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費優惠 網上辦稅”提速復工復產

安徽日報

辦稅更便捷,服務更貼心,政策更優惠……記者4月1日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獲悉,全省稅務系統通過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和信息化措施,幫企業紓困解難,助力復工復產。稅務大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全省開具增值稅發票企業戶數已達去年同期的92.1%,復工復產持續向好。

減稅力度大,“真金白銀”支持企業

減稅降負,讓企業輕裝上陣。今年一季度,全省共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運輸企業、公共交通運輸服務企業、生活服務及居民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企業免徵增值稅6186.58萬元,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6211.58萬元,為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企業辦理延期繳納稅款76.63億元,為出口企業辦理出口退(免)稅76.77億元;為10.5萬戶中小微企業退回政策發佈前已繳納的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費11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國家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的困難推出稅收優惠政策。自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徵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徵收率徵收增值稅。

“所謂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是指年應徵增值稅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下的納稅人。對小規模納稅人的減稅,主要針對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也就是說,徵收率下調政策不僅適用於個體工商戶,還適用於部分小微企業,將惠及我省大部分市場主體。 ”省稅務局總審計師趙弘表示。

為了緩解小微企業的“融資之渴”,我省還推進“稅融通”業務,將受惠企業的納稅信用範圍“擴容”至M級企業,這意味著新辦企業也能申請貸款了。目前,全省共為4.5萬戶中小微企業辦理“稅融通”貸款41億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問題。

辦稅更方便,網上辦稅全面提速

為將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到位,更好地幫扶企業,全省稅務部門推廣“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在全國統一185個稅費事項實現網上辦理的基礎上,將“安徽版”網上辦稅繳費事項範圍拓展到273項;將4月份納稅申報期限由4月20日延長至4月24日,納稅人受疫情影響辦理申報仍有困難的,可以申請辦理延期申報。

為讓“企業少跑路、信息多跑腿”,稅務部門聯合銀行,實現銀稅數據直聯,將業務辦理拓展到線上,貸款申請、審批、授信、放貸網上一站式辦理,大大提高了辦理速度。

外貿出口退稅再提速。全省稅務部門將正常出口退稅的平均辦理時間在去年10個工作日的基礎上再提速30%,壓縮到7個工作日,探索推行離境退稅便捷支付、“即買即退”等便利化措施。截至3月底,全省稅務部門已累計辦理出口退(免)稅60.13億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出口企業資金壓力。

政策效應凸顯,復工復產持續向好

目前,稅費優惠等疊加政策助力復工復產的“政策效應”初步顯現。據趙弘介紹,2月10日復工以來,截至3月29日,全省開具增值稅發票企業戶數已達去年同期的92.1%。

從地區來看,全省16個市開票戶數超過去年同期八成,其中14個市達到九成以上。第七週,14個市開票金額分別較上週增長20%以上,馬鞍山、滁州分別增長117.7%和82.9%。

從行業來看,屬於高技術製造業的電子元器件、半導體、集成電路和光電子器件製造等行業開票金額甚至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反映高技術製造業發展較好,受疫情影響較小。

製造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日均開票戶數和金額環比分別增長26.7%、81.2%;房地產業恢復水平較好,日均開票戶數和金額均已超過去年同期;建築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日均開票戶數和金額環比分別增長26.9%、49.4%;住宿餐飲企業營業開票面已達78.3%,日均開票金額恢復到去年同期的56.9%。

“確保稅費該減的減到位、該免的免到位、該降的降到位、該延的延到位、該緩的緩到位、該退的退到位。”趙弘表示,下一步全省各級稅務機關將圍繞“減稅費優服務助復產促發展”這一主題,抓好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的落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王弘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