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历史上的九死一生,柳传志是怎么扛过来的?

过去的30多年间,中国在新与旧的激烈涤荡中勇猛前行,联想从残酷的丛林法则中异军突起,它的成长史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而每逢绝境突显,能够扭转全局几乎都靠着创始人柳传志性格中“铤而走险”的野性和百折不挠的决心。这位在大多数时间都显得谨慎平和的领导者,关键时刻从来都不曾畏惧。

歪打正着,找到前进的方向

1984年10月17日,联想公司诞生于北京中科院计算所一间仅有2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当时设施极其简陋,11位参与者踌躇满志,决定从零起步,柳传志更对周召光副院长承诺,要建成一家年产值200万元的大公司。他没料到的是,几个月之后,仅有的20万元启动资金就被骗子骗走了14万。危急时刻,柳传志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信念,最后将宝押在他熟悉的计算所上,决定依靠创新技术绑定计算所发展。这个决定在一年后证明是正确的,仅出自所里的倪光南带来的汉字系统一项就赢得40万毛利润,公司的未来之路从此变得非常清晰——将技术变成利润,实现企业梦想。

忍辱负重,开辟一方新天地

从知识分子转变为创业者,这个转变过程其实充满辛酸和委屈。为了建立起计算机市场上最初的信誉,接下12台IBM微机的代理,已经40多岁的柳传志曾被当时握有“进口许可证”的小业务员毫不客气撵出“中仪”大门,气愤到在外面大口喘粗气。即使这样,他仍在努力调整情绪后,咽下屈辱和悲愤,面带笑容重新再去协调关系,最终顺利获得许可证。凭借这份坚忍,柳传志奇迹般为公司打开了IBM代理的大门,几年之后让联想成为中国计算机行业中最大的代理商,奠定了联想的未来根基。

穿越“风暴”,前方柳暗花明

1991年,全球最大的中央处理器生产厂商英特尔公司和后起之秀AMD公司开展芯片价格战,这场“恶斗”殃及世界几百家电脑组装厂家。香港联想集团也从当年4月开始连续亏损,财务周转入不敷出,所有银行都拒绝贷款。眼看囤积的芯片持续掉价,账面亏损超过全公司资产一半还多,柳传志一边大声疾呼“要顶住”,一边大幅度缩减公司开支,率领整个公司战略转移,把生产线从香港撤回到深圳。

而联想采取的“大撤退”措施让香港联想集团平安度过席卷国际计算机市场的“黑色风暴”:1991年12月板卡销量近10万块,当月经营额1.32亿港币,创历史最高纪录。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纵观联想成长史,几乎可以看做是柳传志的信念衍生出的故事。这种信念即洞察自己内心,同时带着无限热忱去创造企业的未来。在困难中成长,在磨炼中坚忍,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和果敢,才能向梦想与现实不断靠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