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著名世界太極拳冠軍邱慧芳老師

訪著名世界太極拳冠軍邱慧芳老師

左起:陳驪珠, 柯文,曾衛紅,門敢紅,賈靜,邱慧芳,王潔2017年世界太極中青年領袖峰會。

我們把美歸結為質樸無華,實實在在,恰到好處。——愛默生

這句開場白,送給邱慧芳老師。

邱慧芳:中國當代優秀武術運動員,著名世界太極拳冠軍,現任北京理工大學的老師。從運動員到老師再到裁判,她的職業生涯一直沒有離開過太極拳。

採訪邱慧芳老師是我幾年來的一個夢想。清新淡雅、颯爽英姿、鄰家大姐、太極女神。一組組的畫面,一份份的美好記憶。

在北京西四環附近的一個時尚書吧裡我們見面了,她好像瘦了一圈!我直突突地就冒出了第一句問話:你是不是在減肥?

是的。

太極減肥?

不,太極天天堅持著,還略針對性地加了幾組無氧運動。

接下來我們倆的問答就特別隨性自然;

訪著名世界太極拳冠軍邱慧芳老師

作者賈靜與邱慧芳老師

問:你參與了大型紀錄片《太極拳秘境》拍攝,拍完後你有什麼收穫嗎?

邱:《太極拳秘境》的拍攝讓我又近距離的在陳、楊、吳、武、孫、和六大太極拳板塊裡走了一圈,每到一地和那裡的老師接觸,都讓我對不同的太極拳理有了多一份的認識,走的多了,接觸的多了,思考和對自己的認知質疑也越來越多。質疑最多的是,拿原來當運動員時學的課程內容去傳授傳播會比較片面的了!我得放下世界太極拳冠軍的身段,重新去認識太極拳。

問:你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作為世界太極拳冠軍和老師,曾經有很多人向我提過各種問題,我也給出過答案,但拍完這部片子之後,我希望統統收回。” 為什麼要收回?

邱:我收回的原因是因為在那個當下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還有,我收回是因為我覺得我之前的回答要麼是不全面,要麼是不到位。但當時,你讓我再給一個答案,給不了。因為我那個時候知道,我的能力、我的技術,包括我的內涵都達不到我想說清楚的程度。

十年前陳小旺老師經常會說練太極拳要按照一定的規矩去練,在一定的規矩,方圓之內練。記得當時我面對他和我說這話,一點兒感覺也沒有,也悟不出啥道道,我簡單的理解為這個規矩就是規範,只要教會學生這動作怎麼模仿對就可以了!

訪著名世界太極拳冠軍邱慧芳老師

左起:吳阿敏,蘇自芳,關鵬,邱慧芳,餘功保,陳小旺,林秋萍,阮丹萍,高佳敏。

問:那你現在是怎樣理解太極拳的“規矩”呢?

邱:只從動作來講,不講其它的,就拿一個弓步來說,腳面就是規矩,過了不行,不達也不行,在弓步中,我們講到膝蓋與腳尖正對,同時膝蓋與腳面要垂直,如果超過腳尖,你的膝蓋就過了,負重都在膝蓋這兒,長期這麼練下去,就會疼。如果不達,也就是說你的膝蓋沒有到達垂直於腳面這個位置的話,你的肌肉也沒有感覺,就是沒有那個緊張感,就等於沒有練到。同時,在一個平面上也可以有一定的浮動性。浮動的幅度就在腳面的前後,這個浮動的幅度不是說讓你靠眼睛一遍遍地去看的,而是靠肌肉的本體的感覺。所以說我們練太極拳有時候練的就是身體整體的感覺和肌肉的感覺。

問:常聽人們說“生活無處不太極”,您怎樣理解這句話?

邱:我覺得,所謂生活無處不太極,是指太極哲學思維,太極拳運動形式的要求和生活中的很多規律和思想是一致的。

太極拳一開始練的是動作,練到最後的時候,可能你就不再拘泥於動作了,練的是思想。比如立身中正這個要求,過了,你的膝蓋會疼,做事的時候,過了,急攻進利了,就有可能達不到想要的東西,還可能撞一頭的包,頭破血流。但是你不達,練不到,不去爭取,沒有付出,你也做不到。所以,得恰到好處的立身中正,既可進,又可退,既可左,又可右。做到這一點,其實是挺難的,這個要靠時間的打磨。也是要靠時間去打磨一種生活態度。就是不能夠急,也不能縮,不卑不亢,這就是中和,這就是生活中的太極。

訪著名世界太極拳冠軍邱慧芳老師

邱慧芳劍勢

訪著名世界太極拳冠軍邱慧芳老師

邱慧芳拳勢

問:大家看您練太極拳,都會很快沉浸其中。感覺力度、勁道、技術,美觀等都恰到好處,怎樣才能做到這樣?

