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紐約大學俞立中:減負是偽命題 教改解決不了當下的教育問題

本文來源於蘭亭薈OPC ,作者蘭亭薈

上海紐約大學俞立中:減負是偽命題 教改解決不了當下的教育問題

每一次教育改革政策的推出,都是一場大地震。

近日《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印發,再一次牽動各方神經,入學搖號、教材統一、重申減負……這些教育改革舉措到底能不能真正改變目前學生競爭日益慘烈、家長情緒日益焦慮的教育現狀?

為此,蘭亭薈專訪了上海紐約大學校長、蘭亭薈蘭亭賢達(創始會員)俞立中。

上海紐約大學俞立中:減負是偽命題 教改解決不了當下的教育問題

俞立中 現任上海紐約大學校長,蘭亭薈蘭亭賢達(創始會員)

俞立中博士是現任上海紐約大學校長也是上紐大首任校長;

曾擔任華東師範大學校長、上海師範大學校長,在大學管理崗位工作上了20多年;

他在科學領域和高等教育領域有著廣泛的國際合作,曾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教席;

先後獲得美國蒙特克萊州立大學、法國人文高師、英國拉夫堡大學、英國利物浦大學的名譽博士;

2013年獲法國政府頒發的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

教育改革,不能單看眼前問題

蘭亭薈: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而言,您看到最新發布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意見,直觀的反應是什麼?

俞立中:看了第一眼的感覺,國家是下狠心在做一件事情,想如何來全面提升義務教育質量,同時實現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然而,當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各種差異很大的反響,馬上又想到另一個問題,中國那麼大的一個國家,用統一的政策去要求教育發展不同階段的區域,到底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是一個要打個問號的事情。因此,各地的實施辦法也許更需要關注。

我是覺得今天中國所有的教育改革,更多關注的是“解決問題”,比如應試教育給孩子們帶來的學習壓力太大、學習目的異化、家長焦慮情緒、教育資源配置不公……這些都是目前大家眼睛能夠直觀看到的問題,教育主管部門考慮通過什麼樣的變革,能夠把這些問題解決。

但是,教育的問題絕對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些問題,如果不從根子上面去思考、去解決,也許有時候這個矛盾解決了,那個矛盾又出來了。

所以我總會有這種隱約的感覺,就是我們花了很大的功夫,都是面對現在要去解決的問題,而不是從社會的發展、教育的發展本身去考慮這些問題。

上海紐約大學俞立中:減負是偽命題 教改解決不了當下的教育問題

蘭亭薈:就像俞校長說的,教育改革應該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那如何才能讓我們的教育變革面向未來?

俞立中:這就是關於教育現代化的問題,什麼是教育現代化?到底今天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變化?我們的教育針對這些變化應該有什麼樣的變革?

當今世界有幾大發展趨勢:第一,全球化,不同文化之間的聯繫、溝通、交流、合作越來越多;第二,信息化,計算機、網絡和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更多的應用,教育的大環境發生了變化;第三,知識成倍在增加,任何學習的過程,都不可能滿足終生髮展的要求,所以如何學會學習、學會選擇,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所謂教育現代化,就是說我們的教育要跟得上時代的發展,跟上這個世界的變化,或者說得再高一點,教育應該引領世界的變化。由此可見,國際化、信息化、多樣化是檢驗教育現代化的三個維度。如果我們能把眼下教育的問題,放在三個維度裡思考,應該都能夠找到它的解決方案或者解決思路。

如果只在現有的教育模式下思考問題,或只是簡單地去借鑑發達國家的教育經驗,實際上是認識不到今天中國教育應該往哪個方向去,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實施改革。

學習軍備競賽不斷升級是社會的悲劇

蘭亭薈:這次的教改意見,一個大的基調,是希望給學生們進一步減負。以前說減負,家長們是樂見其成的,但後來發現不對,學校課業減少了,卻意味著家長要花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去校外機構給孩子們補習。減負為何越減越重?

