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虞姓來歷

姓氏源流

源流一,源於姚姓,是姚姓的分支,出自上古五帝最後一位禪讓制帝王舜帝姚重華之子商均,以國名為氏。

舜帝有號稱有虞氏,故舜帝又稱虞舜,是虞姓人的始祖。舜帝姓姚,名重華,公元前2277--2178年。 堯讓位於舜,踐帝位三十九年。舜是中國歷史上的先賢,是堯之後古帝王部落聯盟首領,是禪讓制的代表,以受堯的“禪讓”而稱王於天下,當時國號為“虞”,故稱“虞舜”。虞舜待繼母以孝,待弟以仁,儒家視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範,故虞舜就是虞姓人的始祖。禹治水有功,舜帝在年老時將帝位禪讓大禹,大禹又將把舜帝的兒子商均封在商,建立虞國。 《史記 五帝本紀》:◇集解皇甫謐曰:“娥皇無子,女英生商均。”正義譙周雲:“以虞封舜子,今宋州虞城縣。”括地誌雲:“虞國,舜後所封邑也。或雲封舜子均於商,故號商均也。” 《括地誌》: “宋州虞城縣(大襄)[古虞]國,[舜後]所封之邑。杜預雲:舜後諸侯也”。

源流二,源於子姓,出自商、周時期古矢國,屬於以居地或國名為氏。

矢國,是商王朝時期即已經建立的古老諸侯國,因支持周武王伐紂,故而在西周初期仍被封為諸侯國。矢國滅亡的具體時間無可考據,但是按史書的記載,在西周末期的周幽王六年(公元前776年),秦襄公遷國都於汧邑,故矢國之地已經成為秦非子(秦嬴)後代的重要發祥地,說明矢國滅亡於周幽王十一年以前。

矢國被滅亡後,國君王族後裔子孫及國人成為秦國之民,其中多有以故國居地為姓氏者,稱虞氏,正確讀音作wú,今讀Yú亦可,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源於姬姓,出自西周初年仲雍庶孫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

西周初期,周武王姬發封仲雍的庶孫於虞(今河南安陽),建立了虞國,為公爵,稱虞仲。在史籍《史記·吳太伯世家》中記載:“周武王克殷……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墟,是為虞仲,列為諸侯。”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年),虞國君主貪圖晉獻公的寶馬珍玉,不顧大臣們的反對,大開國門借道給南下伐虢國的晉國軍隊,還幫助晉國軍隊攻虢國。而晉軍在滅了虢國後,在回師途中順手滅了虞國,取回了寶馬珍玉,留下了千古成語“唇亡齒寒”、“假道滅虢”。

源流五,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虞衡,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虞衡,亦稱虞官,史西周初期由周召公設置的一種官職,就是負責掌管山林大澤(湖)中各種材質的官吏,諸如林木藥材、奇花異草、飛禽走獸、美玉礦產……等等,隸屬於天官府司管轄,職如今天的林業部與國土資源部部長。在典籍《易經·屯卦》中記載:“卽鹿無虞。謂虞官。”在典籍《周禮·天官·大宰》中也記載:“虞衡,作山澤之材。掌山澤者謂之虞。”

在虞衡、虞官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虞衡氏、虞官氏,後簡化單姓虞氏。

《百家姓》之——虞姓來歷

得姓始祖

舜帝,號有虞氏。姓姚名重華,約生卒於原始社會末期。《史記》記載,堯讓位於舜,踐帝位39年。舜,相傳為中國歷史上的先賢,是古帝王部落聯盟首領,堯之後古帝王,是禪讓制的代表,受堯的“禪讓”而稱王,當時,國號為“虞”,稱“虞舜”,虞舜就是虞姓的始祖。

遷徙分佈

虞氏出自姚姓。遠古氏族部落的時候,堯將部落首領的地位禪讓給舜。舜有一個稱號叫作虞,所以直到今天還被成為虞舜,這也是虞氏的最早起源。後來大禹治水有功,舜又將天下禪讓給大禹,稱夏禹。

為紀念虞舜,大禹封舜的兒子商均於虞國(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商均後代就有稱虞氏的。舜是東夷人,號有虞氏,是東夷少昊白虎部水伯天吳裔族鄒虞氏之子。鄒虞是鄒屠與天吳氏族的聯姻族,陶唐堯侯與后羿擊殺朝陽天虞與東平臺前村鄒屠氏之後,鄒虞聯盟解體,鄒氏南遷,虞氏留居豫東商丘的虞城。舜出生於此,製陶為業。

大禹接受舜帝禪位後,將帝舜之子商均封於商(今河南商丘虞城縣),承繼舜帝“有虞氏”之號後建立虞國。

到了西周的時候,虞仲的後代在周文王的時候建立虞國,春秋時候為晉國所滅,後代以虞為姓,保留至今。

《百家姓》之——虞姓來歷

郡望

虞姓的望郡濟陽郡(今河南省蘭考附近)、會稽郡(今浙江省紹興市)、陳留郡(今河南省開封市)。

堂號

濟陽堂:以望立堂。

會稽堂:以望立堂。

陳留堂:以望立堂。

五絕堂:源自唐太宗曾經誇讚虞世南:“德行絕好,忠直絕好,博學絕好,文詞絕好,書翰絕好。”一時傳為美談。

字輩排行

浙江樂清虞氏字輩:“大孟廷邦友朝思可崇久熙世洪儒茂學隆經典明榮登文翰序萬載賢澤聲”。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虞氏字輩:林、仲、芳、昌、若、思、敏、在、開、正、朝、之、永、登、隆、興、宗。

湖北洪湖、仙桃虞氏字輩:“必一銘鼎聲大振萬國士朝臣邦家之光祖功忠德”。

《百家姓》之——虞姓來歷

歷史名人

虞 卿,戰國時說客。一作虞慶、吳慶。虞氏,名失傳。善遊說,因遊說趙孝成王,第一次見趙王時,趙王賜他黃金和一雙白璧,第二次見趙王時,趙王拜他為上卿,於是號為虞卿。主張以趙為主,合縱抗秦。長平之戰前,建議聯合楚魏,迫使秦講和。即解邯鄲圍,趙王擬割六城求和,他竭力反對。後離趙入魏,不得意而著書。《史記》說他上採《春秋》,下觀近世,著《節義》、《稱號》、《揣摩》、等八篇。因為評論國家的得失,積累了八篇文章,合起來稱為《虞氏春秋》。《漢書·藝文志》儒家有《虞氏春秋》十五篇,今佚,有清馬國翰輯本。

虞 姬,是楚漢之爭時期西楚霸王項羽的美人,名虞(yú)(一說姓虞),生卒年、出生地、結局等均無定論,曾在定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項羽身邊,項羽為其作《垓下歌》。

虞洽卿(1867~1945),名和德,浙江鎮海人(今屬慈溪)。早年到上海當學徒,1894年後任德商魯麟洋行買辦、華俄道勝銀行買辦。1903年獨資開設通惠銀號,發起組織四明銀行。1905年上海發生大鬧公審公堂案,與組織當局交涉獲勝,遂名聞滬上。1908年創辦寧紹輪船公司。1911年上海光復後任都督府顧問官、外交次長等職。1914年獨創三北公司。五四運動期間上街勸說開市。1920年合夥創辦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任理事長。1923年當選為上海總商會會長。抗戰時期堅持抗日愛國,日軍佔領租界後赴渝經營滇緬公路運輸,支待抗戰。1945年4月在重慶病逝。

《百家姓》之——虞姓來歷

虞姓,是一個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四位,人口約三十八萬一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24%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