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力挺北約,是因為美國在北約的根基還無法動搖嗎?

幸福地帶2


北約是冷戰的產物,對於現在來講,北約已經有點不合時宜了,但是,對於很多的歐洲國家特別是跟俄羅斯關係不好的國家來說,北約的存在還是很有必要的

美國作為北約的首領,而且在北約的很多國家都有駐軍,這的確是給北約不少成員國帶來安全感,默克爾之所以會力挺北越,主要是因為:

1-俄羅斯因素:俄羅斯是信奉從基督教分離出來的東正教國家,在自認基督教正統的歐洲國家眼裡,東正教屬於異教徒,雖然北約很多國家都和俄羅斯有經貿往來,但是大部分歐洲國家對俄羅斯人有一種天生的不信任感,如果北約解體,很多國家特別是臨近俄羅斯那些前蘇聯成員,必然會受到來自俄羅斯強大的地緣政治壓力,難免被俄羅斯各個擊破,從而擠壓傳統歐洲的戰略空間,這是德法等國,尤其是美國最怕見到的

2-自身因素:歐洲人早就有一體化的想法,經歷兩次世界大戰,歐洲大地幾乎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無形之中,加快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這樣既可以防止歐洲裡的民粹主義死灰復燃,又可以抱團取暖,增加歐洲國家在世界政治經濟事務中的話語權,還可以減輕各個成員國來自外部的壓力,

3美國因素,雖然由商人特朗普執掌的美國這幾年不斷的要北約成員國增加國防預算,還不斷的和歐洲打貿易戰,但美國的存在畢竟給了歐洲國家很多安全感,從另一方面來說,如今的北約幾乎就是完全由美國說了算,其他所有的成員加在一起不足以和美國抗衡,但是起碼可以讓美國做事有所顧忌,如果解散的話,就相當於一群散沙同時面對世界兩大軍事頂級大國的雙重壓力,簡直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何況現在德法兩國怎麼說也是歐洲的領頭羊,不能因為因為一些局部因素就毀了自己來之不易的地位


影子人生路


德國近日宣佈願意提高軍費比例,這或被看作是對北約穩定的貢獻。德國總理默克爾11月27日公開表示,在2030年之前,德國會把軍費預算逐步提高到2%水平,讓德國的軍費開支符合北約的標準。不過很明顯,為期十年的逐步提高計劃,只能算是對美國相關要求的一個讓步。

德國方面曾一度公開反對美國要求歐洲的北約成員國提高軍費預算的決定,但同時也堅定承諾會保障北約安全體系的穩定。德國希望華盛頓方面相信,歐盟的防務自主化戰略的推進,不會影響並改變到歐盟國家對北約的支持和信賴態度。德國決定在2030年之前,把軍費預算逐步提高到2%水平。可以看做是取信美國的實質性表現。

德國此次做出讓步,的目的是換取美國對北約和歐盟防務力量建設雙軌制的認可。而德國對北約的戰略定位正在發生深刻的轉變。德國國防部長克蘭普.卡倫鮑爾近期的表態,顯示出德國安全和國防政策的新動向。

卡倫鮑爾重申美國對於德國統一、發展、自由、安全與繁榮的重要意義。但目前美國做出貢獻的意願和能力正在減弱,尤其是在不擴散核武器和國際貿易問題中,美國變成了數十年來穩定的國際秩序規則的“破壞者”。“為了應對未來的挑戰,為了維護可靠的、自由的世界秩序,德國必須有所行動”。

歐洲實現自主防禦,是歐盟發展的必然趨勢。德國和法國等歐盟大國都致力於構建歐洲自主防禦能力。尤其是法國,從去年開始就不顧美國盟友的感受,直接把歐洲防務自主化問題擺在外交層面上談,這無疑是在與北約的主導大國美國攤牌。

法國公開主張建立歐洲統一的防務安全體系,並建議應該在2020年前擁有一支歐洲共同干預部隊,設立歐洲統一防務預算、歐洲反恐檢察部門和情報共享機制。早前,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她支持馬克龍總統關於建立歐洲獨立軍事力量的計劃。但德國表示,不會因此削弱北約軍事安全框架的穩定。

