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女神教師爆紅的啟示

復旦女神教師爆紅的啟示


(原文發表於2018-1-13,後因賬號被封,現重發)

她是80後,是復旦大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網絡上知名的“網紅”,是學生們心目中的女神。

她被學生奉為靈魂導師,搶她的選修課比“雙十一”秒殺還難。

她低調神秘,課堂上卻頻頻被學生偷拍,一次次被送上微博熱搜榜,擁有一大批忠實粉絲。

是的,她集長相、身材、學歷、職位、智商於一身,所以,她本身就是一個成功的標籤。更可怕的是,她能說出你心中想說卻不敢說、或者說不好的話。

但我看了她的演講視頻後,立即得出了一個結論:又一個聰明的止痛劑製造者,美麗雞湯的供應商。

我可以肯定的是,你聽了她的演講後會激動一天。但第二天你就會恢復平靜。第三天你可能就回到了原來的你。其實,一切都不會變,因為,止痛劑已經失效了。

如何辨別治標不治本的止痛劑?因為它們都使用了下面4個伎倆。

抽象空洞

聽聽她說的這些擲地有聲的格言(她的格言有幾百句):

“朋友是無用的”

“孤獨和寂寞不是一回事”

“只有成熟,才能對抗衰老”

好聽嗎?當然好聽。能用嗎?難。因為要有一個前提,就是你要根據自己的判斷來定義這些抽象概念。比如,朋友是無用的……你先要把有用的人劃在朋友之外。孤獨、寂寞、成熟、衰老……你也要自己定義。比如,你週末一個人呆在家裡很難受,這是孤獨還是寂寞?有時生氣是不是成熟?有時不想看書算不算衰老?別指望女神給你答案。

但是,我肯定,你會按讓自己舒服的方法來定義這些概念,然後會感謝女神說到你心裡去了。因為你是按自己的想法定義的,所以,你的思想與行為其實不會改變的。

看完她的所有演講,你找不到一個具體的做法,全部只有空洞的概念。這些格言的特點是:

美麗、感人,但全是廢話

非黑即白

她喜歡用絕對的判斷,所以聽起來很爽,但做起來很難。比如“真正的朋友從來都是違背工具理性的。從來都是違背任何世俗的、功利的、實用的目的的。”

這也太絕對了吧?我們為什麼不能有各種種樣的朋友,包括相互可以有利益幫助的朋友?或者酒肉朋友?

邏輯破綻

邏輯錯誤在她的演講中比比皆是。比如:“我們很多人喜歡旅行,是為什麼?因為我們是希望找個沒有人的地方去自我放逐一下。我們為什麼要避開別人?因為孤獨者即有趣者。孤獨是我自尋的消遣方式。”

我就奇怪了,喜歡旅行的理由很多,為什麼就只能是找個沒有人的地方去自我放逐?看了她的其他話語,我真懷疑復旦大學是否有過邏輯教育

當然,中國人普遍缺乏邏輯,所以,沒有幾個人能發現這些“漏洞百出”的格言。

不惜代價

在談“自信”的演講中,她提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是:“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其中讓大家滿堂喝彩的是“公雞們走自己的路,讓母雞們說去吧”。是不是很爽?我肯定,每一個人都會覺得聽了這句話真是出了心中的一口惡氣。

但你真的能做到嗎?你真的可以與世無爭或者不在乎另人的看法嗎?你不但做不到,即使你做到了,你一定會是失敗者。其實,這樣做的只有傻瓜。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有時一定要與別人爭,有時卻不要爭。你有時要在乎別人的看法(比如你的上司),有時卻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比如路人)。

如果你完全按女神的話去你,你的代價將是慘重的。當然,她可能又會有另一句格言,告訴你要“靈活運用”。

她的絕大部分格言都忽略了選擇的代價。從這個意義上說,她給你開的藥方不僅僅是讓你暫時止痛,還可能讓你飲鴆止渴。

小結

凡是美麗的止痛劑,都沒有考慮人生的三大無奈,第一、資源是有限的;第二,時間是有限的;第三,時間只能向前,不能後退。也就是說,你每一次選擇,都是一次失去。

比如,你畢業後是考研究生、出國留學、去外企還是去創業?你會發現,雞湯和止痛劑並不能幫助你選擇,因為本來沒有最佳的選擇。你的選擇往往只能兩害取其輕,並且你還要承受運氣因素的影響。

別沉迷於這些美麗的謊言了。有時間不如去學習一門有用的技能,或者乾脆去健身。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