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與疾病的開關


健康與疾病的開關

從解剖學的角度看,人由系統組成,系統由器官組成,器官由組織組成,組織由細胞組成。總之,人由細胞構成。

構成人體的不同類型和功能的細胞總數大約有60—100兆,這些細胞無時無刻需要用於保護、修復、更換的材料和能量的供應,以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所有細胞需要的氧氣和各種營養成分,由消化吸收系統採購進入血液,血液循環系統將這些氧氣和養分送達到全身,並將細胞代謝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和眾多廢物回收至肝臟進行分解,再次利用或被排出體外。

血液循環有幾個關鍵:一是血液的通道——血管必須暢通,也就是血管壁的彈性良好無硬化,血管內腔乾淨無阻塞,尤其在微循環部分,也就是最細的毛細血管;二是血液的質量——血小板、紅血球、白血球、血漿、血糖、血脂、等各類血液中的功能物質數量與功能保持完好;三是血液流動的壓力調節功能,保證血液可以正常而即時的到達身體需要的任何部位。

血液循環若出現障礙,營養送不進去,廢物運不出來。送不進去,就叫營養缺乏,運不出來,就叫毒素積累。更嚴重的事實是,破損和老舊的細胞如果不能即時被分解和排出,就會被細菌作為食物,用於繁衍,產生局部炎症,進一步引發持續性的傷害。

血液循環若出現障礙,首先影響的是氧氣的供應,而氧氣是人的第一營養。


通過呼吸,空氣經由呼吸道、氣管、支氣管,最終充滿肺部。空氣中的氧氣在肺泡處進入血液,通過心臟,通過動脈血管,被送到大腦,被送到臟腑,被送到全身的每一個細胞。同時,靜脈血液回收來自細胞代謝的二氧化碳,通過循環至肺部血管,被釋放到肺泡,最終被呼出體外。這個過程,就叫“肺氧交換”。

簡單地理解,肺氧交換就是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等代謝廢氣。這是每一個人類,從生命誕生起,無可替代的生存基礎。

呼吸的作用,是生物體細胞把有機物氧化分解併產生能量的化學過程。有氧呼吸是一種酶促氧化反應,主要場所是線粒體。一般來說,葡萄糖是細胞最常利用的物質。雖然在生物體內細胞也可以進行無氧呼吸,但在同樣多的有機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糖),無氧產生的能量比有氧狀態時要少得多,並會產生大量的乳酸。這也是大量運動之後引起肌肉痠痛的主要物質。

氧化反應的作用是通過釋放食物裡的能量,表現為氧的消耗和二氧化碳、水以及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ATP即細胞最主要的直接能量供應者。在氧化過程中,三大營養物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的基本組成單位——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透過數個步驟和一連串的電子傳遞鏈,原本的能量轉移到ATP分子上,供生命活動使用。

雖然,科學研究認為,有氧呼吸是在無氧呼吸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但目前發現,除了專性厭氧微生物外,大部分生物,尤其是動物(包括人類)都是依靠氧氣才得以生存。

因此,人體的氧氣供應是否充足,二氧化碳排出是否即時,呼吸的方法與空氣的質量,在健康中的影響至關重要。甚至,在進行任何病症的調理時,需要放在第一位來重視。

阿育吠陀的瑜伽,奧修的冥想,道家的氣功,中醫的吞納,無不重視練習呼吸之法,是不同文化對生命研究的共識。練習呼吸可以幫助放鬆身體,練習呼吸可以改變機體的酸鹼環境,練習呼吸可以使每個細胞都充滿活力。如果你細細觀察和體會,就會發現,笑是吐氣式短呼長吸,哭是吸氣式長呼短吸,不同的情緒,身體就會調整不同的呼吸頻率,這是何等的靈敏和生命智慧。

缺乏食物,有人能維持一個月生命;缺乏水,有人能維持十天生命;而如果缺乏氧氣,多數人都活不過一首歌曲的時間。

食物,是構成細胞的材料和能量的來源;水,是生命的基礎、物質在體內代謝的基本條件;而氧氣,則是維持生命狀態的必需。

我們必須非常清晰,我們最離不開的,就是生命維持健康和疾病康復的關鍵,也可以說,它們是健康與疾病的開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