然而,歐盟實現自主防禦的最大阻力並不是來自外部,而是歐盟內部的分歧。一些位於東歐的歐盟成員國希望能夠繼續獲得北約的安全庇護,而對歐盟自主防務的可靠性不抱希望。因此,德國的現實政策是務實的,一方面歐盟內部在防務自主化戰略上態度還不夠一致,即便達成共識,建設歐洲軍隊也需要時間。另一方面,歐盟和北約的關係不是可以輕易割裂的,歐洲對北約幾十年的安全依賴也很難擺脫。


高峰軍事觀察


默克爾力挺北約,或許是一種權宜之計。我們知道:默克爾是“歐洲軍”的擁躉,馬克龍提出“歐洲軍”說後,默克爾是這樣為他打圓場的“歐洲軍的建立有利於防止歐洲內部發生戰爭”。做任何一件大事,事前都要有理論準備和輿論準備,成立歐洲軍的宗旨是什麼,總要有個說法。而歐洲軍的成立很容易讓人想到是想獨立於北約,但,默克爾的防止歐洲內部戰爭說卻引開了人們的慣性思維。因為歐盟的起源,煤鋼聯盟的建立就是為了防止德法再來一次大戰。從這樣的表態看,默克爾的袁述是成功的,卻也是支持歐洲軍的。那麼,我們要問:歐洲需要兩套重疊的軍事系統嗎?


因此,可以想象:法德兩國在力求一致的情況下,會任北約衰退,重新另起爐灶。但馬克龍的步子顯然太快了,他出言“北約腦死亡”,只是因為美國在敘東北撤軍時沒有與北約各國,包括法國協調。但他忘記了美國不僅是全球的軍事霸主,還在歐洲包括德國駐有軍隊,美軍隨時可以干涉歐洲內部事務。比如馬上就要投入使用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還有的是美國駐德軍隊費用的分攤。美駐德軍隊大約近4萬,德國分攤的軍費是7億。如果與韓國的28500人出50億美元相比,德國的軍費要漲多少?可以肯定的說,默克爾正在為這兩件事焦慮。


美國在與韓國談增加駐軍費用至50億時,並不放鬆對其它國家駐軍的要求。美國防部長就直言韓國之後是日本及歐洲等國,對日本的軍費要價已傳出是80億美元。在韓國軍費談判不順的情況下,美國沒閒著,美國同時對亞洲一富豪國家沙特展開軍費攻勢。儘管美國的駐軍仍免不了沙特被襲擊,但美國索要的軍費一點也不會少,而且,這種事很快就會輪到德國。德國民眾普遍對美國70年了,還賴在德國不走感到憤怒,民眾認為這是德國被當作戰敗國所受的汙辱。有了北約國家這張皮作掩護,讓美國在德國的駐軍看起來似乎有了正當性。但,如果美國勒索德國巨大的駐軍費用,會讓德國顏面掃地。


所以,當美國因德國不肯上調軍費至GDP的2%,聲言要撒軍時,德國人很輕鬆說“走好,不送,請帶上你的核彈”。因為德國不是波蘭,以德國的軍事潛力,根本不需要美國保護。離了美國,德國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但美國的地位,目前德國還很難憾動。如果德國也與馬克龍同步調,宣佈北約已經“腦死亡”,進而退出北約,自行其事。美國一定會和“新歐洲”的幾個小國繼續保持另一個“北約聯盟”,馬上就會給德國,法國及歐洲帶來許多麻煩。可以預見,德法對美國的無賴行為還無法抵禦,這應該是默克爾的最大考慮。所以,與其廢除北約,不如留著這個維繫西方國家關係的框架子,在同一個“屋簷”下,不致於鬧的劍拔弩張,這或許是默克爾力挺北約的原因。


天太2


默克爾為什麼不挺北約?

德國沒有任何道理不支持北約吧!

