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遭受校园欺凌暴力问题,学校、老师、家长该怎样做?

校园暴力问题近年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据《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校园霸凌最常出现在初中阶段,其次是小学、高中,校园霸凌最容易发生在学校厕所、宿舍等私密场所,五成校园暴力案件因琐事而起。

面对孩子遭受校园欺凌暴力问题,学校、老师、家长该怎样做?

面对孩子遭受校园欺凌暴力问题,学校、老师、家长该怎样做?

学校

学校作为校园暴力发生的主要场所,在预防和管控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认为应当重点加强思想品德、法制教育、心理辅导等工作,树立良好的校风

尤其重点关注作风不端正的问题学生,发现苗头及时疏导,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注重平时的案例警示教育,树立正气,严惩不良行为。

建立预防、应急处置等预案,健全举报、惩戒等措施,聘请法制辅导员进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普法宣传和心理疏导,安全巡视重点防查,全员参与净化校园环境,综合有效管控,及时发现有效遏制校园欺凌暴力的苗头,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面对孩子遭受校园欺凌暴力问题,学校、老师、家长该怎样做?

老师

尊师重道,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作为老师除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外,有必要补充强化对校园暴力和问题孩子的认知、引导和教育方面的知识。

鉴于校园暴力多因同学之间的琐事而引起,作为老师善于捕捉、发现同学之间的小矛盾、小摩擦、欺凌霸道行为,进行及时的化解和处理,可以避免事态的激化,杜绝恶性暴力事件的发生。

同时老师也是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如何更好的扮演好自身角色,协调并举借各方之力做好孩子的品德教育、心理疏导、班级氛围、个例处置等,也是个不小的挑战,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细、做实。

面对孩子遭受校园欺凌暴力问题,学校、老师、家长该怎样做?

家长

每个问题孩子和校园欺凌暴力事件的背后,都有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第一监护人对孩子日常管教的缺失和不足值得反思。

孩子作为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而且大多生活条件优越、个性自我张扬,抗挫能力较弱,加上社会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遇事缺乏理智,容易冲动走极端。

而家长普遍关注学习胜过身心教育,同时缺少正确的管教方法,很容易助长孩子不良性格及行为方式的形成。

所以,家长应当从孩子日常的一点一滴抓起,既要管还要教,传递并教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处世观、人生观,帮助其塑造自我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因为这才是孩子将来的成长立世之本。

面对孩子遭受校园欺凌暴力问题,学校、老师、家长该怎样做?

预防校园欺凌,让每个孩子都免遭校园暴力的侵害,不止是学校、老师和家长,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不仅关乎个人和家庭,也关乎我们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