俞立中:我認為減負是一個“偽命題”,如果我們脫離現實來談減負,並不能達到減負的目的。教育主管部門可以要求學校少佈置課外作業,給孩子空出來的時間幹什麼?是盡心地玩,或是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養,還是進社會培訓機構或者利用網絡資源補課?在“唯分數論”的單一價值取向面前,家長最後還是會通過其他的途徑來實現其願望的。

所以,我覺得這不是一個減負不減負的問題,而是學生在這樣的一個階段怎樣合理安排時間的問題——這才是一個真課題。

這麼多學生千軍萬馬走獨木橋,走到最後不就是擠來擠去互相競爭嗎?越來越升級,升級到最後把教育的原點都給抹掉了,教育就變成了一場比賽。

教育的本質並不是比賽,教育的目的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幸福地成長,幸福地生活,更好地為社會做貢獻,讓自己生活得更充實,更完美。

我一直在講,教育的問題是一個系統問題。當社會不同群體對人生價值有自己的定義,當人們在不同工作崗位能有不同的追求、能實現自己的價值、能受到社會的尊重,這樣的社會生態才會平衡。

而所謂的“不輸在起跑線上”,是把學生放在一個學習的賽場上,把有沒有進入一所知名學校,未來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是不是有高收入作為評價標準。很遺憾,他們把這些可拿來相互攀比的東西當成了孩子的人生目標,成為當下的主流價值觀。當然,我並不認為所有的人都是這樣想的。但是,每當我參加各類講座交流,聽到家長們焦慮的提問時,不得不正視這個社會現實。

上海紐約大學俞立中:減負是偽命題 教改解決不了當下的教育問題

蘭亭薈:所以您是認為教育的問題要得到根本的改變,是要社會主流價值觀有所改變、有所鬆動?

俞立中:是的,這就是我剛才說到的多樣化,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特質,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大家應該有不同的追求。教育的根本是為了讓學生髮現自己的志趣、明白什麼是有價值的追求,而不是當下的急功近利,更不是一味追求金錢和名望。知道想做什麼,該做什麼。才能夠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實,更有價值。這些對於每個學生而言,一定會有差別。

如果從教育的社會價值來講,它是為了培養我們社會各行各業所需要的不同的人才。不同行業、不同人才一定是有著它獨特的培養模式,而且他的知識結構、能力素養也一定是不一樣的。

一位有成就的科學家未必會成為一個好的社會活動家,一個政治領袖也未必會成為一位好教師……實際上教育就是讓每一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追逐自己的興趣,最後可能成為某方面棟樑之材,為社會進步做出貢獻力量。

但是如果我們只是把學生引導去考試比賽,在同一條跑道上競爭,會產生滿足社會不同行業發展的所需人才嗎?不能的,這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高分低能。如果學生的思維方式都出了問題,這是社會的悲劇。

上海紐約大學俞立中:減負是偽命題 教改解決不了當下的教育問題

蘭亭薈: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很多學生被束縛在分數,到後來變得厭學。如果說有一個厭學的孩子問您:“俞校長,您能告訴我學習的意義是什麼?” 您會怎麼樣跟他說?

俞立中:我覺得學習的意義還是在於獲得的愉悅,這個愉悅是一種成功的愉悅,最關鍵的是你在這個過程中懂了很多東西,或者你在認識上能夠到一個新的階段。

如果每個人能夠在學習過程當中,看到自己一步一步在往前面走,他能看到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克服困難,我相信這種愉悅是會比較長久的。

我認為所謂的“快樂教育”就是讓學生在教育的過程中有獲得感,他獲得了才會真正地感到開心,他這個獲得可以是知識上面的獲得,他也可以說是一種人生經歷上的獲得,或者是某種其他方面的,這都會給他帶來很多愉悅。這才是更重要的東西。

而一個懂教育的教育者,就是要讓孩子不斷地擁有獲得感,而不要老是批評孩子,讓他失落,讓他難過,只有失敗感。一個人的成長就是在這種不斷的挫折、成功、挫折、成功中,一步步往前走,最後成為人才。

我在意孩子的見識、實踐和思辨

蘭亭薈:中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人中龍鳳,不甘心平庸,俞校長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俞立中:我認為孩子的成長有三點是最重要:第一是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人生的基礎,最重要了;第二是陽光正派,不要走上歪門邪道;第三自食其力,不要成為一個啃老族。如果這三點都能做到,我認為家長就應該基本滿意了。

孩子最後能不能對社會有更大的貢獻,或者是被公眾所認同,取決於自己的努力和機遇,不是你想要怎麼樣就怎麼樣的,你可以幫助他成長,但是不要把希望寄託得那麼高。

我現在發現恰恰是這樣的:越是覺得自己不成功的人,往往對孩子的期望越高,這個就更要出問題,孩子非要往瘋裡面去逼不可,而且把孩子逼瘋還覺得不是自己的責任,還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很多,那是很可悲的。

上海紐約大學俞立中:減負是偽命題 教改解決不了當下的教育問題

蘭亭薈:如果您現在是一名小學生家長,在外部的教育環境暫時無法得到明顯改變的下,你會如何培養孩子?