原因就在於北約和德國在意識形態高度一致,國家利益契合度也很高。

那麼當然默克爾就可以挺北約啊!

難道不挺北約還要挺北約的敵人麼?

德國和北約的關係,就是木叔剛才提到的兩點決定的。

讓默克爾不挺北約的話,只要以上兩點讓它出問題就行了。但關鍵就在於,目前看不到德國和北約這兩個共同之處產生巨大分歧的現實。

因此,德國和北約關係還是會繼續維持盟友的水平,儘管在一些問題上有不同見解,但是也不會影響到彼此關係的根本性質。

舉個例子——

這就如同一家人:

動不動因為鍋碗瓢盆吵嘴,但誰也不會因此而斷絕彼此的關係。一旦遇到外界對這一家人的威脅,諸如偷竊或者搶劫,他們肯定還是會毫無疑問地一致對外,合力解決。

明白以上的道理,就不會對北約和德國的關係產生疑慮了。

至於題目所言,美國在北約根基無法動搖是個事實,但這和北約與德國的關係沒有必然聯繫。

1)美國幾十年來對北約都是類似的態度,德國不可能不知道。

2)德國幾十年來和北約的關係也一直維持良好,這也是現實。

而德國最近和北約關係被人視為有了點問題,反而和美國在北約地位出現了動搖有關。

比如土耳其非要進攻敘利亞的庫爾德人,作為北約盟主的美國人竟然後退了。

特別是美國和德國關係出現了比以前更微妙的變化,諸如提高軍費分擔比例的問題上爭吵不休。不過在此背景下,默克爾還是支持北約的行動,並且表達要在將來提高軍費。

這就說明德國和北約的關係,其實無論美國地位上升還是下降,還是要以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為根本來判斷。


木春山談天下


美國在北約的根基和影響力確實無法動搖,如果北約沒有美國,那這個軍事同盟組織就不應該叫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應該叫“歐洲國家公約組織”。北約的核心就是美國,如果失去了美國,這個組織的成員國之間就會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這對於北約在全球的影響力將會造成摧毀性的打擊。

(默克爾)

北約是冷戰的產物,在二戰結束之後,由於蘇聯的實力空前強大,並且蘇聯有強烈的慾望將自己的勢力範圍從東歐以及中歐地區繼續向西歐進一步推進。面對強大的蘇聯,英國和法國等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感受到了巨大壓力,不過西歐各國自己又無法單獨對抗蘇聯,所以他們就把美國給拉過來組建了一個叫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軍事同盟組織。根據《北約憲章》的規定,北約成員國奉行共同防禦的政策,北約任何一個成員國如果遭受外國入侵,其它成員國必須幫助該國抵禦侵略。



北約成立之後不久,蘇聯也拉著自己的幾個兄弟國家搞了一個華沙條約組織,兩個軍事同盟組織在冷戰時期一直針鋒相對,不過這樣的針鋒相對也是避免了歐洲發生太多小規模的軍事衝突。近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認為北約在過去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面對歐洲的安全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北約之所以能夠維護歐洲的安全,這不是因為歐洲國家自己的實力有多麼強大,最重要的還是因為美國的威懾力給西歐各國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穩定的環境。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就可以看出,北約組建的初衷是出於西歐各國安全的需要,而美國之所以願意響應西歐各國的提議,這是因為它認為歐洲的安全是自己安全的前線,一個繁榮穩定的歐洲有利於美國自身的利益。

德國作為二戰的戰敗國,其境內一直擁有大量美國駐軍,這為德國政府省去了一大筆軍事防務開支。德國對於未來也沒有什麼雄心壯志,它只管自己的經濟發展好就行,所以美國的存在對於德國而言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法國總統馬克龍批評北約之後會很快拼命維護北約的最主要原因。目前的北約成員國當中只有三個不是歐洲國家,它們分別是美國、加拿大和土耳其,在這三個國家當中,土耳其和加拿大的實力是比較弱的,美國才是核心重點,而如果失去了美國,那北約就成了一個歐洲國家軍事聯盟。
(北約軍隊)


