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跳槽前,總想找好下家再辭職?知道這三點,不找下家也無妨

表弟最近遇上了煩心事,自己原來管的下屬,在這次職位調整中,居然成了他的上司。

據他吐槽,下屬是總經理的親戚,靠裙帶關係才能升職,現在想讓我幫他介紹份工作,他急著想辭職跳槽。他的原話是:這樣靠關係競爭的公司肯定發展不起來,他要立刻馬上離職。

我直接懟了句:“你乾的不爽,直接走不就得了,就算給你找上下家,你確定能去?”

“沒有下家怎麼行?沒工資怎麼養家,怎麼還房貸?”表弟憋著通紅的臉反問?

“那你看來還能幹下去”。我丟了這句話後走了。

像表弟這樣,在公司乾的不爽,想辭職,但又瞻前顧後的人很多,總想著找好下家再離職,這樣比較穩妥,其實以我多年的職場經驗來看,找下家對你的離職一定影響也沒有。

為什麼這樣說?繼續往下看:

離職跳槽前,總想找好下家再辭職?知道這三點,不找下家也無妨

一、弄清為什麼離職,就明白找下家一點用也沒有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為什麼要辭職,再看找下家能否對離職是否有幫助。我認為主要的離職情況有兩種:

1.主觀思維:對公司不滿意

主觀思維上的不滿意有以下幾種情況:可能是對同事不滿意,可能是對自己的領導不滿意,或者對公司的文化不適應。

我的觀點是:主觀上的不滿意,更多的是自身的問題,會隨著你的辭職而帶到下一個公司,你在下一個公司還會產生主觀不滿意,因為你並沒有改變。

所以如果你因為主觀上的不滿意而辭職,辭職前,找不找下家沒有多大意義,反正還會因為下一次的不滿意而辭職。

2.客觀思維:目前公司滿足不了我的成長

這個成長是廣義的成長,包含這麼幾種情況:給不了我想要的薪酬,沒有我要學的技術,實現不了我人生的價值等。其實也就是職業瓶頸,公司給不了你想要的平臺。

這種成長辭職有兩種情況:

  • 自身能力>崗位能力

這時候你提出辭職,公司大概率會挽留你。如果公司沒有挽留你,你也沒找下家,在同崗位或者與能力相匹配崗位的情況下,你也會很快找到工作。

  • 自身能力<=崗位能力

這時候辭職,要多去想,自己辭職到下一個公司,下一個公司能否給自己想要的成長空間?我想大概率給不了,應為你能力不足,如果給不了,你辭職跳槽過去,還是老樣子,跳槽圖了什麼?

所以,如果你辭職跳槽是為了成長,有能力不需要找下家,沒能力跳過去還是成長不了,你找下家也是沒有多大意義。

綜上,不管是主觀還是客觀辭職,辭職跳槽找下家都沒有實質意義,所以我說沒必要找下家。

離職跳槽前,總想找好下家再辭職?知道這三點,不找下家也無妨

二、那不找下家,還想辭職,我們該怎麼做?

1.對於主觀上對公司不滿意的辭職

這個方面,建議就以該公司為背景,通過修煉自己的職場交際內功,並以最終適應該公司為目標。具體方法有:

  • 對標該公司“混”的好的人,學習他們是怎麼做的;
  • 看自己的上級是怎麼做的;
  • 通過閱讀職場相關書籍,結合以上人士的行為,找出自己的不足,鍛煉出適合自己的職場之道。

當你修煉好自己的職場交際後,我想你也已經適應該公司了,就不會辭職了;如果你適應該公司後,還想辭職,那你應該就轉化成了客觀上需要成長的辭職了。

2.對於客觀上需要成長的辭職

上文說過這類辭職有兩種情況,即自身能力>崗位能力辭職和自身能力<=崗位能力辭職,我分開給大家分析應該怎麼做。

(1).自身能力>崗位能力的辭職後做什麼

對於自身能力大於崗位能力的就不過多介紹了,自身能力強的人,不管留在該公司,還是辭職,都會有一個好的歸宿,當然,要挑毛病的話,就是時間問題了。

(2)自身能力<=崗位能力的辭職做什麼

上文說到,這種情況辭職,找下家也沒有意義,因為下家不會因為你自身能力一般而給你更好的平臺和薪酬,除非你回到了自己的家族企業。

這種情況,如果我們還堅持辭職,又不找下家,那辭職後需要走三步:

第一步:在你需要的技術技能行業,找到專業的培訓機構或者專業的付費課程學習,學習提升技術技能;

第二步:通過培訓機構或者課程的人脈圈子,推薦你就業,縮短你提升能力後的再就業時間;

第三步:升級自己的技能人脈圈,為下一次更高成長的辭職做準備。

離職跳槽前,總想找好下家再辭職?知道這三點,不找下家也無妨

【一陽說】

上文綜述,找下家沒有用,但可以把找下家的時間用來提高自己,提升自己的崗位核心競爭力,這是解決一切離職的最佳良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