邱:太極拳的好看是在它的韻味,整體的韻味。但這個韻味又不是舞蹈的韻味,它是太極拳的韻味,舞蹈也講韻味,但那是兩碼事。這個味道是一個整體,整個過程是你的身體、腰、胳膊,腿一起的融合。就像花一樣,你看它非常的飽滿,動作也是這個樣子的,要整體性地好看,從腳伸出來到慢慢蹬出去,就像一個花骨朵開花的過程,花慢慢地打開,每一個動作都是要有這種感覺。我們要的是整體飽滿的過程,這種才叫好看,而且要不緊不慢。

訪著名世界太極拳冠軍邱慧芳老師

左一:邱慧芳

問:現在網上有很多太極拳網紅,打拳動作非常優美。也有很多年輕人因為好看去學習太極拳,您怎麼看待這種現象?對學習者有什麼建議?

邱:美的東西人人都喜歡,我也看到網上有漂亮的美女打太極拳的照片。其實太極拳習練者的斷層還是要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現在最年輕的也就40歲以後了,尤其再往20歲的就更少了。一說到太極拳,就說是老年人練的,如果年輕人中多一些漂亮的、帶標誌性符號的、很好看又有美感的人去帶動的話,那一定是件好事。有的人練拳就是為了養生、健身,有的人為了能打,有的人就是為了好看,目的不一樣。

太極拳給不同人不同的需求,大家要知道自己練拳的目的是什麼。

問:您現在除了在大學裡教拳,還在一些機關、社團教課,不同人群對習練太極拳的需求不同吧?

邱:是的,太極拳在大學生人群裡基本上是一個選修課,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在大學裡選修太極拳的人也越來越多了,他們希望通過學太極拳進一步悟到中國文化。在機關的太極拳協會,我帶了三個拳隊,這部分人群的年齡都在40歲左右,大多是社會精英,由於工作的責任感較強,所以他們多數睡眠不太好,亞健康狀態比較突出,練太極拳後對他們的症狀都有明顯的緩解,這個群體現在愛上太極的人也開始多起來了!我還在海淀區太極拳協會擔任副會長,教了一批老年人,這群老人練太極拳的目的除了健身養生外,還很注重互相交往、互相關照,每天開開心心的。

訪著名世界太極拳冠軍邱慧芳老師

邱慧芳在國外教學中

問:教拳半世,歸來仍是個學生,你教學那麼多年,有這種心態嗎?

邱:有,因為太極拳難,甚難,需要我一直保持一種學習的心態,雖然一直從事的是教學工作,但時時告誡自己學無止境,同時保持一種質疑和求索的慾望,只有時刻保持學習的態度,才能更好的領會太極拳的真義。其實做學生比做老師更容易進步提升。太極拳的教與學是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我教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崗位和職業,不管大家過去是從事什麼工作,但在太極拳面前大家都是拳友,大家相互學習,幫助,交流,從不認識到認識,再到成為朋友,不能不說太極拳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大家能夠走到一起去練拳,去交流,去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我覺得這是一種促進社會和諧,增進太極拳健康發展的有意義行為!

淺淺歲月,悠然人生,於一杯茶裡品味釋然,於一席拳裡悟道真諦。顏值依然,我心淡然。好美!

訪著名世界太極拳冠軍邱慧芳老師

賈靜,靜心太極創始人,一極課堂特約記者。央視《中國品牌故事》受邀對話嘉賓。

近年來,在FM喜馬拉雅,抖音,頭條等平臺開辦靜說太極,太極名家對話專欄節目三百餘期。2017年獲美國國會議員頒發的中美太極傳播大獎,連續三年被聘為美國《功夫》雜誌海外專家總召集人。

大公網評出的十大健康女性,世界太極文化節組委會執行負責人,世界太極文化節突出貢獻獎獲獎者,首批入選世界太極名人文化牆的青年太極傳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