德國作為歐盟的領頭羊之一,如果美國不在北約,那它就必須和法國一起承擔歐洲主要的防務責任,這是德國無論如何也不願意乾的事情。正如默克爾說的那一句,組建歐洲軍會讓歐洲各國花兩份錢,所以在默克爾看來北約的存在對德國才是最划算的事情,為此德國給北約多承擔一點日常維護費用也是心甘情願,並且默克爾承諾德國將來會讓本國的軍費開支達到北約的標準,由此可見北約還是受到其歐洲大多數成員國的支持,美國在北約的地位更是無可替代。


李姓先生


默克爾力挺《北約》的這種提法,這輪提問中已經看到好幾個了,老鐵感覺有點言過其實就沒有參與討論,其實默克爾總理,並沒有也不可能像波蘭那樣力挺《北約》,只不過是基於“北溪2”項目、馬克龍最近的一些激烈言論,對自己過去立場表述的一點修正而已。這與美國在北約的地位沒有多大直接關係。


美國操縱下的《北約》,至少目前還看到不到解散的可能,揹負著歷史包袱的德國也無法擺脫《北約》的束縛,德國自己的軍工在北約的裝備體系中,還有相當大的市場利潤,處於這種狀態下的德國,與美國和《北約》搞得過僵反而對自己不利,此前白宮對德國的軍費敲詐,已經被自己那種貶損的反擊懟了回去,已經向白宮展示了德國的底線,在強硬下去也毫無意義,這是默克爾態度轉圜的基礎。

以俄德為主導的“北溪2”項目即將竣工,明年將開始投入運營,白宮此前表態的要停掉北溪2,雖然幾乎不可能,但是在過程中,美國對參與項目俄氣交易國家的制裁等打壓,畢竟也是對包括德國自己在內的當事國的傷害,默克爾既不想讓德國遭受這種損傷,更不想讓德國軍工失去在北約裝備體系中的利潤,這比多付幾億軍費的利益大的太多了。



馬克龍最近表述:“北約已經腦死亡”的用意太明顯,歐盟三架馬車之一的英國即將脫歐離去,就剩下法國和德國,馬克龍想讓高盧雄雞領導歐洲,組建一支歐洲軍由法國主導當仁不讓,德國由於歷史問題,非“五常”的國際地位問題無法與高盧雞競爭,讓實力大於法國的德國被法國領導,以默克爾的領導力豈能甘居這種地位?“力挺”一下北約,給白宮一點薄面,拉美壓法應該是默克爾的策略,特總統在被默克爾的一懟一拉中已經轉變了對德國的態度,這就是默克爾手段的收穫。



總之基於德國在《北約》中的處境地位,及其對德國安全的作用條件下,默克爾根本不需要,更不可能像波蘭那樣去力挺那個北約,僅僅憑德國與俄羅斯的關係,都絕對不支持德國在北約機制下被美國操縱,所以所謂默克爾的力挺北約只能加上個雙引號。


鐵嶺鋒


德國的身份在北約中非常尷尬,頭頂著二戰發動戰爭的戰犯,二戰戰敗國,根本就沒有第二種選擇,只能選擇繼續支持北約,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美國在北約中的地位無法撼動,這是不爭的事實,但與德國無關,德國根本就沒有能力和資格挑戰美國在北約中的地位,甚至德國都沒有法國或者英國那樣能表面與美國平等對話的資格。



實際上北約雖然冠以北大西洋各國共同防務組織的名義,實際上真正掌握北約實權的還是美國,或者稱之為美國在北約中的根基還無法動搖。



但默克爾帶領下德國並非力挺北約,只是現階段比較明智的選擇而已,德國若真的力挺北約,就不會是經常缺席北約在俄羅斯周邊軍事演習的國家,在參與北約針對俄羅斯的軍事演習,德國不僅沒有英國積極,更沒有北歐諸國和東歐新北約國家更積極,也就是說德國支持北約的力度遠遠算不上力挺,頂多是不排斥或者不能主動排斥罷了。