俞立中:我覺得是要去拓寬他的視野,一個孩子的眼界對他未來的發展太重要了。簡單講,你看都沒看到,你怎麼會想到?你沒有想到的事情,你怎麼會去努力?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的。你只有看到了這個東西,才會知道什麼樣的東西是好的,什麼東西是應該去努力的,如果他看都沒看到,他認為眼前的東西都是合理的,都是好的,怎麼會有想法和動力要去改變它?

所以我是覺得一個小孩的培養哪怕多花點時間,也要拓寬他的視野,讓他能夠接觸更多的不一樣的東西。也許會從某一個點上啟發他的一些動力或者興趣,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蘭亭薈:如果您是一名中學生的家長呢?

俞立中:小學生他看一看就可以了,中學生他可能要參與了,包括參與志願者活動也好,參與公益勞動也好,或者去參加科技展,有組織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很有價值的。

我們現在把教育都看成課堂教學,一想到學習,我們很快就想到課堂學生坐在裡面上課。如果一個學生會在實踐當中學習,那是他掌握了學習最精華的部分。

高中就是思辨了。這個階段學生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不要去壓抑它,不要讓它縮小到一個規範的標準答案裡,而是讓他更多的去思考問題。

我覺得思維的方式很重要,我們把不同的事實擺出來,在這個事實面前怎樣去引導他分辨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不要讓他形成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這是最要不得的。

包括在大學階段,思辨教育也非常重要。我們上海紐約大學的教育,我覺得最欣慰的事情是學生有自己的價值判斷,他知道自己想要幹什麼,並且應該怎樣去努力。

我一直舉這個例子,我們的學生被哈佛大學錄取了,她說我還申請了卡耐基梅隆和其他幾所學校,如果我被卡耐基梅隆錄取了,我一定會去。

這就已經有了她獨立的思考,她是學計算機的,卡耐基梅隆的計算機比哈佛好很多,她不是去追這個名,而是真正想學到真才實學,體現自己的價值。

辦上紐大,探索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蘭亭薈:上紐大到底為學生提供了什麼樣的教育,使得他們經過四年大學,從功利的角度看,很有競爭力,從自我實現的角度看,又很有各自追求。這種化學變化是怎樣形成的?

上海紐約大學俞立中:減負是偽命題 教改解決不了當下的教育問題

俞立中:在上海紐約大學的教育裡,我覺得最重要的一條,老師經常會出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他們要求學生獨立去思考這些問題,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和自己的世界觀。

當然我們要求的一定是一種積極的價值判斷,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讓我們的世界能夠更加和諧、和平、可持續發展。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問題,但沒有一個標準答案,而且我們也不希望給學生一個標準答案。

我認為很多問題並沒有統一的、標準的答案。創新和創造力的培養,需要釋放學生的天性和想象力,而不是僅僅尋找和記住標準答案。如果家長一味逼著學生往標準答案上去靠,很容易抹殺了孩子好奇的天性。

蘭亭薈:俞校長,您覺得我們每一個人,包括蘭亭薈裡面每一位賢達,能做些什麼才能讓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和評價體系朝更寬鬆、更多元的方向發展?

俞立中:

可以從認識和實踐兩個方面做點貢獻。如果把大家認為的各類成功人士的教育經歷拿出來看看,你會發現事業成功和在哪一類學校上學並不一定有什麼線性關係。

如果從統計意義上講,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也許成功的概率更大一些,因為選拔進去的學生至少在學業上是很優秀,但並不是必然的,其他學校畢業的學生也可以貢獻很大,人生很有價值、很充實。所以我覺得我們要多拿一些事實來認識教育的過程。

如果我們在招聘不同崗位的員工時,也能夠體現多樣化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那就是從實踐上改變了很多東西。

今天,中國的教育模式乃至世界很多國家的教育模式,都是工業化時代形成的。但教育永遠是這樣嗎?在今天這個時代背景下需要有什麼樣的變革?其實,很多國家、很多學校都在探索。

溫馨提示:為幫助教育從業者節約時間,我們依託數年行業研究經驗,推出2020年會員計劃,具體如下:

上海紐約大學俞立中:減負是偽命題 教改解決不了當下的教育問題

本號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通過私信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