面。這個畫面顯示了我國航天的一項重要進步——首次驗證了基於降落傘的落區控制技術。早在今年3月9日,我國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54顆北斗導航衛星。而在此次任務中,除了發射衛星之外,長三乙火箭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驗證基於降落傘的落區控制技術。這項技術一直困擾了中國航天人數十年,直到現在驗證成功終於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進步,實在可喜可賀!

里程碑!中國航天又一技術難題被攻克!泰網友:中國是亞洲的大哥

圖為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

可能會有很多人疑惑,這個複雜的名詞“基於降落傘的落區控制技術”究竟是什麼意思?很簡單,就是一般火箭升空後,下級火箭燃料耗盡後會一節一節解體,這些包括助推器在內的火箭殘骸就會墜落地面。而這項技術就是控制火箭殘骸墜落到指定地區。因為之前這種墜落是不受控的,因此如果周邊有居民區的話很可能造成嚴重影響,所以中國發射火箭一般都是在西北人煙稀少的地區。這個不受控的墜落問題這也是火箭發射任務中的一個難題。

而在此次任務中,研製人員給火箭的一個助推器安裝了多個降落傘,在墜落過程中先後展開,成功控制了助推器墜落時的姿態和方向。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傘控系統總體設計師 張普卓:“我們助推的落區範圍大概是30(千米)乘90(千米),是2700平方千米。我們通過翼傘來控制它,落到指定的點,所以這個面積會大幅縮減。”聽起來只是加了幾個降落傘,好像沒什麼技術含量,但是這背後,是一代航天人歷時數十年的實驗驗證。

里程碑!中國航天又一技術難題被攻克!泰網友:中國是亞洲的大哥

殘骸

那麼,傘降控制究竟難在哪?此次試驗又實現了怎樣的突破呢?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傘控系統總體設計師張普卓表示:“難點是傘怎麼打開”。事實上,一個助推器在分離的時候速度大概是2000多米每秒,在這種情況下不但傘打開,並且打開之後使傘不受破壞,這是個非常難的技術難題。那麼是怎麼解決的呢?

里程碑!中國航天又一技術難題被攻克!泰網友:中國是亞洲的大哥

圖為工作人員為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安裝傘降裝置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找到一個準確的開傘時機,讓助推器的角度、速度和姿態等指標都能滿足開傘的要求。為了能夠準確地抓住這個時機,研製人員在助推器上安裝了一套測量裝置,能夠實時監測到助推器的位置和姿態。不僅如此,這套裝置還基於北斗系統,實現在複雜野外山林地區的精準的定位跟蹤,幫助研製人員在殘骸墜落後迅速找到落點位置。

這也是我國首次在火箭發射任務中實現殘骸信息的實時接收、處理和顯示。根據定位到的落點位置,研製人員在25分鐘之內就找到了火箭殘骸。而此前完成這項工作短則需要幾小時,長則需要數月。中國航天每一個進步背後都是無數航天人辛苦付出的心血,這次攻克了十年難關,可喜可賀,相信未來這項技術成熟後,還將為我國的火箭帶來更大的提升空間。甚至有泰國網友評論:中國是亞洲的大哥,更是亞洲的希望!(渡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