德國支持北約,當然對德國也有一些利益!德國的坦克和輕武器是國際知名的精品,在北約國家中更是非常受歡迎,例如:德國的豹二坦克和突擊步槍,就大量的存在北約國家的軍隊中,當然德國還有別的利益收穫,德國是一個工業大國,東歐國家加入北約或者已經加入北約的國家,除了加入北約之外,還有一個經濟上的訴求,那就是加入歐盟,作為歐洲的經濟最發達的國家,趁北約擴張之機,攜歐盟跟進東擴,收穫東歐市場和廉價勞動力,對德國的長期發展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涇水書生


其實根本不存在德國總理默克爾力挺北約,只不過是默克爾面對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言論,不得不想辦法緩和歐洲與美國之間可能會產生的裂痕。畢竟美國對於北約的控制與影響是其他國家根本無法比擬的,美國是整個北約的核心。美國承擔著整個北約安全防務的70%以上,正因為如此,德國總理默克爾才會,為了歐洲的安全而有此番的表態。

北約簡稱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美國在1949年成立的國際性軍事聯盟,其目的就是防止歐洲各國遭受來自於前蘇聯的鋼鐵洪流。但是隨著80年代末華約組織的解散,1991年蘇聯的解體,北約這個冷戰的產物本應該隨著歷史一起消散。可是美國為了達到控制歐洲,於是加強了北約對於歐洲的控制,不斷將北約進行東擴,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讓俄羅斯成為了北約最大的敵人。因為只有敵人的存在,才會讓歐洲國家抱緊美國的大腿。

尤其是在北約東擴之後,那些前華約組織成員國都對俄羅斯抱有極度的害怕心理,因此希望以加入北約的方式來抵禦俄羅斯可能的軍事威脅。加上美國對俄羅斯的刻意宣傳,同時對俄羅斯進行排擠,也讓俄羅斯表現出了更為強硬的姿態,這更讓整個歐洲對俄羅斯憂心忡忡。正是因為製造起來俄羅斯這個強大的敵人,整個歐洲又進一步綁架在美國的戰車之上。本想進行歐洲一體化的歐洲各國,不得不在安全防務上依賴於美國,依賴於北約。



這樣歐洲的安全防務始終無法離開北約,是美國又是北約的核心,這就意味著歐洲的安全根本無法離開美國。而法國總統馬克龍由於在敘利亞的問題,對美國十分惱怒,對同是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也是頗有微詞。因此,在馬克龍的言論當中,將北約現在的狀態稱為“腦死亡”,這顯然是在怒懟美國。畢竟美國不顧法國在敘利亞的利益,單方面與土耳其達成所謂的撤軍協議,讓法國處於了極為尷尬的境地。


為了緩和馬克龍的言論,默克爾自然是要緩和歐洲與美國之間的關係。默克爾不僅僅表達了歐洲安全需要北約,對於美國減少北約的安全支出,默克爾表示要增加德國的軍費,填補美國減少支出帶來到歐洲安全漏洞。顯然,默克爾是不想讓馬克龍的言論與美國激化,並這對整個歐洲都沒有好處。何況現在的歐洲還沒有成立,真正的歐洲軍隊。整個歐洲內部並沒有就安全問題達成一定的共識,因此不得不依賴以北約為核心的安全架構。(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默克爾當然會力挺北約,如果沒有這點心思,在家裡種地也種不好。

北約叫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一個大群體,德國作為北約成員國,當然會鼎力支持。如果不鼎力支持,那叫眾叛親離,誰會那麼傻?

北約就是北約,但美國不是全部北約,雖然北約是盟主,但也不能一手遮天。

德國正在崛起中,現在已經是歐盟盟主,如果美國勢微,北約難道不會換盟主嗎?世界上一切都有可能,默克爾女士很聰明老道,是一個真正的德國政治家。



大志遠思想空間


德國是經濟強國,但軍力差。所以必須依靠北約,依靠美國。法國有核武器,有定海神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