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雲祭掃”讓愛在“雲端”迴響

清明“雲祭掃”讓愛在“雲端”迴響

圖源義烏市融媒體中心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到一年清明時。一束鮮花、一支香燭、一份貢品……再寫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懷,在微信平臺上盡情地傾吐和抒發,這種通過寫悼文,祭掃已逝親人的綠色環保方式,如今越來越受到市民的青睞。

網上祭掃,傳承明禮和孝義

4月2日下午,蘇溪鎮徐樟塘村文明實踐站舉辦了一場“祭拜祖先·緬懷先烈”清明節網上祭掃活動,並邀請新四軍研究會成員樓森,為村民講述紅色故事,緬懷革命先烈。

“沒有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沒有共產黨領導人民得解放,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92歲高齡的樓森老人動情地講述著紅色故事,他告訴記者,清明祭掃,傳承著一種信仰,這種信仰就是明禮和孝義。

這個清明節,蘇溪鎮還通過“黨建+單元”三級作戰塔群,倡導群眾閱讀有關清明的詩詞、文章等文學經典,探究傳統清明文化內涵與本地節日習俗,追憶故人留下的好家風好家訓、豐富精神生活,抵制迷信低俗、奢侈浪費等不良陋習,提倡在世多陪伴、在世多盡孝,主動關心關愛家人,鼓勵群眾參與到“孝義文化”建設中來。

特殊時期,“雲祭掃”同樣有意義

隨著各地“雲祭掃”服務推出,網絡上也不斷掀起相關話題。在微博平臺上,“雲祭掃”相關話題有十幾個,其中排名第一的話題閱讀量達到500萬。不少市民表示,緬懷先人,貴在心意,“網上祭掃”滿足了“身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的現實需求。

3月25日,我市開通網上祭掃通道,市民可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百善殯葬網”點擊“在線祭掃”,伴著舒緩的音樂聲,在手機屏幕上就能給先烈、給先人獻上自己的心香,遙寄思念,還可以留言訴說衷腸,追憶故人、緬懷逝者。目前已有1萬多人在該平臺參與祭掃。

與此同時,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發出“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的號召,轉發軍人事務部網站和中華英烈網活動專欄鏈接,倡議市民採取網上獻花、發表祭文或留言等方式緬懷先烈,致敬英雄並學習先烈事蹟。

採訪中,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清明祭掃活動該如何變革,社會各界已經爭論了許多次。這個疫情迫使大家宅居抗疫的特殊時期,恰恰給了大家全面衡量傳統祭掃利弊的時間,也是一個全面推動文明祭掃的契機。

(原標題《清明“雲祭掃” 讓愛在“雲端”迴響》,原作者餘依萍。編輯樓菲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